查看: 552|回复: 0

古蜀末帝死于好色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8-9-14 23:28:46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上古史,向以难能厘清著称。民国顾颉刚等人揭竿而起,以“古史辨”为己任,颇多发见,但仍未建构出一部上古信史。同时代的史学家陈寅恪甚至说“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其实陈氏并非“不敢观”,而是“不愿观”,骨子里是对上古史料是否足够丰富、足够真实的怀疑。

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仍不应当将上古史扔进回收站。美国历史学者鲁滨孙在《新史学》中说:“历史就是记忆的人为扩大,它可以被用来解除对各种陌生情况的迷惑”。这么看来,或者我们可以将那句名言改一改——遗忘历史就意味着失忆。

如果上述成立,那么,作为蜀人,我们理应当将回忆伸向最初的地方。

据《华阳国志》,“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人皇究竟是谁,今已不可考,反正是所谓“三皇”之一,类似于创世纪的神话人物。及到黄帝时期,帝为其子娶了一个蜀山氏之女,生下高阳。高阳之庶子,被封于蜀,世为侯伯。高阳此人,大有来头,《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中的“高阳”,就是他,原来却是有一半四川血统的混血儿呢。

在高阳庶子受封的古蜀,其民之风俗性情已与今天颇有共通。《华阳国志》云:“其卦值坤,故多斑采文章”,古蜀在西南,按五行家的说法,属于坤位,而《易.说卦》称“坤为文”,因此多“斑采文章”。事实上,从三代两汉直到今天,四川从来就不缺大手笔之锦绣才子;又云“其辰值未,故尚滋味”,西南在十二辰中属未时,而《史记.律书》说“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这么看来,在上古,蜀人就以美食著称了;又云“星应舆鬼,故君子精敏,小人鬼黠”,古蜀之星宿分野在“舆鬼”,这鬼的性情颇狡黠,故蜀人也很机灵。如此说来,上古蜀人的平均智商就很高了:为君子则称精敏——大约就是今日所谓“达人”;为小人则称鬼黠——大约也就是今日所谓“川耗子”。

实际上,古蜀泉源深盛,地称天府,在这里当王,一定很爽。比较出名的古蜀王,有个叫蚕丛,据说额头中间有只竖着的眼睛,二郎神的造型说不定就从他身上而来;有个叫鱼凫,据说一次打猎到山前,忽然得道仙去,我总疑心这中间藏着一个弑君的故事;还有个叫杜宇,又名望帝,就是李商隐“望帝春心托杜鹃”诗句中咏的那位。他执政时蜀中遭遇洪水,一位叫鳖灵的楚人,死后尸体随江而上,至蜀复生,杜宇就请他当宰相,负责治水。当鳖灵忙着决玉山、泄洪水时,杜宇却跟人家的老婆搞上了。不过,杜宇很快良心发炎,于是将天下禅让给鳖灵,揖别妻子与姘头,独自隐于西山。当时正是阳春三月,杜鹃鸟也悲伤地叫了起来,真是一段凄美的宫廷不伦之恋。

鳖灵即位,号为开明,其苗裔统治古蜀共十二世,直到最后一个姓名不详的国王,拱手将宗庙葬送于战国时期最大的猛兽——秦国。

最后这个蜀王,执政约始于周显王时期(公元前368-321),有次在山谷打猎,邂逅野心家秦惠王。两人初相逢,一团和气,秦惠王送蜀王一筒金子,后者回赠了一些珍玩。奇怪的是,秦惠王将这些珍玩带回去,竟都化成泥土。于是秦惠王发飙了,把眼睛瞪得比赵薇还大,又猛吹自己的胡子,将它们搞成剑拔弩张的形状。却有机灵的臣子前来拜贺,说:“大王不要冒火!这是好兆头——化为土,意味着大王将得蜀土也。”

秦惠王转怒为喜,开始盘算怎么拿下蜀国。那时候还没有世界历史这门学科,但秦惠王居然暗合了特洛伊战争的木马计,不同的是,他用的是石牛。

我们都知道,古蜀道之难,难于当政治局常委,而地形险要正是蜀国的天然屏障。“要想富,先修路”,秦惠王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便令人造了五头大石牛,每天堆金子在牛的屁股后面,声称“牛儿好精灵,大便都带金”!蜀王知道了,心痒得不行,就向秦国索要,秦惠王顺水推舟,许他派五名力士(史称“五丁”)来迎取石牛归蜀。

这里要插叙下五名力士的来历。《路史》称此五人来自武都(今绵竹),力能举万钧,若参加北京奥运定将所向披靡。他们的日常工作是为死掉的国王搬立硕大的墓碑——长三丈、重千钧的大石头,同时也肩负军队或武警的职责,保国安邦。在我看来,“五丁”的“五”应该是虚数。事实上,他们肯定不止五位,因为就是这“五丁”,开山劈路,将石牛们运回蜀国。

石牛带回蜀国,没人作弊,当然不再“大便带金”。蜀王很气,就骂秦人是“东方傻逼牧牛儿”。秦人听了也不气,笑嘻嘻地在心里嘟哝:“我虽牧牛,终将牧蜀也”。

路现在已经修好,但秦惠王还有点忌惮蜀国的力士们,于是又心生一计。上次能修路,是瞄准了蜀王贪财的毛病;这次,秦惠王盯上了蜀王好色的毛病。

这最后的蜀王,确实是一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的衰人。当时,绵竹有一个男人,突然变成女人,而且是绝色,蜀王也不管卫生不卫生,闷着脑壳就把他(她?)娶回作妃子。后来这妃子病故,蜀王派力士们担土为其作巨冢,面积有好几亩,高达七丈。蜀王还亲自埋下墓碑,躺在坟前高声朗诵自己写的悼亡诗,曰《龙归之曲》,曰《臾邪歌》。其词今已不传,想来大约是“你死了不能再见,想起来好不伤心”一类的。

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47年),秦惠王在陕西大搞选美活动,最终选出五个“陕西小姐”(估计有来自米脂的——那里盛产起义领袖和美女),跟蜀王说,你那个先是男人后是女人最终是死人的妃子没了,你一定经常在半夜因她而哭泣,我知道了心里也很难受,所以选了五个绝色嫁给你,以安慰你那华丽而忧郁的眼神。蜀王大喜,遂派五丁前去迎亲。及至梓潼,有大蛇入山穴,一个力士前去抓蛇尾,搞不定,所有力士都来帮忙,结果山崩,力士与美女全部洗白。

蜀王闻讯后,为死难的美女们大掉眼泪,还建筑了一个“思妻台”,聊寄痛伤。对死去的力士,国家的栋梁,他却没有一点哀戚。

以今天的眼光,五丁之遇难,几乎可以断定不是什么抓蛇导致山崩而死,极大的可能是遭遇秦人伏击。而对精锐尽丧的蜀国来说,倒霉才刚刚开始——很快内乱又起。早先,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苴侯。这苴侯却与蜀国的宿敌巴国眉来眼去,进而交好。蜀王大怒,伐之。苴侯逃到秦国,眼泪汪汪地求救。有秦臣认为,伐蜀不如先伐楚,但名将司马错有不用意见,他说:“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惠王说:“赞!就这么干!你办事,我放心”。

周慎王五年秋(公元前316年),秦将司马错、秦大夫张仪等率领大军,从之前五丁迎归石牛凿出的道路伐蜀。蜀王在广元拒之,大败而走,逃到绵竹,被秦军杀掉。太子及重要文官退到彭州,死于白鹿山。蜀开明氏遂亡。

以历史的眼光看,末代常出昏君,自古皆然。那么,究竟是因为末代才生出昏君,还是昏君才导致末代?又或者,二者总是如蛆恋尸,如蚊嗜血,缠绕不止、至死方休?

【主要参考书目】

常璩 著 刘琳 校注 《华阳国志校注》  巴蜀书社
刘向 著 缪文远 校注 《战国策新校注》 巴蜀书社
袁珂 校注 《山海经校注》巴蜀书社
严可均 辑 《全汉文》 商务印书馆
司马光 著 《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
罗泌 著《路史》(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6 05:12 , Processed in 0.05137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