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8|回复: 1

功名十字路---历数各朝开国太子们的最终结局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4-27 21:44:58 |显示全部楼层
引子
  长假慢慢,发帖灌水,聊度寂寞。以下选的全是最典型的一类王朝,至于别的,为了节省时间,一律免了。
  
  1,扶苏
  
  这位的生平事迹,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无非一点,历来书上说此人是个大孝子,伪诏叫他死,立马就自裁了。不过呢,小熊看史记上说: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好像不属于先天性智障那一型的人物,不到无可奈何时,应该不会走绝路。再看下一段对不想死的蒙恬的记载:“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更置,以李斯舍人为护军,系於阳周”。结合秦朝的军制,事情就比较清楚了。即便当时扶苏,蒙恬想有所举动,估计也不能调动军队,于是只能挂了。顺便一说,秦始皇当时没有及时立太子(始皇崩,赵高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结果事发突然,扶苏虽为长子,毕竟名份未定,也是事败的原因之一。而且名字取得也不好,叫什么扶苏,怪不得赢不了。
  
  
  
  2,刘盈
  有刘三这样的爸爸,吕雉这样妈妈,当儿子的做人就要保持低调了。有些怪异的是,面对曾是竞争对手的如意母子,此君居然还有怜悯之心,可见当合格皇帝的资质还不够过硬。而且自从看过辣妈的手段之后,居然选择以日饮为淫乐,不听政。用琼遥阿姨的标准话语来表述就是:“这一刻,他选择了自我心灵的放逐”(这类台词强烈建议由马锦涛哥哥来念,看过小马哥演戏的都知道,癫痫发作是什么样的症状)。顺便说说,汉惠帝如果不早死,估计后面的历史整个都有所不同,毕竟他是吕后唯一的儿子。同理可证,如果同治不死,慈禧也不会向对光绪那样对自己的亲儿子。
  
  3,司马衷
  小熊也要问个为什么,为甚么司马家前数三代,后延三代,从鹰视狼顾的司马仲达那开始论起,智商估计全都比现在看贴的各位(不包括本熊在内)高那么一点点,怎么皇位偏偏传位给了这位。从本熊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估计当年他爹司马炎造人的时候,八成是喝过酒的。不过这位在史上留下的段子却也不少,何不食肉糜啊,蛙鸣啊,也没人来整理一下,精彩程度不比格林童话差到那里去。
  
  4,杨勇
  让小熊怎么说你好呢,本已是爸爸不亲,妈妈不爱的主了,偏又赶上那么强势的一个弟弟,朝臣大都离心,又不知自爱,做事又不像小熊这么低调,用情也不像小熊这么专一(本熊只看无码A片,有码的从来是非礼勿视中)。最后混的连自保都做不到,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终点,嫡长子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5,李建成
  所有杨勇犯过得错误,大李已然尽力去避免了,朝内数党援,战场立军功,又获宠于两宫,帐下也是人才济济,可谓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小李晚年号称是带三面镜子出来混的,可当年这几面镜子都是大李的)。怎料到不到30年,又走上了杨勇的老路。打个比方,大哥已经料到亲弟弟有争夺遗产的打算,也做了防备,结果没想到亲弟弟居然挥着菜刀就上来了,正所谓,偶猜得到这开头,猜不到这结局。
  
  
  6,赵德昭
  爸爸死的不明不白,自己又在叔叔的眼皮底下讨生活,过得是怎样的日子可想而知了。等到幽州之役时,错过唯一的机会(充其量也不过是所谓,不是机会的机会),这辈子也就彻底的歇菜了,也只能去走扶苏的老路。不过还好,儿孙们基本上没受太多的连累,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7,朱标
  重八哥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过昨天偶看央视八套,发现重八哥身边的美女还真是不少,尤其是他小姨子,简直惊为天人,里头的标哥据说是演过许仙的那个帅哥出演)。标哥死了,连带着便宜了自己四弟,害苦了自己的宝宝允汶(偶还看过一部允汶哥抱着一只枕头满天飞的片子,里面的女主角气质也算不错)。
  
  8,袁克定
  人说,贵族起码也要三代的积累,才能有那个派。人又说袁世凯是操莽一流的人才。其实项城做事还是比较稳健的,又是废省置道,又是新模范团等等,全都是为后人作准备,可惜,还是太急了一些。临了,金匮中写了三个人名,无非是要黎徐二人为太子保驾护航,可是形势不由人,最后还给改成老段。眼睛一眨,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太子最后混到要在表哥家里吃了十多年闲饭的地步,可怜人家好歹也是个从德国回来的海龟啊。
  
  最后一个算送的
  太子,讳永福,太祖长子也。母惠仁皇后杨氏。生有异徵,天表英俊,龙章凤姿,神智天授。幼即以聪敏闻乡邑。八龄,太祖方起义兵于三湘,军势尚弱,不得已转徙赣南。仅遗杨后与幼子三,避居乡中。时官府构捕甚急,后为不肖所卖,太子并与狱中,倍尝艰辛。然志不稍堕,日延颈而北望,盼王师之来;夜则以温语慰母及诸幼弟,未尝有一日之宽懈。忠仁宽孝,虽狱中牢子亦多赞之。越二年,后溲死牢中,太子并二皇子幸得免。出,就食沪滨,常不能得一日之温饱。及太祖行使人求家室,得太子于穷巷,圣躬父子才得团圆。逾年,东师入关,帝欲结赤狄之兵以为奥援,遂送太子于漠北,游学俄京。太子入胡,效赵武灵王之故伎,变姓易服,改俄名为谢廖沙,就学于武校。自是,习得弓马娴熟,兵书万卷在胸,号万人敌。不意变生肘腋,德俄二狄交攻,兵火蔓延,俄京亦不能保。太子上书于俄汗,请自领一军破敌。俄汗许之,予以兵车一队,军中诨号“冲撞郎”。时德军势大,俄师不济,诸军皆败,唯太子一师独全,未尝败绩。俄主大喜,遂命为先锋,荡波兰,克柏林,无役不与,无战不胜。事定,论功晋衔,诸将推为首,太子以外将不受胡封例,辞之再三,遂罢。红朝立鼎,返。太祖属意,朝臣倚之。正拟大用,高丽战事忽起,太子自请缨赴前敌。太祖亦望太子建功于军前,收天下人望,备继大统。即许之。怎料,入韩仅月余,竟没于阵中,国失统续。噫,向使太子尚在,则焉有其后,江后弄权,党狱累兴之事欤?

主题

听众

0

积分

白衣秀士

发表于 2007-4-30 22:58:30 |显示全部楼层
太子,讳永福,太祖长子也。母惠仁皇后杨氏。生有异徵,天表英俊,龙章凤姿,神智天授。幼即以聪敏闻乡邑。八龄,太祖方起义兵于三湘,军势尚弱,不得已转徙赣南。仅遗杨后与幼子三,避居乡中。时官府构捕甚急,后为不肖所卖,太子并与狱中,倍尝艰辛。然志不稍堕,日延颈而北望,盼王师之来;夜则以温语慰母及诸幼弟,未尝有一日之宽懈。忠仁宽孝,虽狱中牢子亦多赞之。越二年,后溲死牢中,太子并二皇子幸得免。出,就食沪滨,常不能得一日之温饱。及太祖行使人求家室,得太子于穷巷,圣躬父子才得团圆。逾年,东师入关,帝欲结赤狄之兵以为奥援,遂送太子于漠北,游学俄京。太子入胡,效赵武灵王之故伎,变姓易服,改俄名为谢廖沙,就学于武校。自是,习得弓马娴熟,兵书万卷在胸,号万人敌。不意变生肘腋,德俄二狄交攻,兵火蔓延,俄京亦不能保。太子上书于俄汗,请自领一军破敌。俄汗许之,予以兵车一队,军中诨号“冲撞郎”。时德军势大,俄师不济,诸军皆败,唯太子一师独全,未尝败绩。俄主大喜,遂命为先锋,荡波兰,克柏林,无役不与,无战不胜。事定,论功晋衔,诸将推为首,太子以外将不受胡封例,辞之再三,遂罢。红朝立鼎,返。太祖属意,朝臣倚之。正拟大用,高丽战事忽起,太子自请缨赴前敌。太祖亦望太子建功于军前,收天下人望,备继大统。即许之。怎料,入韩仅月余,竟没于阵中,国失统续。噫,向使太子尚在,则焉有其后,江后弄权,党狱累兴之事欤?

哈哈  不错写的  楼主自己 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13 16:27 , Processed in 0.05417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