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2|回复: 1

澳大利亚2006年红尾黑凤头鹦鹉精制纪念金币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529

积分

从七品朝散郎

发表于 2008-5-21 21:07:00 |显示全部楼层
澳大利亚2006年红尾黑凤头鹦鹉精制纪念金币

发行国家:澳大利亚
发行日期:2006年
目录编号:KM# --
面值:200元
重量:1/2盎司
直径:30毫米
含金量:999.9‰(0.5盎司AGW)
发行量:精制级2500枚
造币厂:澳大利亚皇家造币厂
详情:原装盒原证书.

红尾黑凤头鹦鹉:拉丁文名称:Calyptorhynchus magnificus,英文名称:Red-tailed Black Cockatoo,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Psittaciformes)、凤头鹦鹉科(Cacatuidae)。

澳洲以外的国家,红尾黑凤头鹦鹉是非常稀少且昂贵的鹦鹉,它们在黑市的价格往往都非常的高,生性好奇温和,这种鹦鹉的性别可轻易的由外表判断,公鸟全身都是黑色,尾部为鲜红色,母鸟头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许多美丽的黄色或橘黄色斑点与横纹,尾部呈条状分明的橘黄色,与公鸟尾部是一片鲜红色不同,母鸟的喙部是肉色,而公鸟是黑色,世界上的总数量超过10万只,受澳洲政府法律的保护,野外数量目前似乎算稳定,约有4种亚种。

体长:依亚种与性别不同约50-68cm(19.6-26.7吋)

分布:

广阔地分布在澳洲各地,昆士兰的东部及北部和其邻近的小岛(包括约克角半岛,整个半岛除了最北的顶点地区,剩下的整个半岛都有分布)、新南威尔斯的北部有少量的分布、北省的北部及南部、南澳大利亚的北部及西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与西部。

整体概述:

红尾黑凤头鹦鹉有迁徙性,北方的族群有季节性迁徙的行为,通常在较潮湿的季节(约11-4月)会往内陆迁移,南方的族群则是依食物充足与否而有迁徙的行为,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一小群聚集活动,但有时也会大量聚集数百只,常和白尾黑凤头鹦鹉与黄尾黑凤头鹦鹉相遇,但不会聚集在一块,在森林区时只在树上觅食,喝水时才会到地面上,在开阔地区或农作物区时则经常在地面上觅食,栖息与筑巢都爱在靠近水源地的树林中,尤其是尤佳利树林,在傍晚入夜时分常大叫,特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有时与葵花凤头鹦鹉一起在农作物园区内觅食,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尤其是花生田与玉米田,当地政府有限制地允许农民射杀或是捕捉贩卖。

繁殖期因地方而不同,一窝通常1颗卵偶尔2颗,孵化期约 28天,只由母鸟孵蛋,如果2颗蛋皆孵出,较晚孵出的幼鸟常被亲鸟忽略而死亡,幼鸟孵出后,母鸟会待在巢中3个星期,公鸟一天会喂食母鸟2次,雏鸟约3个月后羽毛长成;人工繁殖鸟非常少,在国际上的繁殖业者与鹦鹉养殖皆很少见,新引进的红尾黑凤头鹦鹉在适应环境后会非常健壮,刚开始的饮食改变可能导致一时的饮食适应不良,需要大的鸟舍,过小的笼子或笼舍会使它们沮丧与失去活力,对于过于潮湿与寒冷的环境敏感,提供新鲜树枝供其啃咬。

繁殖:

由于笼养数量非常少,相关资料不甚完整,须提供他们够大的笼舍,将巢箱安置于最高的阴暗处,最好能提供一些筑巢用的小树枝、稻草、树叶等材料,一窝约产1-2颗蛋,常有没受精的蛋,孵化期约28-30天,约3个月左右羽毛长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正式社员

发表于 2009-11-30 20:50:08 |显示全部楼层
澳大利亚精致纪念金币,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18 22:48 , Processed in 0.05302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