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71|回复: 41

中国历史的另类解读之——《“华夏公司”发迹史》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4:56:37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这里当然指读者,下同):

  如果你真爱读中国历史的话,我讲给你听。

  中国历史很长,有时候听上去很乱很乏味。为了不至于让你睡着,我换一种讲法给你听:那就是,咱们中国是个超级大公司,叫“华夏集团公司”。这是一家农业公司,现在由56个股东(民族)参股组成,其中,华夏一族(汉族)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90%以上,公司基本算是华夏一族的家族产业,目前员工总数高达13亿。

  华夏集团公司非常了不起,是全球“四大老字号”(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持续经营长达5000年之久,光董事长(皇帝)就出过500多个,而且“业主”一脉相承,从未易主。再看其他那三家老字号:“埃及公司”、“巴比伦公司”、“印度公司”早就“挂”了,虽然有的还用老名字,但已经是挂羊头卖狗肉,物是人非而了。稍后的“罗马公司”、“拜占庭公司”、“奥斯曼公司”等虽然也曾经显赫一时,但不是崩盘倒闭就是关门歇业了,唯有咱华夏公司一枝独秀,延续至今。

  我们这家农业公司拥有超级大“麦田”(领土),面积曾经达1000多平方公里,空中看像一片“秋海棠”,点儿背那功夫,麦田让人割占了不少,“秋海棠”变成了如今的“大公鸡”。

  公司曾经很富很强大,尽管现在不算最强,但还很大,就因为这个“大”,谁也不敢小瞧咱——咱能“集中精力办大事”,13亿员工一人贡献一毛钱就能攒出个富翁来。

  这样的公司怎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公司的历史是个怎样的历史呢?

  我来做个比喻:它是一部“炒股的历史”——中国就是一个“大盘”,国运就是“综指”,涨了跌,跌长涨,涨涨跌跌,始终是在做“俯卧撑”,未曾跳水自杀。汉唐的时候综指攀到最高,明清的时候,开始下挫,清末到了谷底,之后是触底反弹了,如今已全线飘红,进入牛市;每个朝代都是一只股票,都经历过入市、上涨、下跌、退出的过程,秦、隋上市后增势很猛,但迅速崩盘,很快退市,曾经一段时间(南北朝、五代十国),华夏大地同时有几十家小公司跟风上市,后来一个个被挤垮,死得都很惨,只有汉唐等少数几只股票业绩持续良好,维持时间较长;各民族就是“股民”,汉族是大户,炒长线,匈奴、突厥、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等是中等股民,炒中长线,有的甚至被套牢,沙陀、羌、氐这样的散户炒短线,赔光就跑,现在连人都找不着。总之,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为了让你听的不生涩,我的故事里极少使用年份,极少引用古文,只讲人,人的故事,故事很跌宕很好听。

  由于我把国家比作了公司,所以有时候用词可能有些混乱(比如:公司—国家,战争—殴斗,董事长——皇帝等等),但是我知道你懂我意思,领会精神就好。

  故事很长,我慢慢讲,你慢慢听。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4:59:19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公司初创

(史前华夏民族的形成)

  亚细亚的最东端,有一片土地,名叫“神州”。

  这是一块独一无二的绝佳商业用地:西面,背靠青藏,横枕昆仑,沾天地之灵气;东面,面朝大海,隐听潮汐,吸日月之精华;北面,长白耸立,气压群雄,仿如盘踞白虎;南面,山脉蜿蜒,绿荫叠嶂,俨似出海青龙;中央,有一清(长江)一浊(黄河)两渠流过,两岸松柏葱郁,沃土肥润,真乃造物主之杰作!

  开公司、办企业,首要任务就是圈土地,选楼盘。Langlangago,这块让人垂涎的风水宝地的永久使用权,幸运地被华夏祖先无底价“拍到”——“中标”的是一对兄妹:“伏羲”和“女娲”,这偌大一片土地成了她们的二人世界。

  或许,她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她们拿到的这片地产,子子孙孙有多么依赖、眷恋它!也总有近近远远的“邻居”、有钱没钱的“老板”流着“哈喇子”探头探脑地惦记着咱这块地儿,直到今天。

  在这片土地上,首次当“老板”的二位祖先,开的第一家店叫“周口店”,店后有蜿蜒起伏的小山,犹如神龙出水,环境别有洞天,所以他们给那山起名“龙骨山”,他们的第一所“豪宅”就建在那里,门楣上挂有金匾一块,上刻伏羲手书三个大字“山顶洞”。

  他们经营的主要“商品”是石器和木器:有石斧、石铲、石锤、石刀以及木棍、木梭镖等等。

  他们的“顾客”很多,主要有野猪、野兔、野鹿等等,狗熊、虎豹等“大客户”也时常光临。

  伏羲和女娲始终坚持“顾客就是上帝”、“顾客就是衣食父母”的经营理念,每次顾客光临他们总是微笑相迎,保证客户都能“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随着生意越做越红火,伏羲、女娲的生活也越来越殷实。

  温饱思淫欲,伏羲青春萌动,逐渐爱上了女娲。

  一天,他仰望上苍,默默祷告:“现在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我想我失去的时候我一定会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真给我这次机会的话,我会对着那个女孩说,我—爱—你,如果非要让我在这份爱上加个期限,我希望是70万年……”。

  果然,上天和女娲都被感动了,他们成了夫妻,而且子孙繁衍不绝。

  70万年后,他们的子孙已经遍布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块土地渐渐热闹起来,长江、黄河两岸,伏羲、女娲后人们开的店铺(氏族)已经星罗棋布。

  起初,这些店铺,互不隶属,各自经营,后来逐渐形成了多个松散的联合体(部落),再后来,经过不断的相互合作、兼并,形成了三个相对较大的“合作公司”(部落联盟),他们分别是:

  ——中原的“神农公司”成立最早,是一家农业公司,董事长(酋长)名叫“炎帝”。

  ——靠北的“黄帝公司”成立晚于神农公司,是一家畜牧公司,董事长名唤“姬轩辕”。

  ——西南部的“九黎公司”成立时间最晚,是一家手工业公司,董事长叫“蚩尤”。

  这三家公司是未来华夏集团公司的缔造者,创业的三位董事长也共同组成了华夏公司的第一代领导核心。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三家公司的发迹史讲起。

  (注)由于时间太过漫长,他们的事迹被后人搞的神乎其神,我试着把他们还原成“人”。

  ——神农公司:贪吃也能带来财富

  这家公司是本地成立最早的一家合作公司,资产总量、营业额位列三大公司之首。

  这艘“企业巨轮”的创立人和掌舵人便是炎帝。

  由于时间太过久远,他老人家的人事档案完全遗失了,基本履历无人知晓,甚至父母姓名都已不详。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因为我们不是英雄,所以到哪谋职都得先递个简历过去),他打哪来的不必细追,但如果非要刨根问底的话,后来倒是有人提供了一些线索可供参考:他原本姓姜,出生地大致在陕北革命老区,是个单亲家庭,据说清明节他母亲登高踏青,被一条出来遛弯的神龙(那时候龙还没被炮制出来,大概是条长角的蜥蜴)撞了一下腰,身体顿感异样,回家去医院尿检,PH试纸阳性,有喜了!无痛人流没有成功,孩子就这样降生了。可能由于基因突变,这孩子出生后容貌异常怪异,头上长了两只角,形状如牛,面红耳赤,所以就叫炎帝,也叫赤帝。

  额滴神啊,这不活脱脱一个“牛魔王”嘛,哪是人。其实,炎帝有这样的出身,一点也不奇怪。原因很简单,在那个年代里,男人女人是杂居的,只有男女关系,没有夫妻关系,只有家族,没有单个家庭。男女之间发生性关系是随时随地,不分亲疏、老幼的,所以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知道老爸是谁那才奇怪了),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父亲可能是他的亲舅舅,甚至还可能还是他的亲哥哥、亲爷爷。当时的男人甚至根本不知道生孩子这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套用现在的时髦话就是“关我×事,俺们老爷们都是打酱油的”。那年头,孩子生下来就能活很不容易,活到三四十岁便是爷爷辈(我这年龄那时候估计也该入土为安了),奇形怪状的畸形少年儿童满大街都是,司空见惯,这都是近亲繁殖的结果。

  龙种果然非同凡响,炎帝出生三天便能说话,五天就能走路,并养成了一个怪癖——爱吃,而且从不挑食,所有眼睛能见到的,手上能抓到的,无论是各式植物、菌类,还是老鼠、青蛙这类的小动物,甚至蟑螂、蚂蚁、蜈蚣都不放过,逮什么吃什么(第一个吃螃蟹的恐怕也是他),常常中毒到了口吐白沫,最高记录是一天中毒70次(按8小时工作制计算,不到10分钟一次),但他总能奇迹般地躲过死神,而且还越发的嗜吃成瘾。这种怪癖不仅遭到了母亲的责备,而且常常被族人耻笑为痴呆儿,对此,他总是付之一笑。

  他有什么理由不笑呢?他不仅成为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位“食神”,而且他被外人耻笑的这些所谓怪癖,不仅成了他日后创业的“本钱”,而且成为了足以掀起神农公司乃至华夏公司生存革命的营销策略,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炎帝没有白吃,更不是“白痴”,这种天生的癖好让他知道了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以及哪些可以作为药物。他把可以食用的若干植物称作“百谷”,之后再细加筛选成了“五谷”,并带领周围人一起刀耕火种。对于那些可以药用的,他进行了分类,然后用在麻绳上系套的办法把这些记录下来(这叫“结绳记事”法),后人据此撰写了一本皇皇巨著《神农本草》,此书日后成了影响深远的一部华夏公司的药学宝典。要是按照当下人的吃法,专于汉堡、鸡翅之类的,恐怕再吃一万年,也没人能写出什么《本草》来。

  跟如今的“那小嘴”吃成个胖子不同,炎帝吃出了自己的前程,吃出了财富,也吃出了无数人的福祉,这样讲毫不为过。

  创业需要两样东西——坚持和运气,这两样炎帝都不缺。长大后,炎帝创办了一家种子店,兼做药材生意。由于吃苦勤奋,炎帝很快就显露出了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和深谋善断的企业家(酋长)气魄,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他的小店就发展成了一家初具规模的大公司。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向农牧工商的方向高速发展,逐步垄断了周边的农产品和药材市场,并将数十家同类小公司纳入旗下,成立了主营农产品的合作公司。

  有人说,炎帝的成功是因为他比较聪明地利用了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优势。这话一点没错。神农公司正处在一个得天独厚、资源丰富的农业地区(黄土高原),农业既是神农公司的经营基础,又是神农公司的经济优势。然而,农业文明也自有其先天的弊症,那便是经营上的保守和思想上的内敛,表现出的对外策略则经常是妥协、退让的。

  不仅如此,炎帝公司的员工也都表现出了一种执着、勤恳、忍让的多重性格特质,很多人做事“一根筋”。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人:一个是叫“夸父”的老同志,他身高2米44(绝对的超级中锋),因为每到天黑他就抓不到兔子,于是他发誓要追上太阳,不让它落山,他一天两个马拉松地疯狂“裸奔”,早上向东,晚上向西折返跑,最后终于饥渴、劳累而死。另一个是叫“愚公”的离休干部,因为他家门口有两座山档了他的出路,他索性让所有儿女都泡病号回家,全家一起挖山,非要把两座大山移走不可,一挖就是几千年,现在还没挖完;再一个就是炎帝的女儿“精卫”,这小姑娘看见有人掉到海里淹死了,她在没征求家长意见的情况下,自己搞起了填海工程,每天捡树枝、土块去填大海,结果也是可想而知。

  有这样的员工和经营方略,被挤垮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了。不幸的是,神农公司如日中天的辉煌期刚过,被兼并的噩运就很快到来了,这事我们稍后再续,我们介绍下一个公司。

  ——黄帝公司:科技创新左右生存命运

  黄帝公司是一家畜牧公司,发迹于水草丰盛的北方,创立时间稍晚于神农公司。崛起之际,神农公司已呈现衰落迹象。

  跟炎帝一样,黄帝公司董事长姬轩辕也是非受精卵所生(以后我们的故事里这路怪事多了去了)。他的父亲叫少典,经营一家野生动物饲养场,专门驯养豺狼虎豹之类的野生动物(当然,那时的动物都是野的,甚至包括人自己),尤以狗熊最多,所以他家也姓“有熊”。少典的妻子叫“附宝”,二人婚后两年,附宝生下了一个孩子,但这孩子却不是少典的。按附宝的解释说是发生了“第三类接触”,经过是这样的:一夜,她仰望星空,忽见一神秘的“UFO”自北斗七星掠过,悄无声息地来到附宝面前,随着刺啦啦一道白光闪过,一股异样的气流只冲附宝的下腹,于是,早晨醒来她发现她怀孕了!

  少典对此不仅未生半点疑心,反而喜不自胜,愉快地带着“绿帽子”兼职当起了“月嫂”。

  那UFO可能来自火星,附宝怀胎24个月方才生下这孩子(蓝鲸的妊娠期才12个月),起名轩辕(看这俩个字就知道,这名字实际就是车轴、车轱辘的意思,后人也就此断定,这小朋友发明了车)。这孩子比炎帝好看多了,生下来就一副领导干部模样,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天生是个驯兽师的料,狮子老虎见他就怕,为此,他不到15岁就接管了老爸的饲养场,增加了饲养品种,包括猪、牛、羊、狗以及狐狸、野兔等等,并开起了第一家店铺,走上了产销一体的发展之路。

  靠经销熊掌、熊胆粉以及加工貂皮大衣淘到的第一桶金,他迅速兼并了周边的大小店铺、作坊,成立了“黄地公司”(因建于黄土地之上而得名,后更名为“黄帝”公司),这家公司就是日后叱诧风云的黄帝公司的母公司,华夏集团的原型。

  轩辕无疑是本地区最成功的商人,像5000年后的爱迪生一样,他集发明家、企业家、推销员和全能天才于一身。在其他公司还只知道自产自销、买进卖出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了科技创新对于公司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实施了“864计划”。

  在当时,他的发明专利数不胜数,衣食住行各方面无所不包,这里我们列举几项:

  ——住房。最早,人们是像蝙蝠一样住在天然山洞里,然后是学着鸟儿在树上建巢穴(发明人是“有巢氏”,“国家体育场”创意方案的拥有者),后来,利用黄土高原的天然优势在地上挖洞居住(后来有了专门管理这事的官员“司空”和“司土”),再后来是在地上挖个大坑,上面搭上树枝,形成“窝头”状的窝棚。到了轩辕这,他发明把木材削出尖(榫)、挖出眼(榫)对接一起像积木一样支成方形,上面搭上树枝树叶做房顶,原始豪华住宅就这样诞生了,所以华夏人几千年来的建筑都是土木建筑,不像西方人那样用石头盖房子。

  ——衣裳。“衣”和“裳”是两回事,上身叫衣,下身叫裳。原本轩辕跟其他人一样都不穿衣服,后来当了董事长,为显示身份的不同,他就拔各种鸟的羽毛往脑袋上插(越新鲜越好,越多越好),把吃剩下野兽的皮往身上披(尽管很热,但面子更重要),大大小小的头头们也都跟着效仿,慢慢大家身上就都披上东西形成“衣”了。这时,下半身还是什么都不穿,后来轩辕发现这样一来男人女人随时随地就“那个”,太影响正常工作,干脆命令大家一律用树叶把下身围上。兽皮富裕了,就改成了用兽皮围,这就是“裳”——不是裤子是裙子,是“迷你皮裙”,不分男女都一样。

  ——车船:轩辕发现,把木头插在圆轮子中央,使它运转,可以很省力地拉很多东西,“车”就这样发明出来了。这种把圆周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的发明,可是相当的了不起,原本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类似的“参照物”,凭借的完全是超凡的想象力(4000多年后的印第安人,甚至现在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从没有想出来过)。同时,他又把树木当中剖空,造成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小舟,人们可以水上漂了,真是有才。

  ——弓箭:这个发明不亚于20世纪“原子弹”的发明。从前作战、捕猎,只靠用手投掷石块,弓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射程和精确度,几千年来被人一直使用,直到19世纪,才完全被火药代替。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他还发明了很多乐器,其中很重要的是“箫”,他老人家也最爱“吹箫”,他改变了以往人们只是把水牛皮当音乐吹的落后做法。

  靠着先进的科技创新手段,黄帝公司迅速壮大,跨行业、跨地区垄断之势已不可阻挡,兼并目标首选便是身边的神农公司。

  此事先放一边,我们稍后再讲,接下来介绍“三巨头”中的最后一家公司“九黎公司”。

  ——九黎公司:81兄弟创造的经营神话

  在今天中华大地的西南部,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铜像,他以深邃而刚毅的目光俯视来此顶礼膜拜的人们,这就是“九黎公司”的创始人——蚩尤。时至今日,还经常有人在铜像前燃上一炷香,虔诚地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今天,蚩尤的后人依然是华夏集团公司的重要股东——苗民)。

  蚩尤原是神农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不像前两位董事长那样,出身没什么异样,是个捡破烂的穷小子。他身强力壮,性情豪爽,好交朋友。俗话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粗狂的性格也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后面的故事就验证了这一点。

  在神农公司经营步入低谷之际,蚩尤离开公司南下到非典疫区自闯天下,追随他的有81个不怕死的兄弟。起初,他们依靠本地的气候和水源优势,将从神农公司带过来的种子育成秧苗,出售给北方的农场(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苗”字来给蚩尤的子孙命名为“苗族”)。之后,他们创立了陶器的烧制技术,并开始批量生产各式日用陶瓷,销量增长迅猛,蚩尤也由此创立了“九黎公司”。

  由于蚩尤和他的兄弟们个个悍猛好斗,这家公司创立之初就带有明显的黑社会性质,公司没有制度,全靠哥们义气组织在一起,蚩尤对内不称董事长,只称呼“蚩哥”或者“大哥”,这跟其他两家公司截然不同。

  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公司的经营项目也不断扩大,其中,“制盐业”和“冶金业”逐渐成为公司的两大经营支柱(蚩尤由此也被后人奉为“制盐”和“青铜铸造业”的始祖),井盐开采提炼和青铜器的制造被其迅速垄断。在不长的时间内,公司年产值已与神农和黄帝两大公司相比肩,跃居为本地区三大公司之一。

  就在九黎公司经营如日中天之际,一场公司间的并购狂潮(民族融合)拉开了序幕。

  并购是竞争下的一种必然——从整个“地球邨”范围看,华夏公司大西边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家公司不仅比华夏公司创立早,而且很早就实现了集团化运作(形成了国家),特别是埃及,经营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已有能力耗费相当的财力修建“国家私墓”——“金字塔”了,大环境逼迫华夏人必须尽快走上集团上市这条路,否则迟早要面临被征服的噩运,只有实施强强联合进一步做大做强,才能形成与外部“巨头”相抗衡的实力,这是三家公司酝酿整合的外部背景,也是内在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4:59:42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回到事情本身上来。商战不择手段,自有赢家,结果自然是“大吃小,小被吃”——在激烈的商战中,首先败下阵来的便是神农公司。

  前面我们说过,神农公司的对外策略是比较保守、退让的,事实证明,这家业绩不错甚至堪称稳健的大公司短时间内被整垮,并不是很难的事(所以后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原地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周边的游牧民族整“休克”一次)。

  在黄帝公司的不断打压和蚕食下,神农公司经营迅速萎缩,公司股价开始崩溃,机构疯狂出货!最后彻底停牌,下场只能是被收购和债务重组。

  在轩辕的一手操控下,两家公司在“阪泉”签订了并购协议,实施了资产重组,神农公司全部资产悉数并入黄帝公司,两家合并成立了“炎黄公司”——在5000年前那个时点上,华夏的农业文明和畜牧文明“婚嫁一般”艰难地结合了。

  一个地区的第一大公司被第二大公司收购,而且是相对友好的收购,是非常难得一见的。与此不同,新成立的炎黄公司收购九黎公司就毫无疑问属于“强制”收购了,虽然炎黄公司提出的价钱相当慷慨,但九黎公司董事会的81名兄弟们集体表决说了“NO!!”。

  蚩哥怎肯当别人的小弟,这不是他性格,他决定反抗到底!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兄弟们跟他在一起,甚至神农公司的炎帝及其股东们也对蚩尤给予了心理上的支持。

  要注意一点:黄帝公司与神农公司、九黎公司有个最大不同点——黄帝公司乃是轩辕一人的“家天下”,他不可能会容忍并购进来的股东在新公司里占据太大的股份。轩辕是华夏“传统企业家”(政治家)的鼻祖——请注意,这个用词我是当做贬义词来用的。这意味着他的终极愿望是把一个强大的帝国传给子孙,而不是让它的股权迅速分散化。跟这样的领导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而且不能太认真。

  协议并购演变成了暴力冲突,华夏历史上第一次惨烈的火拼即将在一个叫“逐鹿”的小地方鸣炮开打了。

  按说,论经营实力,新炎黄公司已超过九黎公司,但论武力,蚩尤及其兄弟们可要高出几筹——81个兄弟个个都不是吃素的,都是做恐怖分子的料,火拼起来,炎黄公司占不到半点便宜。

  蚩尤为鼓舞兄弟们的士气,召开了誓师大会,亲自做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讲话,这份讲话至今还保留在公司档案馆,被我找到,现全文刊录如下:

  兄弟们:

  你们知道,咱们这块地盘来得不容易,是兄弟们脑袋捌在裤裆里砍出来的。轩辕这个杂碎想当全城的老大,刚收编了炎帝那个窝窝囊囊的老头,就妄想霸占咱们的地盘,还对外放出话说九黎公司的兄弟全是一堆臭狗屎!

  咱们TMD是被吓大的啊!是男人就不怕打仗,宁肯让人打死,也不能让人吓死。你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各个都是好样的,要不你们也不会站在这里,说实在地,我真可怜那些将和我们作战的狗杂种们。真的。

  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我要亲手干掉那个纸老虎、狗杂种姬轩辕,就象干掉一条蛇!

  战争本来就是血腥野蛮残酷的。你不让敌人流血,他们就会让你流。挑开他们的肚子,给他们的胸膛来上一刀。

  你们现在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一带的地盘现在是我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二十年后,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这场战斗。到那时,当你在壁炉边,孙子坐在你的膝盖上,问你:“爷爷,你在逐鹿之战干什么呢?”你不用尴尬地干咳一声,把孙子移到另一个膝盖上,吞吞吐吐地说:“啊……爷爷我当时在黄河边上铲粪。”与此相反,弟兄们,你可以直盯着他的眼睛,理直气壮地说:“孙子,爷爷我当年和那个狗娘养的蚩尤并肩作战!”

  (注)后来,据说这篇讲话被一个叫乔治•巴顿的人抄袭了。

  面对九黎公司这帮生猛的亡命徒,轩辕自有轩辕的办法。

  别忘了,我们讲过轩辕可是一个天才的驯兽师。开战前,他把驯养的所有猛兽整整饿了三天,放出来后自然就成了最有效的武器,任凭九黎兄弟们如何生猛,也逃不过被猎杀的噩运。

  战斗过程相当之惨烈,蚩尤及其兄弟们陷入了猛兽的捕猎圈。一只只饥饿的野兽向一个方向快速的聚集,人群迅速被分割开,身影飞快地穿梭在人群中,每一次的穿梭,都带起一股血花。嘶鸣和吼叫响彻山谷!血腥的味道四处扩散。

  啥也不说了,整个场面异常的恐怖,蚩尤和他的兄弟面临着灭顶之灾!

  数小时之后杀戮结束了,一切恢复了平静。蚩尤的81个兄弟都葬身虎口,惟有身体强壮的蚩尤幸免,但也被活捉。

  眼见自己的兄弟惨死虎口,亲手创建的公司强行被人霸占,蚩尤万念俱灰,痛不欲生。

  蚩尤誓死不在并购协议上签字,直落得最终身首异处,血染枫林(死后,他被后人誉为华夏第一“战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00:49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此,分步兼并计划全部实现,姬轩辕成了最大赢家,本地区唯一的“超级航母”——“华夏合作公司”正式形成。

  公司“开业庆典”这个日子很重要,后人打算以此作为华夏纪年的“元年”(类似于西方以耶稣出生日为元年的公元纪年),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施行,导致华夏各时期的纪年混乱不堪。

  华夏公司组建后,轩辕成为当然的CEO,奉为公司的缔造者,公司初创阶段所谓的“五帝”之首,被后来的继任者顶礼膜拜。神农公司的董事长炎帝,则成了徒有虚名的副董事长,彻底的配角,但也同享缔造者的殊荣。而蚩尤,则相当悲壮,被公司史志专家们恶搞成了公司历史上的第一大恶人,甚至被描述成了杀人的恶魔。

  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年代里,蚩尤的“拨乱反正”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甚至他的后人和九黎公司的员工也受到了牵连,长期饱受歧视,被人称为“南蛮”。

  这是后话,现在我们的话题重回公司发展上,看看姬轩辕如何实施他的公司治理方略。

  轩辕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没有大搞“跑步实现共产主义”那一套。他深知,三家公司勉强合并而来的华夏公司,看上去虽然超级的大,但它需要漫长的整合过程,新一轮大规模增长期还远没到来,他们还处在“原始共产主义阶段”,走过这个阶段可能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

  摆在姬轩辕面前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现代企业家或许都知道,不断寻求集体智慧最大化,让每一位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这是CEO最重要的工作。坚持“人先、策后”,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远比开发一项新战略更重要。轩辕像海绵一样,吸收并改进员工的每一个好点子,继续着他的科技创新之路:

  ——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使华夏丝织品独霸地球邨4000多年;

  ——仓颉创造了汉字,既华夏特有的、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方块字;

  ——杜康发明了酒,让5000年来无数人为之沉醉。

  凡此种种,不一列举。

  此外,轩辕的另一个重要业绩是实施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土地大包干”——举世闻名的“井田制”。具体办法就是把每块土地以横竖各三条线平均分成9份,周围8块由农民耕种,中间一块公有,大家共同耕种,收获作为“承包费”归公,这种承包制被认为是史上最公平的一种制度之一,被后人高度推崇,甚至被2000多年后的一个叫“王莽”的书呆子效法推行到了全国。

  同时,他还创造了华夏公司沿用了5000年的LOGO(图腾)——龙。这事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

  黄帝公司的原图腾是熊,但为展现新组建的华夏集团公司的新气象,姬轩辕决计设计一款能代表大公司形象的新的企业形象标识。

  由他起草并向所属各分公司下发了文件,广泛征集设计方案,并组成了由他亲自挂帅的评审组。通知下发后,反响强烈,应征作品多达数百件,有蛇、鹰、马、鱼、熊、豹、羊、象、狗,还有鳄鱼、蜥蜴等等数不胜数。面对众多的应征作品,评审组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各执一词,一时竟很难达成一致意见。为照顾各方利益,姬轩辕当即拍板,向“北京奥组委”学习,把各分公司上报的设计方案分别采纳一部分,来一个大综合,谁的面子都照顾到,力求大家都满意。

  于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怪物诞生了——蛇的身,鱼的鳞,马的头,狮的鼻,虎的眼,牛的舌,鹿的角,象的牙,羊的须,鹰的爪,狗的尾。真正照顾周全了,给它起名叫“龙”。

  华夏伟大神兽就这样新鲜出炉了!而且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后来,有人为这还写了一首歌,说我们都是这个怪物的传人,永永远远……

  是兽就要有雌有雄,设计团队干脆继续加班,把没用上的原材料继续拼凑出两支“鸟东西”,并给它起名叫凤、凰,获得评审组一致通过,作为华夏公司辅助图腾一并颁布推行。

  总之,任职期间,姬轩辕对他的工作兢兢业业,成绩斐然,贡献有目共睹。据说100多年后他老人家才溘然长逝,葬于桥山之下,就是现在每年华夏公祭的“黄陵”。

  轩辕黄帝的离去,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个时代起始于农业文明、畜牧文明和手工业文明的冲突,并在大融合过程中到达了它的最高峰。

  或许,这一切只是为了迎接一个更加合理的华夏公司的新生。

  至此,华夏公司初创阶段顺利完成,“第一代领导集体”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01:28 |显示全部楼层
与三位公司缔造者相比,接下来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业绩平平,走的是一条平稳的战略整合之路。

  所谓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是先后继任的“颛顼”(读“专需”)、“帝喾”(读“酷”)两位董事长。

  颛顼?帝喾?好古怪的名字!你就凑合听吧,谁让那年头文字少,新词也少,名字都挺怪(稍后这类怪名字多了去了,就见怪不怪了),哪像今天人起名,有公司为你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地推算一番,再翻翻康熙字典、辞海,上网“搜狗”一下,起个响亮好记的名字自不在话下。我就有个姓马的哥们,为给女儿起名字,500元人民币递到起名公司,老板如此这般一折腾,不消2个小时,女孩名字搞定:“马姵珠”,阴阳五行全合,响亮好记,朗朗上口,但最好别大声叫!

  这二位董事长都不是外人,颛顼是轩辕的孙子,帝喾是颛顼的孙子,都是轩辕的直系亲属,他们前承炎黄,后启尧舜,是过渡性的公司“一把手”。

  颛顼没什么政绩,但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是一条类似“LadyFirst”的政令(只是反过来了):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暴打一顿。这条规定不仅让当时的男子汉大大扬眉吐气了一把,而且开了华夏男尊女卑的先河。

  这条规定事隔5000年后居然还有人“抄袭”,情景基本相似:21世纪的某一天,有记者看到,南方某县所有中小学生在公路沿线行走时遇见车辆(不管是拉领导的专车,还是拉砖的“砖车”),都要停下脚步让到路旁,并敬少先队礼。当地教育部门说,这是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的礼仪大行动,一是表示对车上的人的尊重,二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并说推广这种礼仪以来,学生在公路上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家长和老师们欢欣鼓舞。真是集天下之大荒,让人啼笑皆非——为何是学生向车辆敬礼,而不是车辆自觉给学生让道?

  把话题拉回来,咱们再说接下来的“帝喾”。

  这位董事长任职期间,连“GentlemanFirst”这点业绩都没有了,修个广场、建条马路之类的面子工程都没搞一个(听说搞过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什么曲,什么词,没人知道),除此之外履职报告一片空白。

  相比之下,他的四个老婆比他贡献大多了,分别生的四个儿子在历史上可是鼎鼎大名(只可惜这四个儿子都不是他的,“绿帽子”结结实实地带了四回):第一个老婆“姜原“因践踏了巨人的脚印怀孕生了“后稷”(后来这孩子一度成了弃婴,所以也叫“弃”),是后来“大周公司”(周朝)的创始人。二老婆“简狄”吞噬了燕子蛋生了“契”(怎么没生出燕子来?),契是“大商公司”(商朝)的祖先。三老婆“庆都”更有创意,说她在河边让“龙”给吓了一下就怀孕了,生了“尧”,是未来的公司继任者(一会我们会讲到),四老婆“常仪”在帝喾90多岁高龄的时候生了“挚”(这把子年龄生孩子,绿帽子怕是铁定带实了),挚继承了喾的位子,九年后让给了尧。

  从现在的眼光看,这个时候的华夏公司尽管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古代化”股份集团公司(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公司内部管理比较松散,旗下的各中小企业各自为战,亟待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予以整合。

  直到“大禹”的出现,这一状况才有了彻底的改变。

  从简历上看,大禹是从华夏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一步登上董事长宝座的,据公司元老们爆料,他的仕途源自于“治水门”。

  这事说来话长,我们先拐个弯,说说“第三代领导集体”。

  帝喾之后,第三代领导集体“尧”、“舜”先后接任董事长,论业绩,比前几任好不到哪去,但在品德上却是口碑极佳,都是“人民的好天子”,后来有诗人为他们写过一首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更为后人称颂的是他们开创了“禅让”制度。

  啥叫“禅让”?其实就是没等现任领导死了就把位置让给下一任,不管让给的是儿子、孙子还是什么人,都叫禅让。

  这个制度听上去没什么可称颂的啊,现在哪个国家领导人不是这样?怎么不说布什“禅让”给了奥巴马呢?这主要是因为国情不同嘛,在华夏很长的一段历史上,首长都是终身制的,不死是不会放权的,活着的前领导人把位子让给下一任的,凤毛麟角,秦以后的2000多年总共才8位(其中,唐3人,宋3人,明1人,清1人),这是咱这的国情,跟美国不能比。

  这个制度起于尧,说实在的,这其实是个无奈之举。

  尧继任董事长后的几十年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本人也算勤政廉洁,知荣知耻,整个公司运行平稳、健康,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这让他很是得意。

  一天,他决定去基层搞搞调研,顺便听听基层员工歌功颂德的赞扬,稍微满足一下做领导的虚荣心。

  他没有按公司老总考察基层的惯例做任何的事前安排,只是带了几个随从进行了微服私访。当他走到一个基层单位,看见一帮老头正在打“保龄球”(几块削尖的木块加一个木棒组成,跟现代保龄球基本一样,当时叫“击壤”),玩的正兴高采烈、满头大汗。尧驻足观看,随从们立刻过来拍尧的马屁:“伟大啊,老同志们老有所乐,原始社会新农村建设得有声有色,和谐社会构建的多好啊,都是您尧董事长治理有方啊!”。

  老同志们听见这话,停下来问这群自命不凡的来访者说:“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出,打井自己喝,种地自己吃,自扫门前雪,安静地过自己的日子,干你们×事,尧?谁啊?哪单位的?”说完,撅起胡子继续打球,咣,一个全中。

  听罢老同志的话,尧差点找个地缝钻进去,上车系上安全带,落荒而去。

  这事,让尧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大受打击,原本的一点点成就感荡然无存(这该怪那些下面办事的人,首长来视察,下属怎么也得事先做个安排,选些能说会道的典型示范户,展示一下大好形势,这是下属的本分)。

  其实,尧大可不必羞愧,人们不知道他并不可怕,使群众丰衣足食、嘻嘻而乐却不知道领导的存在,这恰恰是管理者的最高境界!

  他老人家也真是厚道得可爱,他竟然下决心一定要找一个比自己更有才华、更贤德的人把位置让出去。

  他那个“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的傻儿子“丹朱”自然难当大任,教他几年围棋都入不了段,只能另找外人。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一个叫许由的人,“德、能、勤、绩”都很优秀的,是后备干部的最合适人选。于是,尧亲自登门拜访,说“你办事我放心,我把董事长的位子让给你,党和人民需要你啊”。

  要放到现在,天上这么大个馅饼砸咱脑袋上,还不乐抽了啦。可这位许由同志的反映却让咱们这些有“事业心”的俗人大跌眼镜:他不仅掷地有声地一口回绝,而且吓得连夜跑到登封的箕山隐居起来,不敢出来。

  尧不死心,派人找到他,再次求他:“不做董事长,做总经理(九州长官)总行了把”,清高的许由听罢,赶紧捂着耳朵就跑,到河边掬了水洗耳朵,洗一遍不够,再洗一遍,这才自言自语说:“好危险,险些脏了我的耳朵”。

  这时,一个老头正牵着一头牛打河边过,想给牛饮水,看见许由洗耳朵觉得奇怪,就问他:“你一遍一遍洗耳朵,得中耳炎了啦?”

  许由说“尧这厮竟然要把董事长的位子让给我,还说让我当总经理,官场的铜臭味污染了我的耳朵”。

  老头听罢一笑:“算了吧,装什么纯啊,你要是一向就住在荒郊野外,存心不想让人知道你,还会有人找你麻烦吗?你故意在外装作才华横溢的样子,成了明星大碗,现在自命清高地在这洗耳朵,可别把我的小牛嘴巴弄脏了啦!”,说罢,牵着牛到上游给牛饮水去了。

  听这话,许由傻了,这老头比我有才啊!从此,他隐居山中再不见世人,死后就葬在箕山上,那有他的墓,小牛饮水的那条泉还在。

  其实,许由这股淡泊名利的清高劲(他被后世奉为隐士的鼻祖)是大值得怀疑的,或许他根本就知道,职场不是那么好玩的,董事长这个位子实际也是个烫手的山芋,不说别人,单说尧的儿子丹朱以及女婿“舜”早就盯上了这个位置了,他这个外姓旁人怎敢随意搅这个浑水,玩不好,耽误了党国的事业不说,可能小命都不保。

  后来的事实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他也算是个识时务的俊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02:59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我再做点补充。

  在华夏,董事长(皇帝、天子)这份工作其实并不那么让人羡慕,更多时候是不讨人喜欢的苦差事,是个地地道道的高风险行业——不完全统计,华夏公司5000年,大大小小500多个董事长,善终的没几个,杀死的,毒死的,饿死的,甚至被二奶、三奶们活活累死在床上的,窝窝囊囊怎么死的都有。就算平时,也基本没什么自由可言,吃啥、穿啥、几点起床、跟谁睡觉都有祖宗成法规定,而且事事都要被记录在案。家里粉黛如云,也不都是天天恩爱厮守,只能由男保姆(太监)用锦被裹好晚上扛来,第二天凌晨再“打包”扛走,身底下那个女人长什么样子大部分时间都不知道,跟普通野兽没什么两样(原因不是为了图乐,主要目的是传宗接代,做个种猪)。

  单从所谓尊严上讲,这些董事长们也不都是后来人们印象里“金口玉言、高高在上”的。从黄帝到尧舜这个阶段自不必说,董事长充其量就相当于今天的居委会主任,没什么太多的权利,就是起个“收收水电费,有事招呼开会商量商量”这类的作用,秦汉和大唐的时候,董事长(皇帝)虽然成了真正的法人代表,但具体的管理者实质是总经理(宰相),他们之间是“坐而论道”的,就是平起平坐地讨论问题,甚至拍拍打打开玩笑。有时董事长个人想办事还得求下属,说半天好话办不成事也是常有的。例如汉朝有个皇帝的姐夫死了,他想给新寡的姐姐介绍个对象,他看上了为人忠厚的一个中层干部(大臣),把他找来谈话,说:“听说富易交,贵易妻,有这话吧?”,意思是说,人富了可以换换朋友,做了大官,可以换换老婆。大臣说:“我只听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皇上一听人家跟本没有换老婆的意思,就转过头跟在屏风后偷听的姐姐说“老姐,这事办不成了啦”。到了宋的时候,君臣之间讨论问题时改成了皇上坐着,丞相站着,直到明以后,才是皇上坐着,丞相跪着。这姿势的改变表明了地位的改变,是有着漫长的渐进过程的。

  综上所诉,我们还是当个自由自在的老百姓的好,当然最好是衣食无忧,有钱、有朋友,潇洒过一生最好,当官、当老大其实都不是给自己当的,用着你,摇尾乞怜,没用了,狗屎不如,人都有这劣根性!

  咱们再把话题拉回来,再讲禅让的事。

  就在尧意欲让贤之际,一场千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不期而遇——罕见的大洪水席卷全球,巨大的洪峰,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着冲向世界各地,顷刻间地球邨一片汪洋,其中,欧罗巴(欧洲)受灾最重,全区只有“诺亚”一家人依靠汪洋中的一条破船幸免于难(诺亚方舟)。华夏这个地方稍好些,但也导致了城中的几条大河泛滥成灾,大部分房子被淹,灾民无处安身。

  灾情就是命令,华夏公司总部紧急召开了会议,成立了抗洪救灾指挥部,任命“鲧”(读“滚”)担任总指挥。

  然而,还没等把总指挥的宝座捂热乎,鲧就被公司董事会罢免了一切职务,而且被“双规”,治水工程总指挥改由“大禹”继任。

  这一突然的人事变动看上去有点蹊跷,但明眼人却都深谙其中的底细——鲧是尧继许由之后新培养的后备干部,被任命为抗洪总指挥,实质上就意味着将其作为了董事长的内定继承人。而尧的女婿舜已对董事长这个位置垂涎已久,为确保在鲧做出政绩之前强班夺权,舜不仅通过丈母娘的“枕边风”赢得了尧的信任,而且鼓动董事会中的“亲舜派”提出了换届改选提案,并迅速获得了通过,尧离休二线任顾问,将董事长一职“禅让”给舜。

  为除后患并扶植自己的势力,舜上任后,首先就拿他的前竞争对手“鲧”开刀,将鲧连同“三苗”“共工”“獾兜”四人一起,定性为罪大恶极的“四人帮”(史称“四凶”),声称其有篡党夺权之企图,予以彻底粉碎,其中,鲧还被附加了另一个罪名——治水过程中只知道一味的筑坝堵水,导致水患越治越滥,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回真“滚”了),并把自己的亲信大禹(鲧的儿子)扶植到抗洪一线,担任总指挥,契、后稷,伯益任副总指挥,组成公司班子的“第二梯队”。

  不仅如此,大禹还火线入党,被董事会任命为基本建设部部长(官职叫“司徒”,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司土”,专管挖防空洞的官),地位扶摇直上,俨然成了公司的二号人物和“写进章程”的董事长继任者。

  在“治水门”里,这个大禹无意中扮演了一个大义灭亲的角色。

  大禹没有辜负舜的信任,经过相当长时间艰苦卓绝的努力,水患终于被搞定,随着洪水的退去,大禹的人气也全线飘红。

  为庆祝治水成功,公司举行了“抗洪救灾表彰奖励大会”,大禹被授予“抗洪标兵”荣誉称号,颁发“抗洪模范勋章”(黑色“玉圭”)。同时,经公司党委集体研究决定:赐大禹“姒”姓,并提拔为公司总经理,全权负责公司日常管理;授予契为“教育模范”,赐姓“子”,奖励河南封地一块;授予后稷“种地模范”,赐姓“姬”,奖励陕西封地一块;授予伯益“打井英雄”赐姓“嬴”,奖励山东封地一块。(在当时,有个姓可是件惊天动地的事,有了姓和封地,就意味着有了独立开公司的权利和资本,后来姒、子、姬、嬴四大家族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分别开创了“夏、商、周、秦”四个著名公司)

  在大会上,舜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剖析了大禹治水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公司党委、董事会的坚强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及大禹本人卓越的领导才能等等,他发出号召,公司上下要广泛掀起“向大禹同志学习”的热潮,全面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把公司振兴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最后,他动情地总结道:“没有大禹,咱们早就他娘的变成“中华鳖”了”。这是对大禹极高的评价!

  至此,禹在公司的威望达到了顶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03:16 |显示全部楼层
若干年后,在舜的一手操办下,经过了组织考核、民意测评以及对外公示等等一系列组织程序后,大禹正式接任公司董事长,舜担任顾问委员会主任,功德圆满,安享晚年了。

  对于华夏公司历史而言,大禹的上台是个划时代的大事,标志着轩辕开启的“五帝”时代代结束了。

  顺带解释一下,这个“五帝”是专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位董事长的,简称“五懂”,懂字第一个字幕是“D”,五懂就简称“5D”,所以称“五帝”(这是正解哦,呵呵),这个“帝”字原本是专门称呼上天或各路神仙的,出于对五位董事长的敬仰和尊重,后人就把这个字赏给了他们。这样,上天和神仙就没了称呼,怎么办?干脆人们就硬造出来个“皇”字——“王”上加个“自”,还编造了三个无所不能的神仙,称为“三皇”——天皇、地皇、人皇,跟五帝一起并称“三皇五帝”。以后的董事长都不敢称自己是帝,更不敢称自己是皇,只能称“王”(是根据老虎头上的花纹描画出的一个字,有威严的意思)。直到嬴政的时候,把皇、帝两个字都用在了自己头上,表明自己才是“伟大领袖”,被后来的董事长一直沿用2000多年。

  大禹的出现,预示着真正的意义上的“股份集团公司”(国家)即将诞生,在第二章中,我们重点讲述这个过程。

  来,跟我进入第二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06:02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由强及弱、从合到分

(夏、商、西周的模糊历史)

  上一章结束的时候我说过,大禹的上台是个划时代的大事。这其实与他治水之功没太大关系,那只是一块敲门砖,他的贡献全在担任董事长之后——他把一个“合作公司”(部落联盟)带进了“股份集团公司”(国家)的运作模式里,这一点才是革命性的!

  虽然只有几字之差,但公司的性质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禹之前的华夏公司是个松散型的公司,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商会”。只当个“商会会长”不是大禹想要的。

  在一片质疑声中,他开始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公司改造计划:

  他首先从拨乱反正入手,彻底纠正舜执政期间的错误路线,为一大批曾经遭受不白之冤的老干部恢复名誉,特别是被错划成右派的老爸鲧平反昭雪(本来嘛!人家治水没功劳还有苦劳),鲧的骨灰被请进革命烈士陵园,单独建庙陈列,每年享受全公司上下的公祭。

  接着,他根据自己的设想,开始着手建立一套完善的等级制度和确保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强化对员工及各分公司(诸侯)的约束和管理,他授命公司法律部部长“皋陶”(司法制度鼻祖,华夏首位大法官)制定颁布了《员工违规违纪奖惩实施细则》(夏刑)。对严重违反公司章程的员工,剥夺人身自由,实施禁闭(监狱),这种惩罚措施是前所未有的。只是,这个“禁闭室”没有栅栏没有墙,就在地上划个圈,那年头人也老实,让站里头就自觉站里头,判几年就乖乖在里蹲几年,这叫“画地为牢”,看看这个“囚”字就明白了。后来,有聪明一点的人活动心眼往外溜,就放一条狗看管,就有了“犯”字,再后来,一条狗不行,再放一条,就有了“狱”字——两个犬字中间夹一个言论的言字(古人造字很是讲究啊,那时候人们就懂得人最大的不自由莫过于言论的不自由,也说明那个时候狗根本不是什么宠物,实是贵族们凶神恶煞的帮凶)。对杀人放火之类严重违法乱纪行为,则给予更严格的惩处,共分五等:首先是“墨刑”,就是在脸蛋、脑门上刻字(纹身就从这来的);其次是“劓刑”,看字就知道是割鼻子(只留下两个鼻孔眼,搞的大鼻涕满脸横流)。这两样都还较好忍受。接下来是“剕刑”,即砍脚(不死也得做轮椅了);“宫刑”,即男子给阉了,女子幽闭(具体细节不雅就不说了),一般都是针对出了“生活问题”的人;最后是“大辟”,就是死刑,主要是用绳勒死,那时候大多都是石制兵器,砍脑袋比较费劲。

  为进一步进行有效管理,大禹把公司管辖区域划分成了“九州”,每州派“州长”管理(相当于施瓦辛格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同时为公司总部修起了围墙,这可是华夏历史上的创举(“城”这个概念诞生了,就是用土夯成一圈墙,或者挖一圈沟,把自己跟外界隔离开,以起到保护作用,当时叫“封”或“邦”,引申为国家的意思,后来为了避“刘邦”的讳,把“邦”叫做“国”了,现在辽宁的“沟帮子”就这么来的),以后的华夏所有城市都沿袭了这个办法,弄一圈高墙把自己围起来,大到国家,就用长城围起来(这是华夏人保守的最直接体现,其他国家很少这么干)。同时,他还专门建立了一支用来打仗的队伍(军队),这在以前也是没有的(以前都是全民皆兵)。

  接下来是董事长的权利问题,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标志性的。

  为彻底推行“家长式”管理模式(有事集体商议表决的,叫民主管理,也叫平民体制,少数人讨论决策的,叫贵族体制,一个人说了算的,叫家长式管理,也叫君主体制),大禹也是煞费苦心,并采取了分步实施的战略:

  第一步是极力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大搞个人崇拜。出于尊严的需要,禹对排场和各种繁琐的礼仪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投入巨资铸造“九鼎”(就是九口大锅,用来象征他的董事长“饭碗”万年不坏),作为公司最高权力的象征,齐刷刷一溜排列在公司总部大堂(这九只集全公司物力和高科技的传国宝鼎,一直承传了2000年,被历代公司争来抢去,历尽沧桑,直到嬴政时代才把它们全部弄丢)。

  鉴于当时还没有孔老夫子这样的理论工作者帮着忽悠,为树立个人形象,大禹董事长不得不风尘仆仆地上山下乡推销自己——他多次出巡各地,召集各分公司干部会议,反复强调各地思想和行动上保持与中央一致的重要意义,苦口婆心地教育各级干部,要坚持以他为核心的董事会的绝对领导,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努力实现“决策一口出,全公司一盘棋”。

  为达到维护个人权威的目的,采取杀一儆百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防风氏”(一个分公司的老总)成了倒霉蛋,大禹给出的理由是开会他经常迟到。结果这个“以身试法”的家伙的职务被一撸到底,跳楼寻死了,其他人自然再不敢“起屁”,乖乖俯首帖耳。

  第二步是完成他最终的夙愿——实现董事长终身制和世袭制,把位子传到自己儿子“启”的手上(传说这小子属猴,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所以叫“启”),然后子子孙孙世袭罔替。

  这个敏感度极高的原则问题,他自然不能操之过急,需要一个迂回的办法,做出个“禅让”的姿态是必要的。

  他先是提名皋陶(那位在地上乱画圈的法制专家)作为后备干部人选。然而,没过多久,皋陶竟然因病很快就挂了,到底是大禹原本就知道他活不长还是有人害死了他,人们不得而知。

  接着,他做出了两个重要的人事任职决定,一是提拔他曾经的治水助手、皋陶的儿子伯益出任公司副董事长,二是任命自己的儿子启担任总经理。这两个任命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颇有用意:伯益的业绩突出,在群众中有相当的威望,任副董事长是明示他已经成为了未来的接班人,以向公司上下表明他任人唯贤和“禅让”的决心。但是,这个副董事长有名无实,没有参与公司管理的实际权利,任命启做总经理,则实际上既是给了他掌控公司的大权,又给了他历练管理能力、培养自己势力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06:51 |显示全部楼层
“禅让”制度是一种沿袭的不成文制度,大禹正是借这个空子,没有在有生之年把位子让给继任者,而是静观其变,期望百年后,他的儿子启能够羽翼丰满顺利夺位。

  禹任职不到十年就因积劳成疾病倒了,病情迅速恶化,弥留之际,他把儿子召到身边,嘱咐他丧事一定要从简,并嘱咐他要继承自己的革命遗志,努力实现公司的长治久安,促进世界和平,说完就与世长辞了。

  在大禹死后的三年丧期里,伯益进入董事长的试用期,暂时履行公司法人代表的责任。

  伯益做人厚道,当了三年“见习”董事长,忙于抓经营而忽视了培植自己的势力。三年试用期满,当他准备接受董事会考核的时候才发现,董事会中已然形成了足够强大的“保启派”,给他的考评结论竟然是个“不称职”,董事会一致拥戴启出任新一任董事长。

  此时的伯益当然不会自甘到嘴的鸭子飞了,组织亲信发动了政变,囚禁启,并宣布“禹本是意欲将董事长一职禅让与我,启及其同党阴谋篡权,罪不容诛”。

  斗争靠的是实力,势单力薄的伯益还是无法挽回自己的败局——在众多支持者的努力下,政变被成功挫败,启抢下董事长的位子,并将伯益一党进行了彻底清洗。落难的伯益一家人向东、北、西三个方向逃窜,后来大部转移到了陕北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代代不忘家仇,发誓终有一日要夺回应该属于本家族的一切,1000多年后,他的一个后人扫灭了祖先的所有仇人,登上了华夏公司权利的巅峰,这个人就是——嬴政。

  平息伯益事件后,启正式昭告公司上下,公司正式定名为“大夏股份集团公司”(夏朝),董事长一职从此由禅让制改为世袭制。到此,爹死儿继承的家天下体制正式确立!华夏公司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整个夏的历史,大禹和启的故事是个开端,也是整个夏历史最值得记住的一段历史记忆。

  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接任,这位小哥贪玩成性,竟把偌大个公司玩“丢”了——临近的“有穷”公司董事长“后羿”(传说射日的那个大佬)霸占了大夏公司,几十年后,启的孙子“太康”才又把公司夺回来。

  这里需要补记一件小事,后羿的初恋女友嫦娥由于嘴馋,偷吃了男朋友好不容易弄来的长生不老药,害怕被责备,竟然用第二宇宙速度脱离了地球引力,抵达了月球表面,成了华夏探月先驱(他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20世纪美国太空人登陆月球,由于降落到了月球郊区,没能一睹这位美女的芳容,21世纪,华夏人已经做出了计划,准备直达月宫“探亲”。

  书归正传,启之后相继传承了17代,都是父传子、子传孙,夏公司历经了400多年漫长发展历史,期间自然也有很多你死我活的权利争斗,但历任董事长都是坚持以“大禹思想和夏启理论”为指导,坚持“两个凡是”不动摇,业绩乏善可陈,故事平淡如水,再没发生什么改变华夏历史的特殊事件,也没什么可供我们娱乐的作料。

  鉴于此,我把大夏公司大段的历史掐了不讲了,直接讲讲夏的最后一个董事长“夏桀”怎么把个偌大个公司搞倒闭的。

  夏桀是整个华夏历史的第一位亡党亡国的昏君,按史家们讲,他是个追求高消费的“烧钱佬”、“虐待狂”兼“色狼”,凭这些特点,他老人家也可荣膺“华夏十大昏君”之首。

  各位,看下面的故事的时候一定要留意一些细节,因为他的这些行径几百年后被人剽窃了,很多细节几乎原样不动地被复制粘贴了一下。这里我先卖个关子。

  其实“夏桀”不是这位董事长的名字,是他的谥号,谥号是后人给驾崩董事长的一种称呼(活着不能直呼其名,死了更不能),绝大部分都是“太祖、圣祖、高宗,德宗”之类好词儿(都是祖宗的意思),亡国的帝王就没这待遇了,只能享用“纣、哀、殇”之类的晦气词语了。“桀”就是残暴的意思。

  他的本名叫“履癸”,又是个难记的名字,为了讲故事方便,这个名字我们不采用,我们委屈一下他老人家还叫他“夏桀”,因为这个名字著名,也好记。

  书归正传。夏桀他妈是谁,小时候在哪上的幼儿园,启蒙老师叫什么,我一概不知道,因为史书也从来没写,只知道他是史泰龙式的人物,身材魁梧,力大无穷,还是个空手道高手,据说IQ还不低。他能赤手空拳杀死一头雄鹿,跟虎豹搏斗也是赤膊上阵。这把子力气如果上梁山肯定能混个109把交椅,如果参加奥运会也能拿个举重的“金镶玉”,只可惜,用在治理公司上,用处不大,而且恰恰适得其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07:44 |显示全部楼层
有医学家告诉我,雄性荷尔蒙分泌过剩的男人都有暴力倾向,如果是一个单个的个体,夏桀的这种暴力倾向恐怕还不至于闹出什么大事,顶多是经常跟人打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这人要是拥有相当的权利,执掌一个公司、一个国家,可就不得了啦,后果可能就是血流成河,夏桀就“生逢其时”。他上任后就开始大开杀戒,临近的大小公司被他蹂躏得苦不堪言,以致一些小公司不得不拿出金钱和美女向他求饶,而夏桀也恰恰得意这口儿。

  在这种背景下,华夏历史第一狐狸精闪亮登场了,他叫“妹喜”(这里这个“妹”不是妹妹的“妹”,读末尾的“末”)。此女位列史前三大“红颜祸水”头甲第一名,与“妲己亡商”、“褒姒亡周”齐名。

  她有多美呢,我实在是用词匮乏,搜肠刮肚也找不到贴切的词,反正美得一塌糊涂,惊世骇俗,眼下那些不男不女的“超女”怕是比不了。

  造反有理,美丽无罪。妺喜的美丽不是她的错,其实更跟什么亡党亡国搭不上边,但像是商量过一样,所有的史书都把搅黄公司这个屎盔子扣在了这三位可怜的女孩头上,可叹!做女人难,做美女难,做名美女更难啊!(补上一句,有一天我荣幸地梦到了三位美女姐姐,他们的容颜终于被我得见:“妹喜”像张柏芝——娇小可人的风流女,“妲己”像章子怡——风情万种的纯情妹,而“褒姒”嘛,有点像刘晓庆——自信自负的老大娘。)

  少发感慨了!话说张柏芝,不对,是妺喜的到来,让夏桀彻底晕菜了,整日神魂颠倒不能自拔(都是男人,理解万岁吧),并不惜一切代价地博美人一笑:对两人的爱巢进行重新的豪华装修,象牙床、玛瑙浴缸、白玉坐便一应俱全,奢侈至极,二人整日沉湎其中。为满足美女的特殊癖好,夏桀让服务员每天撕扯丝绸,摔碎玉器,用绸裂、玉碎之声(算是比较前卫的音乐了)刺激美女的神经,逗她开心,另外,还花巨资搞了个“酒池、肉林”,专灌各类酒徒,直至把他们喝死,从中取乐。腐败都这么有创意,真是难得!

  如此奢侈糜烂的生活,耗费了大量财力,夏公司财务状况急转直下,经营岌岌可危。眼见董事长这般堕落,终日不理正事,一些中层干部冒死谏言,夏桀不但不听,反而大开杀戒——凡有碍其享乐的一律扣工资、免职甚至“炮烙”整死(这个酷刑是他的首创,就是把人在烧红的铜柱上活活烤熟)。

  老板闹到这份上,公司已成了“半倒体”,只差一只手顺势一推,倒闭的噩运将在劫难逃。

  喜新厌旧是男人的天性,再美的美女,整天泡在一起也会感觉乏味,况且夏桀也压根不是那种专一的好男人(爱情专一兼“气管炎”的隋文帝董事长是华夏历史上的蝎子粑粑——独一份)。没过多久,夏桀又有了新欢,也是小公司进贡的歌舞厅坐台小姐,这次不是一个,是俩人“组团”来的,一个叫“琬”一个叫“琰”,都更加年轻漂亮,而且床上功夫也好生了得。于是,夏桀的娱乐方式照旧,而且花样不断翻新,妺喜一时竟然遭到了冷落。

  一般做二奶的都有这经验,傍领导干部比傍大款要可靠些,因为领导干部都比较好面子,比较怕绯闻败露影响前程,所以一般都会对二奶言听计从,也很少再去包三奶、四奶,而大款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夏桀这个领导干部可偏偏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面对醋性大发的妺喜半句安慰话也没有。

  妺喜妒火中烧,咬牙切齿,决议进行严厉的报复,置这个负心人和他的公司于死地!

  这事我们先放一放,稍后再续,赶紧讲讲即将出场的“商公司”,他就是那只推倒夏公司这个“半倒体”的手,即将要取夏而代之,走上历史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5-6 00:25 , Processed in 0.05606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