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40|回复: 5

南宋淳熙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794

积分

贵宾

发表于 2007-3-26 12:24:04 |显示全部楼层
淳熙是南北宋铸币格局的真正分界线
序言:个人观点,错误难免,批评指正,望请直言。谢谢。
日前,购得几枚南宋淳熙背泉和篆书折二钱,其形、其文、其质、其格局无不与北宋折二诸币相近;而日前所收集的南宋淳熙后期的计年份币及其后诸币,其形、其文、其格局却与北宋钱币迥异,除无对钱之风外,其文字的自由、其以计年为主的格局,无不显现出了一种与北宋对钱风格截然不同的独特的铸钱风格。
翻开历史,北宋年间经济虽每况愈下,但其钱币始终保持着对钱风格,即使在庆历年间拟废小平未果,以直读、旋读代之,又铸少量小平样重宝混于流通,也未失其形质统一、文字规整、对钱或多版共行的特点。到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小王朝,虽则国力锐减,钱币需求量不大,但是在南宋初期的建炎、绍兴、隆兴、乾道等依然铸钱数量不少,也非常讲求工艺,注意行、揩、隶、篆书的对钱,其中还有大小字体的区别,对钱也成大字、小字两种,实在有趣。到了南宋孝宗第四个年号钱是淳熙,更是在隆兴、乾道的基础上产生了发挥和演变,即前期沿用对钱形式并且有了小的变化,后期干脆一反常规彻底改变了铸钱的格局,而且在后来的南宋钱币中对钱形式不再出现,代之以淳熙后期的纪年份、纪监局钱币,形成了南宋钱币在中国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南北宋诸多的年号钱及部分版别、年份钱币中,无论从当时的铸币需求、还是现在出土的情况看,北宋钱币的数量是最大、版别也是最精彩的,先期以小平为主后期折二逐渐增多,但普通者极众、稀见者极精一直是北宋钱币最大的特点,可以想见,北宋年间统治者对于铸币的重视和工匠们铸币工艺的改进是形成北宋钱币特点的根本原因;相对而言,南宋偏安一隅因国力的限制和民间使用的需求,铸币数量比起北宋要少得多,但是南宋初期的钱币铸造依然沿袭了北宋的风格,其一脉相承的程度,甚至可以推测其中管理钱币发行或制作的官员都是原班人马,或者至少有原来的把关“专家”吧,可以说铸币的形质和风格几乎完全一致,如折二建炎、绍兴的文字、格局或对钱来看,都没有多大变化,仅仅是小平钱数量锐减而已;而南宋第二帝孝宗登基后先后三易年号,即隆兴后即先后改为乾道、纯熙和淳熙,其铸钱的格局也在不断地演变,数量和年号使用时间的长短有着直接的关系。隆兴年号仅两年(1163~1164),所以铸钱量较少,主要是大小字对钱;乾道年号较长(1165~1172)所以铸量略多,且大小揩篆字体并行,背日月者甚多也非常精彩;纯熙因时间太短只有短短的6天,大概来不及铸铜钱,只见极罕的铁钱。
惟独到了淳熙年号钱(1173~1189),历时16年,一来有着足够的钱币铸造和改革时间,二来大约也因为那些属于遗老遗少的钱币管理或铸造人员已经更换无余,新一代人的接替给淳熙钱币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极好的外部因素,于是淳熙元宝出现了以下的变化过程。初始阶段按照一般规律,依然沿袭旧制,淳熙元宝除将对钱、行揩隶篆书、大小字、背日月演绎得淋漓尽致外,又将纪监局融汇其中,出现了背“泉”字版、背“正”字版等,此时的淳熙小平也逐渐多起来,小平虽无折二诸多版别变化,却也是揩隶篆对钱、背光幕、背日月等多种版式了。可以说淳熙元宝的铸造一开始就出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呈现了南宋铸钱币行业的一股杂乱无章又百花齐放的态势,现在看来的确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版别的杂乱也预示着一种改革的趋势;果然,这种情况仅仅维持了6年,从背记年的淳熙元宝柒年起,淳熙元宝一改常规,不再铸对钱、篆书钱和背日月钱,全部改铸以统一字体的以纪年为主、纪监为辅的铸钱格局,无论小平、折二一律如是,将无规律的多种版式纳入有顺序的纪年份系列,所以淳熙虽然纪年却从未铸造过背元~六年纪年份钱币。此一改革绝非寻常,也就开创了南宋区别于其它各朝各代铸钱风格的新格局,为后来的钱币收藏爱好者提供了极其丰富有趣的南宋套子钱的新宠。这一改革虽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南宋区别于北宋及其它各朝各代铸币的最显著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又为收藏者和研究者来说提供了最准确的时间,历史功绩就不可抹杀。
细分析,淳熙数量虽多,但分布在众多纪监、纪年及各种字体的版别里,实在是僧多粥少,到每一个钵里的数量自然大大减量了。同时,在这里就不得不提起另一个话题,即关于南北坑的问题,虽然笔者想在专门的文章里详细谈谈心得,但是此话题事关淳熙,也只能先简明扼要地说说了。众所周知,我国南方由于天气潮湿多雨且土质复杂酸碱度各异,所以多数南方出土的古钱币锈色也各具形态,锈蚀严重者屡见不鲜,从总的情况看,其绝非象北方出土的北宋古钱币那样一水儿的薄薄的绿锈,偶尔还可以见到绿中泛蓝那样坚固、喜人,南方出土的多是铁黑色发暗,或光秃秃的犹如水洗,或一层白色石灰状,即使绿锈也较厚较暗者具多。所以,如果对于极重品相的收藏爱好者而言,淳熙又失去了一大批可以入选的钱币,无形中在数量上又减少了很多。这是题外分析。
书归正传,简单粗算一下,仅仅在淳熙年号前6年中,包括小平、折二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淳熙元宝就不下一、二十种,如揩、隶、篆书的淳熙就有:仅折二的大、小字的揩、隶、篆书的光背、背星月、背纪监等版别就难于一言以蔽之,这可是个排列组合的问题,字体、字形、背文的不同排列组合就是版别的种类了,再加上淳熙小平的“复兴”(之前小平似乎已经少量),不但较之建炎、绍兴,而且比起隆兴、乾道等,其数量、版式都有了大幅度增加和变化,可见淳熙的版别之多形式之丰,当然其中也不乏稀见品。收藏时务必细分其前后期钱币的区别,倘若加以比较鉴别,可能会有更加新奇或有趣的发现呢。笔者为了研究撰写这方面的心得,日前在许多市场上和各个钱币网上广泛寻购,花了不少钱也仅仅限于普通版别觅得几枚,足见南宋淳熙虽然看来多、实际是稀少的特点了,尤其淳熙背泉五种(大中小泉、光背及篆泉)、篆书小平等也是越来越难寻找了。所谓多与少是相对的,其价格定位等更是变化的,当时的铸造发行量、而今的出土存世量、爱好者的喜爱与寻求程度、对于品相的认识标准等,都直接决定了南宋淳熙的价格。在寻觅中发现,有的淳熙折二仅仅4、5元钱一枚,在为之大觉得不公平之余也大购之。因为研究此品方觉其珍贵,淳熙的作用没有被古往今来的钱币爱好者重视,以至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真是大大的不该呀。
倘若仔细对照淳熙在对钱与纪年前后两种钱币的风格,不难发现其前期的隶篆文字、背星月或纪监文字等铸钱形式与北宋和南宋早期风格极其相近,如果可以用艺术型来定义之的话,而后期纪年体铸钱风格则大相径庭,完全进入了一种实用型铸造风格,虽然其文字、背文等极其简单,以至诸多的收藏爱好者无法引起浓厚兴趣,然而这种设计无疑是非常实惠的,而且影响了南宋后来的铸钱风格,直到南宋灭亡。
研究南宋钱币,绝对不能忽视淳熙元宝的版别变化,否则当然不能谈南宋钱币。
注:本文没有涉及铁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正二品特进

发表于 2007-4-7 13:16:44 |显示全部楼层
好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4-8 20:01:58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78

积分

从八品承奉郎

发表于 2007-4-14 16:43:59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722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7-6-22 17:51:42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淳熙小平篆书光背确实少见能否发个图让我们欣赏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805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8-9-30 01:00:0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5-3 12:32 , Processed in 0.05944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