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4|回复: 3

我眼里的八卦掌:张全亮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5578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9-1-8 15:11:58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掌是一个后起之秀的内家拳种,问世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却以简单新颖的运动形式,独特神奇的技击效果,快速显著的健身作用,古老神秘的拳术理论,精彩迷人的神功轶事,享誉武林,称雄武坛。再加上经过艺术渲染的武侠小说《雍正剑侠图》在民间的广泛流传,给董海川和他所创编的八卦掌,披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不但受到武林独尊,而且引起世人瞩目。
    一、简单新颖的运动形式
    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生于1797年(清嘉庆二年),车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12月15日。享年八十五岁。
    董先师出身武门,世代族人多有武将。祖籍山西省洪洞县,明初迁居河北某城县,第三代董良辅奉旨迁居河北坝县开口村(现属雄县),后董海川之祖父董博轩又携家迁居河北文安县朱家坞村,至今已有八九代了。
    董海川原名董明魁。父亲董守业,以务农为生,有三子,长子董德魁,次子董明魁,三子董武魁。董明魁从小在开口村跟“威名震河朔,相从习艺者不下数百人”的董宪周(当地著名武术家,董氏宗第十五代,董海川之堂兄)朝夕相处,学其武技,受其熏陶,而痴迷武术,不治生产;加之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臂力过人,擅长技击,常以武勇扶危解困而称著乡里。但因不务正业,常遭继母和父亲的训斥,再加上爱情的波折,心中郁闷,离家进京想以武术考取功名。但没想到北京高手云集,到京后多次与人比手多以败北而告终。严酷的现实,使他无意再回家乡。经过冷静思考,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闯荡江湖,遍访名人高手,探究武学真谛,攀登武学高峰(详见王桐《八卦掌文史概论》载于《中华武术》1999年4期)
    董先师虚怀若谷,壮志凌云,为攀登武学高峰立下海纳百川之志,遂更名为董海川。他足迹变遍至吴越巴蜀江皖等地,深人大山名川,搜奇探险,壮大襟怀,遍访各派隐士高手,虚心求教,大胆切磋,反复印证,认真总结,经过多年的兼收兼蓄,博采众长,苦练深悟,究“易”穷规,终于攀登上武术的巅峰,成为武林各门各派无不尊崇、一致公认的一代名门宗师。
    董先师为中国武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他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攀登武术高峰的捷径——混元一气地绕圈走转。“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见“八卦掌四十八法歌”)。
    第二、他破译了道家上层养生丹功的“天机”——提肛顶腭,气沉神贯。“抿唇闭口舌顶腭,呼吸全凭鼻孔过”。“胸欲空分气欲沉,背紧肩沉意前伸,气到丹田缩谷道,直拔巅顶绩精神”(见“八卦掌三十六歌”)。
    第三、他总结出了克敌制胜的诀窍——以掌代拳,以正击斜,指山打磨。“穿时直掌贴肘行,后肩改做前肩成 莫要距离莫犹豫,脚人档是准绳”。“天然精术怕三穿,不走门外是枉然。他走外兮我走内,伸手而得不费难”(见“八卦掌三十六歌”)。
    第四、他创造一种融武术技击道家养生术于一体的简单、新颖、易练、有效的武术运动形式——“八卦掌”。“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根。综艺精心求真妙,证悟斯道得长生”(见“八卦掌用法歌”)。
    八卦掌初名转掌,后认为不能充分体现八卦掌的丰富内涵和神奇的功能而定名为八卦掌。从而使八卦掌在理论和实践上成为高起点的、独具特色的、自成一体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使人耳目一新的新颖拳种。
    董先师创造性地把常见的蹿蹦跳跃,拳打脚踢,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各门派拳术和技击招法,精炼到一个圈,两个点,八个方向。要求练功者两脚像推磨一样沿着八卦图所示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方向所组成的圆圈走转。走时要求屈膝随胯,拧腰收腹,提顶吊裆,膝胫相摩。两臂要沉肩坠肘,合抱前伸,两掌虎口撑圆,手指上翘,掌心涵空,掌根前顶,一阴一阳与两足之走转、腰胯之旋转,完整如一。两手如同按扶着八卦图中的两个阴阳鱼眼,两脚沿圆圈大转,周身各部关节随着大转的同时不停地小转,如同地球之公转的同时而自转。久练趣味无穷,兴趣盎然。
    八卦掌在沿圈走转中,要求无人合一,八方挣力,混然如球,圆满无缺。八卦掌在运动变化和技法上都是以八数为基,有八式,即定式八掌。八掌,即老八掌;八趟,即直趟八卦之六十四掌;八法,即推托带领,摆扣穿劈;八变,即一掌变八掌,八掌变六十四掌,变化无穷。
    另外,八卦掌的走转之功,还特别强调形象意识的锻炼。要求在转圈变化时,要形如推磨,稳如坐轿;步若趟泥,迈步如鸡;行步如剪,落步如虎;换式如鹰,回身若猴;动若江河,静如山岳;上如行云,下如流水;神充天地意满环宇;掌似流星,神如闪电,等等。这些形象要求,在练功中表现出来,不但优美壮观而且体现着极强的技击意识。纵观八卦掌的运动形式的风格特点,其式之至简,其意之至新,其法之至易,其招之至奇,其变之至快,其效之至高,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独特神奇的技击效果
    董海川先师艺成之后,又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回到北京,宦居崇文门外永胜利缸店。经人介绍先到四王府任宦官。因“先生疾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疑,改隶肃邸”。在肃王府无意中先后被肃王和宫中典仪官全凯亭发现其身怀绝技,遂委以王府总都头(七品首领职),后又公开收徒传艺。从此以“转”为功,以“掌”为用,以“动”为法,以“易”为理,“以动制静”,“以正击邪”,“刚柔相济”,“声东击西”为技击特点的,使人耳目一新的内家拳术八卦掌,在武坛独树一帜,震撼了京师,引起了世人瞩目。一时间武术界很多名流高手,相继来找董海川较技。开始许多慕名来访的人都轻视这种奇怪的拳术,怀疑它的技击性。但是凡与董海川比手之人都是搭手即败,没有一个能取胜的。有的败北而去;有的叹服拜师,自列门墙。有的成为至交,根据董海川碑铭记载:“数十武士围攻,手到皆疲”,“更有剑朝专家,特与公赛,公赤手空拳,夺其械,踏其足,赛者皆麋”,“尚游塞外,令数人各持器械,环而攻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风,观者群雄无不称之为神勇”……全凯亭、阮珍古、尹福、程廷华、史计栋等各门派武林高手数十人先后带艺投师董海川门下。同治十三年(1874年),董海川年迈辞职,游居弟子家中,专事授徒,“游其门者,常数十百人”,“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士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
    八卦掌的独特神奇技击效果,不但体现于董先师身上,而且在尹福、马维棋、程廷华。史计栋、梁振普、刘德宽等众多第二代弟子和不少第三代弟子中也无不体现了出来,他们中都有很多惊人的神功轶事,他们都是艺压群雄,饮誉武林的名人高手。他们在各种场合与各类武林高手较技格斗中,都没有输过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还得从八卦掌这个独特的拳术、独特的技击特点,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董先师生前常爱说的两句话是“走为百练之祖”,“百练不如一走”。已故八卦掌名家、原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会长李子鸣老师也总是强调“走为高”,“走为上策”,“走为强身健体,技击取胜的法宝”。教诲弟子“进了八卦门要终生走转不停”。他说:“八卦先辈的功夫都是经年累月,左旋右转地走出来的,走到一定程度,整个人体九节(掌、拳、肘、腕、肩、腰、胯、膝、足)之处,都如同一人旋转自如的金刚球体,别人不能碰,一碰就落空,就要受到跌翻和打击。”他在讲述八卦掌与人交手过招的战术时说:“八卦掌与人接手过招的战术是,你不来我要你来,你要来我闪开。”当代著名武术家、太极八卦掌专家王培生老师,在给弟子讲述人卦掌技击术时也经常强调“搭手交十字”,“还步必循圈”,“搭手如鱼撞网”……都强调“走转”二字。毛泽东主席运用的游击战、运动战,使之内外强敌一败涂地,实际上用的也是“走转”之法。是惊天动地的大八卦战术。走可以灵活机动,可以集中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可以以正取斜,以动制静。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或疲于奔命,处处被动,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走转之功是一种方法。通过长期的顺应人体生理自然规律的、强化的圆的运动训练,在人脑中形成一种稳定的程序,从意识到反映都能应物自然,圆转自如。就可以做到顾打合一,合力击人。我顺人背,以慢制快,以动制静,以巧制拙,以小力胜大力。使敌处处受制,处处落空。而我则处处便利,处处随心所欲。使对方觉得我全身处处都是手,全身处处都是轴,全身处处都生钧,全身处处如翻板,全身处处如管涌,电门。一触就挨打,一触就落空,一触就难脱,一触就反弹,一触就险象横生。
    圆者,乃万事万物运化之机,动变之力,返还之道也。宇宙万物运动变化万古不移之规律也。练功者如若时时强化圆的观念,处处体悟圆的运动,努力提高自己识圆、悟圆、变圆、用圆之能力,实乃武术家“登高”“大成”,“防衰”“抗暴”,锻炼天人合一之捷要。八卦掌练至炉火纯青的地步,别人不能碰,碰上非倒即倾,非死即伤。梁振普师说:“八卦掌的走圈运动,是从自然中悟出来的。”董先师效法自然,把走转作为根本大法,在技击时运用走转之法,可以克服人体在运动中的双重。可以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可以避实击虚,从侧后面击敌,出其不意破坏敌之重心,寻找对方破绽。人卦掌独特神奇的技击技术,充满了哲学、力学、心理学、生理学之原理,是极其科学的自卫抗暴技术。
    三、快速显著的健身作用
    八卦掌是董海川先师创造的一种技击与健身密切结合融为一体的内家拳术。因为它
特殊的运动形式,产生的特殊效果,不仅使技击效果异彩纷呈,异于各家,其健身防衰的效果,也比其他运动形式快速显著。
    八卦掌左旋右转地转圈运动,看似简单,但深藏玄机奥妙。人卦掌的走转运动是效法自然,符合天体运动规律的运动。现代天文科学知识证实,宇宙间的一切天体,无论是包括地球在内的全部行星,还是包括太阳在内的全部恒星,都是在自成体系地进行着圆运动。行星围绕着恒星转,卫星围绕着行星转。不同恒星之间,也因质量不同和疏密差异及引力作用而产生相互绕转的现象。绕转的形式都是既公转又自转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它一刻不停地围绕太阳做着公转又自转的运动。公转时不断产生一种放射力,使地球离太阳而去。同时自转的运动又不断地产生一种降落力,有效地克服放射力的离心作用而吸附于太阳身旁,产生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轨迹运动。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真正的原始含义,和最根本的最大的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公转一周要经过八个方向,使地球上出现冷暖热凉的四季现象,地球自转一周恰是八万里,使地球上出现昼夜明暗现象。人们在地球上随之旋转运行不但能体会到上述自然现象,还可以领略到茫茫宇宙群星闪烁的无限美景。
    八卦图所示之卦象与上述情况及规律极相吻合,即无极生太极(地球是星云聚合产生的),太极生两仪(地球在太阳引力和自身质量的作用下,不断地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和自转,自转产生昼夜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会出现寒暖热凉的四季现象),四象生八卦(即地球绕太阳一周要经过八个方向),八卦生六十四卦(即地球的不停旋转会使自然界产生水火风雷等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
    没有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就无所谓四季与昼夜,没有四季和昼夜,地球上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人类(包括一切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地球规律作用下生存发展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其内部运行机制,也必须适应地球公转自转的规律,才有生存发展的可能。人类是地球的骄子,其自身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的生、壮、衰、亡的运行规律,及其七情六欲、新陈代谢、行住坐卧、饮食起居、社会交往等等各个方向的运行规律,也都必然会继承“父母”(太阳、地球)的基因,必然和地球公转自转的规律相一致。只是人们在日常的社会实践中,没有充分清醒地认识和自觉地亲合这一规律,或是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清醒地认识、自觉地集亲合运用这一规律,而达到了理想的目的。但在武术运动方面,像董海川先师所创之八卦掌这样清醒地认识,自觉地把人体运动和天体运动之规律亲合在一起,从外形到实质,从理论到实践,全部效法体现地球公转自转之规律的拳种,到目前为止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公转自转
  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是有规律的公转与自转同时进行的螺旋运动。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也都是遵循天道运行的螺旋式和波浪式规律进行的。人类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才能健康长寿。人体的健康,千招万法就是一法——弄清人体内外运行规律,遵循这种规律,进行坚持不懈的运动,促进强化这种规律运动。直接的方法就是人体的各种活动,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药品、饮食、针刺、按摩等方法,使身体恢复正常的规律运动。所以八卦掌是一种符合天道自然的高级养生术。只要每天坚持沿圈走转,坚持像地球一样的公转自转运动,人体从脚至头周身所有各部关节、各种脏器,全身所有肌肉、韧带、血管、神经、经络等,都会受到旋转拧拉的锻炼,都会受到强力的刺激和按摩。从而可以增强周身各部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就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八卦掌的公转与自转运动是在两腿屈膝随胯两脚不停地走转中进行的,而且要求走的越慢越好;要稳如坐轿,形如推磨,步若趟泥;上如行云,下如流水。这是一种异于站桩,又近似站桩的一种不滞不浮的、不僵不懈的行桩。它对加大腿部负荷,提高腿部力量和弹性,促进下肢循环的作用极大。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腿脚不利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而八卦掌讲究“走为高”,“走为百练之祖”,“百练不如一走”,“走为上策”,不只是有利于技击,而是针对人体生理自然现象的一种抗衰运动。现代知学证明:脚是人的“第二心脏”;中医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重要起止部位。脚上有很多通往全身的重要穴位,有着与内脏器官相联系的敏感区。两脚两腿的运动可有效刺激这些重要经络和穴位,治疗全身的疾病,防老抗衰。
    “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这句拳禅不只是对技击的经验之谈,也是对健身的“金玉良言”。八卦掌只强调左旋右转地走,不强调学练五花八门地千招万变,是一种抓主要矛盾。抓本质、抓根本、抓链条的训练方法。通过常年累月的左右循环地走转练习,就会把人体练成全身处处内外畅通,练成全身处处如同旋转自如的钢球,人不能犯,病不能侵。
    处处皆松
    八卦掌在走转中要求头顶项竖,松肩,垂时,松腰,松胯,松踝,要求手指舒伸不曲,在意念上还要求顶天立地、虚怀若谷、意满环宇,都是为了求一个“畅”字。畅则通,通则灵,灵则化,化则妙,妙则神,神通广大。可以随欲平衡,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练养一致,强敌与病魔自然无可奈何。
    气息配合
    八卦掌在练功中非常强调气息的配合。它要求“抿唇闭口舌顶肥,呼吸全凭鼻孔过”的鼻呼吸。要求“气到丹田缩谷道,直拔巅顶贯精神”的逆呼吸法。这实际上是完全和道家龙门派的密丹养生术---返还功极相一致的。只是把外形的坐禅改为走转,这是从提高武术技击功能和健身两方面考虑的,把武术技击和道家养生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当然,八卦掌也非常重视打坐与站桩)。
    转圈与逆呼吸都是一种反常态运动,是一种返先天的功法。它可以充分挖掘调动人体进人后天以后退化形成的不随意机制,平衡协调后天发展形成的随意机制,达到后天返先天,先后天平衡健康长寿之目的。
    我的丹功老师、道家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悟真子(沈崇武)道长(前江西斗姆宫主持),八岁上山练返还功,身怀绝技,今年已82岁,仍身强体健,柔则身若无骨,刚则肌如坚石。白天云游,夜间打坐,爬山如履平地,饮食胜过青年,精神百倍如同神人。他的师父师爷也都健在,四海云游,年岁惊人,不敢妄透。说明道家养生术的健身价值的是不可低估的。董先师把道家养生术有机的融入八卦掌之中,显然是清醒地认识到武术家练养结合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八卦掌门中耄耋之年神清体健者大有人在,我的八卦恩师李子鸣1991年去世享年91岁,80多岁时仍到处讲学,与人比手较技神勇无敌。我的八卦太极思师王培生82岁时,仍身手不凡。
    形意锻炼
    另外,八卦掌还特别强调形象意识锻炼。如“行走如龙,换式如鹰,动转若猴,鸡行虎步”等等。很多招式名称也多是象形取意。如“青龙返首”、“白蛇吐信”、“白猿献果”、“狮子棒球”、“大鹏展翅”、“任蟒翻身”等等。强调形象意识锻炼,不但可以使动作优美,强化某些动物的快捷、灵巧、凶猛、狠毒的本能和习性,提高演练水平和技击抗暴效果,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引回远去的童年,延缓脑细胞衰老。
    四、古老神秘的拳术理论
    拳法于《易》
    八卦掌,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易理为拳理的武术。易学是中华民族古老神秘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至少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上古先哲在无现代科学手段、无文字记载的情况下,通过世世代代“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地传承、接替,对天地人和宇宙万物的各种自然现象的长期“宁静”地“仰观”“俯视”和反复地实践、体认,总结出来的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信息规律。这种规律用图象形式记录表现出来,就是现在我们常见的八卦图。八卦图所现的宇宙万物变化规律,和现代哲学思想、科学实践经验极相吻合。即世间一切事物,包括天体和人体本身,都是一个阴阳合一的对立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总是处在不停地阴阳运动变化之中;事物的阴阳运动变化形式,前进和后退都是呈波浪式的,上升下降都是呈螺旋式的:一切事物的阴阳运动变化都由“微”到“著”,由量变到质变的。易学知识虽然古老,但是它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了人们以深刻全面的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启迪和方法。多少年来,国内外有志之士,从不同角度研究探索八卦图神秘内涵的兴趣,越来越高,在世界形成的易学热经久不衰。而且对世界各种科学研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天文学、化学元素周期、生物遗传工程,以至莱布尼兹的数学二进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有它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易学的启发,找到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共同规律”(《易学解难允.杨序》第四页)。这是因为易学的阴阳学说抓住了事物矛盾的本质。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就是在长期的武学实践中,受到了易理的启发,根据八卦图所示之易学在理,确定了走和转的运动形式,形成了和八卦图极相吻合的内家拳术——八卦掌。规定了“以动制静”、“以变应变”的战术原则,形成了“声东击西”、“指山打磨”的运动战术。
    易学流派
    易学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但形成很多流派,而且还形成过三种经典图说,即《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连山易》是夏代人对易学的总结,祖述到伏羲神农(史前帝王),是人类进人渔猎时代的文化,通称先天八卦或伏羲八卦。先天八卦的卦象是以艮—(山)卦为首,侧重仰观天象而重变,主要讲对待,即阴阳对立而又统一。如“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周易·说卦传》)等。先天八卦对史前先民认识自然,脱离愚昧,生存发展,以及古代科学文化的进步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归藏易》是商代人对易学研究的总结,祖述到轩辕黄帝(史前帝王),是人类进人农耕社会的文化。通称中天八卦。中天八卦的卦象以坤——(地)卦为首卦,偏重俯察地法而主藏,主要讲阴阳平衡。其八卦图每相邻两卦都是一阴一阳,而且都是阴卦在前,阳卦在后。中天八卦对后世中医学阴阳调合、辩证施治论的形成,对诸子百家的福祸相依,物极必反的中和治世之道,都有极大的影响。
    《连山易》、《归藏易》均已失传。只有《周易》流传发展至今。《周易》是周代人对易学的总结,是文王、周公、孔子所做。统称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易经古典。为后世研究易学,提供了全面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周易八卦首卦为乾,居西北,是以西北侯命名的。文王在殷纣统治时期为西北候,国于岐山之下。因崇侯虎进西北馋言于纣,纣将西北侯囚于麦里。周文王为免除忧患,趋吉避凶,对古代之《连山易》、《归藏易》等易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以宇宙规律比对人事规律,而演出《周易》。如果说先天八卦重观天,主变讲对待;中天八卦重察地主藏而讲乎衡;那么后天八卦则重修德,主合(天地人三才合一)而讲流行(形容世事如流水,阴阳之卦相互依存)。周公克绍文王之学,而述交辞,孔子周游列国而不迂,年50岁乃学易,作象辞、系辞,形成了完整的周易体系,对后世影响较之连山、归藏更大。
    八卦掌以《周易》为母,参三易之理,效“三易”(即简易、交易、不易)之法,指导练拳与技击。
    易者认为“易则易之,简则简从”(《周易·系辞上传》)。只有简易的道理和法则,才能使人便于明了和效法。所以易者把宇宙间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简易为阴--和阳(—)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现象。但阴阳虽简,却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只要明白了阴阳之间的关系,弄懂了阴阳变化的道理,就可以掌握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
    简易之拳
    八卦掌效法简易之理的阴阳,用以规范自己的拳法和技法,而把千变万化的拳法简易为左旋右转的走圈。左旋为阳,右转为阴,两仪续延,连接八方,脚踩八卦,头顶太极(明确阴阳),可代拳法之万千。“走为百练之祖”,左旋右转不停的走圈,是八卦掌运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夫,也是攻防的基本技法。八卦掌认为“左旋右转明阴阳,拳理拳法尽内藏斤锤百炼妙自生,万法千招是空忙。”八卦掌效法阴阳之理,把一切运动变化、攻防技术,都用阴阳,阳来统帅。比如动为阳,静为阴;起为阳,落为阴;快为阳,缓为阴;开为阳,合为阴;旋为阳,转为阴;神为阳,形为阴;理论为阳,实践为阴等等,把所有的阴阳变化都视为一个圆的运动过程。以走圈来体现阴阳变化,以走圈来适应阴阳变化的规律,以走圈来达到保护自己,制服对方(阴阳生克)之目的。所以八卦掌也可以说是简易之拳。把千变万化的运动形式,把生死搏斗时的快速有力、变幻莫测的攻防技法,都简化为理论上的阴阳,实践上就是不停地左旋右转地走圈。即头顶太极,脚踩八卦。拳谚有“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之说。八卦掌认为左旋右转、朝夕不停、风雨无阻、寒暑不辍地走圈,就是武术运动和技击技术的“真传”。只要坚持不停地走圈,自然就可练成混元金刚之体,回转自如之躯,就可代拳法之万千,就可应敌之万变。
    变异之拳
    八卦掌用简易的阴阳之理论,走圆圈之形式,来规范自己的拳法运动,是为了一个“变”字。八卦掌以变应变,强调“以动为本,以变为法”,“声东击西”“指山打磨”,核心就是一个“变”字。易者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的。“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传))。运动是生命的体现。有运动才有发展。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八卦掌效法这一规律,规定八卦掌的练与用都必须遵循贯穿“走”和“转”二字。强调“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把“走”和“转”为特点的运动形式,作为最高的养生与战术的原则。认为负阴抱阳的圆走动,“公转”同时“自转”的走圈运动,是生变应变的最顺应自然规律的、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最好的形式。所以八卦掌又是一种“变易”之拳。
    变易之中又有不易。易者认为“动静有常”(《周易·系辞上传》)。宇宙间一切事物的运动,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都是按一定之规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如天体的运动,昼夜的更替,四季的循环,时代的变迁,人及一切动植物的生老病死等等,其运动规律是不变的。上古之人为了求生存,在与天斗、与地斗、与兽斗、与人斗的漫长斗争中,通过世代传承,不断完善的“仰观天象”,“俯察万物”的实践和体悟,产生了灵感而创造了反映宇宙自然运动现象和变化规律的太极八卦图。八卦掌的创造者也是在《易》理的启发下,联系自己的武术实践,产生了灵感而生发创作的。这一创作的产生就把武术运动推向了一别开生面的新阶段。以它独特新颖的运动形式,以至简至奥的拳术理论,至精至妙的技击与健身效果,成为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八卦掌也可称为“不易”之拳。
    简易、变易、不易之理是《周易》八卦图所反映的宇宙万物生存变化的客观规律。八卦掌就是把这“易”之三理作为自己的拳理和拳法的指南,把简易的转圈作为基本的训练方法。在转圈中每走一步,周身各处都在进行着不同的变化,但是又都没有离开公转和自转这一简单的形式和不变的规律。八卦掌的转圈,恰是符合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
    五、精彩迷人的神功轶事
    八卦掌享誉武林,且令世人瞩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始人董海川及其门人,都有很多精彩迷人的神功轶事轰动武林,流传民间。比如董先师在王府当差时,其神功绝技是怎样被王府和大内们发现的?他是怎样开门收徒的?董先师门下名人辈出,多是带艺投师,但他们往往都是先较技,后拜师。董先师是怎样轻而易举地令众多名家高手折服人门的?董先师出名后,引起皇宫内外众多武林高手的怀疑嫉妒,给他出不了少难题,董先师是怎样从容化解,令对手心服口服的?在这些问题上都充分体现了董先师精彩绝妙的神功绝技。再加上弟子们每日所见所闻,董先师真乃是神人也。八卦太极名家、八卦掌第三代传人、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先生,形容董先师的神功绝技是“不动之时,内中寂然空虚,无一动其心,至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见不闻,而能觉而避之。”
    名师出高徒,董海川成名弟子很多,在第二代传人中较为著名而见董公墓碑背面的就有五十六人,他们是:
    尹福、马维棋、史计栋、程廷华、宋长荣、孙天章、刘登科、焦流隆、谷流山、马存志、张钧、秦玉宽、刘殿甲、吕成德、安份、夏明德、耿永山、魏吉祥、锡坤、王孝盛、王怀清、沈长寿。王德义、朱紫云、宋永祥、李万有、樊志勇、宋龙海、王永泰、彭连贵、傅振海、王鸿滨、谷步云、陈春林、王延吉、双福、李长盛、徐兆祥、刘宝珍、梁振蒲、张英山、郭玉亭、赵云祥、张全魁、焦春芳、刘风春、司元功、张择、清山、何伍、何六、郭通海、徐鹤年、冯广廉、李春年、陈泽。其著名而未见于黄公墓碑者也有很多。如:全凯亭、阮珍谷、梁世珍、张怀山、钟香林。吴茂亭、张兆东、司根条、李云贵、梁乐、钟之、吴印度、刘德宽、贾风呜等。
    上述八卦掌第二代弟子乃至第三代弟子中,许多人在武林中也都流传有很多神功轶事。比如阮珍谷每逢大年三十晚上,由保定来北京给董先师拜年当夜往返三百余里,迅如奔马的故事;尹福搭手令扑户头子手断臂折和睡梦中起身举手令刺客飞刀没入门框中的故事;马维棋用反背锤与人较技,击无不中的故事;史计栋(贼腿史六)与人较技,以脚代手击无不胜的故事;程廷华游身八卦掌神勇无敌,赤手击倒十数德国兵,为正义饮弹献身的故事;刘风春道台面前胜镖师和同门面前摔和尚的故事;司元功耄耋之年显轻功的故事;刘德宽博采众长多贡献的故事;司根条沙林镇上遇群欺,一人击倒数十人的故事等等,不计其数。特别是八卦掌名家梁振普先生体现神功绝技的故事更多,更精彩。比如艺服“四霸天”的故事,大闹马家堡,鞭毙恶棍赵六等数十人的故事,在河北十四中学当着众师生腾步走荷叶过荷塘的故事,劫匪还包袱的故事,徒手拔钉子的故事,以艺服徒教训马车夫的故事,技胜镖师教训炊事员的故事等等。
    在八卦掌第三代弟子中出类拔革的人物也很多,象韩六、马贵、李文彪、韩慕侠、恒寿山、孙福全、郭古民、李少庵、李子鸣、门宝珍。姜容樵等等,也都有不少神功轶事在武林中流传。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正五品中散大夫

发表于 2009-2-11 14:30:5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578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9-3-30 11:05:46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掌实战四十八法歌诀   


  
身法

手法步法要相随,手到步落力必微。手脚俱到腰欠力,去时迟慢难抽回。

相法

对御群敌相法先,未曾进步退当然。退步审势如变化,以逸待劳四两牵。

步法

未从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出入进退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

迈法

功夫本从弯步来,两手变化随步开。高挑低搂横掩避,推托带领不离怀。

连步法

连步必三费功夫,使手要简自然无。搭手转手是空手,机会恰巧是江湖。

固步法

固步不要两相齐,前虚后实差相宜。若要站齐前后仰,亦且腰短少灵机。

手法

偏重则随双重滞,外硬里软拈枪势。横推里勾身有主,只有吸手腰腹随。

力法

人说冷弹快硬脆,我说冷弹是一般。脆硬细分无二致,发动全凭心力含。

存力法

只会使力不会存,力过犹如箭离弦。不但无功且有害,轻输重折而伤身。

续力法

力着他人根已断,若再续力彼难逃。此时惟有冲前步,长膀长腰一齐交。

降人法

快打慢兮不足夸,强制弱兮不为佳。最好比人高一招,盼顾中定不空发。

决胜法

彼力千钧快如梭,避强用顺快不挪。千人只有三五近,稍伸手脚不难遮。

用法

高打矮兮矮打高,斜打胖兮不须摇。若遇瘦长凭捋带,年迈无功上下瞧。

致闭法

手讲三关脚伸屈,一手三关脚直遇。肩肘腕胯膝可用,缩颈空胸步带躯。

接拳法

五花八门乱如麻,长拳短打混相加。你越快兮我越慢,我若发时神鬼夸。

摘解法

多少拿法莫夸技,两手拿一力固奇。任他神拿怕过顶,穿鼻刺目势难敌。

接单补双法

莫说两手仗坚兵,一来一往是其能。闭住右手左无用,双手齐来更无功。

指山打磨法

他人来手我不然,侧身还击彼自还。他若还时我入手,他若封时三手连。

脱身化影法

他不来时我叫来,他要来时我化开。不须手避凭身法,步步不离两胯哉。

背后转身法

伸手要小步要大,开步半跨贴身抓。跨步落地蹲身转,他要转时我鹰拿。

磕、砸、劈、撞法

磕来还磕我要先,砸右换步左手粘。劈来迭肘桩横立,撞来乾坤手摇圈。

半圈手法

他人手法多直线,跨上半步等如闲。即或指直打斜法,再跨半步不相干。

整圈法

四面敌人我在中,穿花打柳任西东。八方凭势风云变,不守呆势不守空。

心眼法

心如大将眼如法,见景生情能制他。最忌心痴眼不准,手忙脚乱费周折。

定眼法

四面刀枪乱如麻,又当昏夜月无华。矮身定睛招路广,步步弯行必赢他。

接器法

长短单双器固精,算来不如两手灵。铁掌练来兵一样,肉手偏我肱腕行。

保身法

以强胜弱不足夸,弱能胜强方是法。任他离弦箭快硬,左右磨身保无差。

乱人法

心乱先从眼上乱,千招不如掌一穿。对准鼻梁连环使,跨步制人左右还。

开合法

欲合先开是一般,见开防合不二传。诈败佯输知卷土,指东打西意中含。

定南法

任他千手千眼快,守住中心是枉然。不到要时不伸手,伸手就要发手还。

求近法

封闭固是护身招,躲过他人自逍遥。切忌远出尺步外,开门绕道法不牢。

六路法

他人六路是空言,我之掌法六路观。动步即能八方顾,瞻前顾后自无难。

不二法

法不准兮不妄发,发不中兮第二发。任他鬼神多灵妙,不钩魂兮亦裂牙。

防滑法

冰天雪地步难牢,前横后直记心梢。转动须用小开步,切忌挺身法打高。

稳步法

步不稳兮身必摇,脚踏实地胜千招。进取足趾退悬踵,不扣步兮莫回瞧。

小步法

回身转步必须小,步大舍身不灵脚。欲要转身迈半步,人难擒兮人不晓。

掌法

掌法虽分上中下,上下不过是掌架。圆转自如唯中盘,高下全从此变化。

忌俯法

低头如同眼不开,亦且身易往前栽。低头猫腰中枢死,全步全掌使不来。

忌仰法

紧背空胸静中求,挺胸袒腹悔难收。迭肚吸腰来不及,最怕转身不自由。

正身法

全身力量在中枢,自身歪斜力不周。别看步弯身必正,发手如箭不停留。

辅身法

身如君王腰腿臣,君正臣强可制人。进退躲闪凭身法,若无腰腿不生神。

扭身法

人来制我已贴身,此时手脚不赢人。左右吸收用扭法,化险为夷把人擒。

跨步侧身法

穿梭直入势难停,先发制人显他能。若遇比手接连退,不如跨步侧身灵。

左右甩身法

闪躲东方西又来,摇身一变甩身开。左右连环皆如此,前推后捋腰安排。

蹲步沉身法

身高架大路上三,举手招封势所难。蹲步沉身使就下,入我机关用法宽。

忌拿法

八卦之手不讲拿,我拿人兮我亦差。设若人多不方便,直出直入也堪夸。

忌站法

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

太上法

力要足活招要准,即或使空三不紊。招套招兮无穷极,精神法术在乎纯。

歌诀赞

四十八法意真切,练练说说不为神。要得所传神功到,几人三年试验深。

四十八法甚难求,见招使招不自由。十年纯功研究到,单人凭艺遨五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

发表于 2009-4-6 16:16:46 |显示全部楼层
yea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5-2 19:43 , Processed in 0.05615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