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93|回复: 9

读“永乐三钱真假”所想到的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5712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8-2-19 15:43:21 |显示全部楼层
由永乐背三钱想到的
半泉斋主
网上有人发“永乐通宝背三钱”,其述为:曾经向北京等中国官方权威人士咨询,钱币权威只说稀少,书中有资料,多多看书------一句话,少,自己想去。
网上有人跟半枚钱,自认为真。上两枚,我均评为假,理由在其跟贴上,现谈谈中国现有的钱币界现状问题。
此“三钱”兄咨询后,自己又略微考证,还行,可是其人理解能力还是差。
中国现有的钱币界其“鉴定钱币真假的水平”是极其低的。低到什么样呢?可以这么说,不客气的说,不入门。
各位知道,钱币学,由戴志强等近年做出的贡献,才始确定这一新的学科,其源隶属于金石学类。钱币收藏的兴盛时期在于清中、晚期、鼎盛时期是民国三、四十年代,近代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渐重新兴起,初露苗头。
清中期为什么会兴起收藏热?一是生活的富裕,二是文字狱的出现。所以当时的文人、学者,不谈今而论古。咸丰时继之。
民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鼎盛时期?一是清后期,工业化的出现,资金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二是外国人在中国广泛、高价收藏我国各位古物。三是,此时中国古物频出,各国竟相抢购。四是此时期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生活无着,遇见如此事态,当然不甘心落后,为生活所迫,也就无视于祖宗如何,活下去是正经事,所以盗墓之风越演越烈,造假之风越演越强。如此而已。
此时中国的初级资本家,不甘心落后于外国,又有一些人为附拥风雅,而一些商人为利而奔此不已,这就造成了当时民国的鼎盛现状。而其真正的藏家水平如何,只有少数几个人心里明白,其收藏、鉴定的水准也就依各人的文化、家学水平不一而足了。民国中钱币界出现三大家,南“张”北“方”巴蜀“罗”,就是这样的结果。其后,由于战争及破四旧,文革的发生,几乎停顿,并使文物被破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中国的近期历史。
近年来,钱币界推崇以马定祥、戴葆庭为第一,实在是人才匮乏,不得已而为之。马、戴二人,出身贫寒,学识无多,钱币收藏虽然起步很早,学习又不可谓不勤,当时过手钱币不可谓不多,然而终究是知识所限,能力无多,民国时期只能作为商人中的前几人,不入收藏人士正流。高了说,只能说是初等水平而已。解放后,公私合营,四旧,文革等中国的政治形势,其心惶惶,学识不得提升,或所提升无多才是正理。改革后,初期政策未明,其后明知道之时,其人也老矣,其学识尤可追。马、戴二人为给子孙、后代留点东西、文化的念头出现,所以尽多的是把自己的多年所得做一总结,故,其二人学识局限太多,到老未成钱币学的真正境界可以谅解,其所犯的“钱币鉴定”学识错误有心可原。
近世戴氏其子,戴志强,可谓现今钱币学一大家,指历史、见识学识。戴志强的学识代表建国初期我国第一代国家自己培养的大学生的水平情况。作学生时,政策变化莫测,毕业后文革的出现,所学非所用,这还算是好的,机缘巧合,占了一点自己所学的光。故其与父辈文化背景又有不同,不相伯仲。其父亲经验老,知识少;其自己是经验少,知识多。是故,论钱币学来说,说“历史”,头头是道,说“钱币鉴定”一节,畏缩不前,不敢肯定。是故,在其判定“会同通宝”钱币一节内容时这种情况完全体现出来。“会同通宝”钱币,辽钱,前所无有,如何定真假?依据辽钱特点,特征。当时辽钱有若干种,如“天禄通”等,其来源有出土钱,有墓葬钱,墓葬钱以“大康六年”为最。墓葬钱为私铸钱,出土钱为官、为私、为假,均有可能。
戴志强以这几种辽钱,总结出一个辽钱的特点,以此特点推证明“会同通宝”钱币的真假。其另一个依据是“会同通宝”的来源,废品收购站,毫无人民币的价格可言。1.其辽钱的特点,总结时对象各种情况不同,安能其同总结出辽钱特征?是其基准点的错误。2.造假者为了利益的目的,可谓是花样百出。比这更悬的事多了去了,所以不可信。3.戴志强作为60年代的大学生,竟然不懂书法,不懂欣赏书法,一点美学的观点没有,不可思议。4.若说戴的父亲不懂书法,我信,说戴志强不懂书法我不信。5.戴葆庭先生传家学,钱币鉴定的方法,限于其学识,必然以锈色等为主要判断手法(南方之人均如此,现今各类弟子也如是),所谓老辈经验。而戴志强作为60年的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在接受经验的同时,没有发挥自己所长,进入“文字鉴定”的境界真是令人遗憾,真可谓不入其门。
由以上总结的几点,我们对“会同通宝”钱以书法文字、工艺(生产实践经验、机械工艺)的观点来仔细的观察,这枚钱币倒底是真是假,则一目了然。
1.
    色:锈色为生坑。但这种锈色现今已经能做出并用于造假,所以不能凭这一点定论。
2.
书法文字:其“会同通宝”四字,文字拙劣,无丝毫书法美感,如何欣赏并得艺术的享受?况且其文字书法不入书法功底之流,所以假的可能性太大。又有人以为是“重熙通宝”钱币改刻,疑惑重重。
3.
    艺:是钱“会同通宝”钱币有一处“流铜”,钱币底章“铜面凹凸”不平,显然为翻沙所为,工艺不精,也令人起疑。
4.
    售:作为收藏者,普遍以“惜售“为原则,爱藏品若生命。而此君适时高价售出,非真正的收藏人士。
结论:以上四点,我断其是钱“会同通宝是假钱,伪品。
钱币界人士以为我论断不足,再补充两点:
1、
接上述。前代大家,戴葆庭一代人,以上海博物馆蒋某某为主要代表,论钱币真假,以墓葬钱为基准,其结论是错误的,南辕北辙,令我国学术业蒙羞数十年。冥钱不比官方所行的流通钱,文字、工艺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冥钱为私铸,特殊用品钱,工匠文化水平低,在古代,可以说是一个镇,有好几个铸铁作坊,所以文字多样、工艺多种且不精,也就不奇怪了。而官铸品不同,文字、工艺无一不精,为的是防伪,与私铸钱相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是故,墓葬钱只能作为当时有是钱的一个佐证。
2、
各朝代的钱,我也见过几枚,文字、工艺无一不精,欣赏起来无一不美,无论是传世还是生坑,书法无限美,不惟独宋朝钱币。
3、
辽金钱也如是。“天朝万顺”、“清宁二年”、“天禄通宝”、 “至宁元宝”、“千秋万岁”,“大辽天庆”、“大定元宝”“正隆元宝”、“寿昌元宝、”“保大元宝背天”、“承安保货”哪一个文字不精,工艺不精,这里只“承安保货”钱工艺有些问题。“天演兴会”钱工艺有问题,应为“龙风通宝”类钱,起义钱可能性大。

主题

听众

5712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8-2-19 15:44:17 |显示全部楼层
1、
而我断“清宁二年”、“千秋万岁”,“大辽天庆”、“天朝万顺”、钱非流通钱币,应为纪念性质的钱币。如“清宁二字有”清宁宫“,为皇后居所宫殿名称。“千秋”指龙子龙孙,“万岁指皇上、皇后”。“大”指大氏,“辽”指“辽国”。“天朝”原指中原汉朝国家,辽强盛时可以自谓或送“汉朝国家的礼钱。
2、
是故,“会同通宝”钱为假。是枚,钱币界现今水平普遍不高,不入门,不入流。是故,钱币书籍及理论错误百出。是故由“天禄通宝”推及“天显通宝”为假。是故“天朝万顺”、“保大元宝背天”两钱均假。
3、
钱币书中其它钱币假品如何?三国当千、二千、五千均假,文字仿王莽钱。“应圣元宝”钱,戴的外姓弟子钱卓评,为假。“平靖胜宝 ”书上各钱图均假。“大辽天庆”书上是墓葬钱,假。“天成元宝”假。“西周”钱假。“广东五羊”钱假,“广西光绪”钱假。“至和重宝背仿”钱假,“义记金钱”钱假,“嘉靖通宝背五钱”钱徦,背二钱、三钱等均假。“兴赵重宝”钱假。“嘉熙通宝背西十一”真。

总之:现在的中国学术界学识水平很低,只相当于国外的三流学术、学识水平而已,详情各位可以去查查北大院长的对学术界看法的发言即可。我记得原先8090时年代时中国的学术界就不太高,但还算稳重,我自知之明,可是这两年搞的,收藏热的兴起,各种砖家满地乱飞,张狂的不得了,就是更有“把真作假,把假作真“的事众多。其原因不外是:一是无德之人,二是学识不够之人,如此而已。故所谓的大家、专家所说也不可尽信,那样会误事的。
对于目前的钱币界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你若理解了这个道理,可以收到一些好的真钱,否则误入歧途,会遗憾终生的。

对上面的辽钱特点问题再补充一句子:辽钱记得有文章说以“大康六年”钱为鉴定辽钱真假的基准,看其钱币文字、工艺及钱币来源的说明,可知,这是一枚墓葬钱,也就是说是是私铸钱,冥钱类,非流通品钱,是假钱。说明一下,我只认正式流通品钱币为真钱。所以辽钱一切以此为标准出发点,辽钱如没有确真的可靠的来源证据,均是假货,无一真钱(流通品),目前所见均是这样。“清宁二年是真,但应是特殊纪念性质的钱,非正式流通钱币。
是为此说。
网上查,对于辽钱,网名为“泉痴山人”的名’peiyuanbo”   的人,对于辽、金钱研究文章还不错,仔细看了一下,可惜的是其“鉴定、欣赏”钱币的水平实在是低,不入流。其本人网站所展示的钱币几无一枚真钱,盖其以锈入手,听信他人,误入歧途,所以不识真钱。如其在网上见到此文,可以留下电子邮箱,我以一字教之即可。但有一个条件:把“天禄通宝”钱币具体来源、时间再叙术清楚,“保大元宝”背天钱的另两篇文章见告,神农子评“天显钱”的文章见告。我将以两字与你换三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8-2-19 17:26:23 |显示全部楼层
本论坛讨论实物,心得文章转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

积分

白衣秀士

发表于 2008-2-22 21:13:52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人家先生,我可真对您的钱币鉴赏能力表示出深深的怀疑.
您说会同通宝是伪钱,理由有四,我均作如下反驳:
1.您说现在的制伪技术之高明,可以连生坑绿锈都可以仿制出来,我由于还没有见过如此尔等高超之伪品,故不能下断言.
2.您说会同的书法不入流,的确,它的钱文是很拙劣.可是,您断真伪靠钱文的优劣这一条就实在是很可笑了.天福,乾亨这些名珍的钱文不是都很拙劣吗,可又有谁站出来说它们都是伪品呢?众所周知,辽钱的书法都是十分粗率拙劣的,所以会同的钱文特征就很符合这一点;况且会同的钱文书法虽然粗率,却不乏天真烂漫之气,一气呵成,丝毫没有伪品的矫揉造作之气.您又说有人以为是重熙改刻的,而我观察其钱文地章,却又不见有刀痕所在.所以,您的这一论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3.古钱的钱文笔划间有流铜是很正常的,何况是会同这一类制作比较粗率的钱币呢?您说它的地章表面凹凸不平,这也是很正常的呀:难道你还不许古人用沙铸法吗?另外,制作不精是辽钱的通病.
4.这一点可就令人笑掉大牙了:你难道还不让人家出售自己的钱币吗?你说此君非收藏人士,真正的收藏家们都是爱钱如命之流就更是笑翻天了.现在的物价都涨了,大家都对只吃不吐的方式负担不起,现在都时兴以藏养藏了,再加上家庭变故等种种原因,卖掉自己的一些藏品周转一下也是很正常的呀.
附三:1.您所说的考证只靠墓葬钱时,就很不对了,其实现在大家都在找坑子罐藏钱来研究.况且在墓葬里出土的也不尽是冥钱,其中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当时社会的流通钱呀.这点也不成立.
2.各朝代的钱您也才见过几枚,就敢站在这里否定一切了?不会吧.说什么历代古钱无限美,我狂晕!要知道,古钱中有精美者,可也有劣钱呀.况且在隋唐以前历代的统治者对古钱文字书法如何等多不重视,就像秦半两一样,上面的钱文都是工匠们照样画的,写得歪歪斜斜----您可不能喊一声:"它们都是假滴------".
3.请各列出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

积分

白衣秀士

发表于 2008-2-23 11:41:37 |显示全部楼层
拾遗:
1.清宁二年实指辽道宗清宁二年,为记年钱,而非您所说的什么清宁宫;
千秋万岁本是吉语钱,四字本合为一吉语,而非您所断章取义之意;
大辽天庆并非什么大氏辽国,其意思应合起来理解,解为"大辽国与普天同庆"似更为恰当;天朝万顺解释得恰当.
2.同我以上言论.
3.均真,若论伪者请逐一罗列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588

积分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08-2-23 19:16:01 |显示全部楼层
外行看热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

积分

白衣秀士

发表于 2008-2-25 20:01:1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978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8-8-17 11:37:53 |显示全部楼层
开元居然也有这样的垃圾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820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9-3-23 14:03:37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小小毛病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26

积分

从八品承奉郎

发表于 2009-9-21 20:47:0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小小毛病 的帖子

很严重滴~支持小小毛病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9 01:01 , Processed in 0.05288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