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arles

中国历史的另类解读之——《“华夏公司”发迹史》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24:34 |显示全部楼层
大周商会东迁,摇身变成了“东周商会”,我们的“春秋故事”也开场了。
所谓的“春秋”,是因为鲁公司(鲁国)的一本“公司大事记”而得名,这本名为《春秋》的书,孔子拜读过,但绝不是他老人家写的,书里基本没有什么治国、做人的道理,纯属董事长个人的家谱。因为研究历史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合适的名字命名这个时代,所以就借这个书名用一用。
“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一样,是华夏公司历史上黑暗的大混乱时期,夜幕下,争斗和火拼一日没有停息过。
为什么要把一段历史分成两段讲,这里,我有必要费点笔墨简短介绍一下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有什么根本不同,否则,这段历史你会听着很糊涂(你别嫌烦,听了能长学问啊,呵呵)。
我概括地给你做个比喻:春秋的乱,是家族内部的窝里斗,属人民内部矛盾,谁输谁赢都不至于彻底撕破脸;战国的乱,完全不同,是互不相干的黑帮之间的火拼,属敌我矛盾,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打架都往死里打。这是为什么妮?我给你做个解释。
我们知道,大周公司(周朝)是个爹死儿继承的“家天下”,以“宗法制度”维系和管理整个公司,武王分封的各分公司(诸侯)绝大部分也都是他姓姬的亲戚,这个大公司就像一个几代住在一起的大家庭——精明强干的始祖带着几个儿子玩命抢下一块地盘、治下一份大家产,几个儿子平分后成家,围着老爸过起了幸福、和睦的日子,这是“西周”时候的情形,比较安定团结。等到儿子有了儿子,祖孙之间、叔侄之间以及堂兄弟之间渐渐开始疏远,闹矛盾,到了第四、第五代,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之间就会有仇怨、有争夺,拌嘴、打架,甚至上法院打官司就不可避免了,但毕竟还是亲戚,闹的再凶总还得顾及点亲情,留点余地,这就是“春秋”时期的情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大家庭一代一代的往下传,很多分出去的子孙家都败光了,只能沦落到给人家打工的份,原本偌大的家产,全被几个外姓人占了,他们之间打起架来,可就没什么情面好讲了,这就是“战国”时候的情形——所谓“战国七雄”中,除了“燕”(虽然还是姓姬的,但已经跟周老大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远房亲戚了),齐、楚、韩、赵、魏、秦都不是“老姬家”人,谁会理会上面那个姓姬的“周上司”呢,所以火拼起来,一个比一个生猛,谁都不惯着谁,大吃小,小被吃,最后被一家“通吃”——六国被扫灭。
总之,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国家也罢,分而治之是没有出息的,内部竞争就是“手指头卷煎饼——自己吃自己”,没有集权的国家,再大也迟早得散伙完蛋。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到了秦始皇的时候,还是有人不懂,还要闹着搞“分封”,他老人家当然要“坑”了他们,这是后话(其实,那个“苏修帝国主义”也没搞明白这个道理,最后内讧解体了)。
上两章,我讲的都是一个一个大公司总部的故事,其下属的内部很少涉及。而如今不同了,“周老大”被挂起来成了牌位,剩下这帮“小弟”有大有小,东一个西一个,他们的事迹(一大堆成语故事)就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为了让你把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听的清晰点,我力争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述,每段故事再加上一个小标题,以便你碰到让你吐血或者昏厥的段落的时候“跳读”(但最好一字不漏的通读,因为这都是我点灯熬油一字字地玛出来的,辛苦啊,给点面子最好)。
(注)本书有些内容属“少儿不宜”(那些事都是古人干的,不是我编的),您翻阅本书时请确认您已活到了18岁以上,别到时候说我的书“很黄很暴力”。开始写的时候忘了提醒这个问题,现在补上。另外,由于我的古汉语从未及格,词汇匮乏至极,胡乱使用了大量“政治术语”,甚至还点了时下“名人”的名,皆因为我实在不太擅长使用隐讳(靠,搜狗输入法的第一个词竟然是“淫秽”,我差一点就犯错)一些的词语,但我发誓但绝对没有任何政治倾向,也没打算糟践谁,目的纯属娱乐,所以请勿扣帽子,这个问题动笔的时候也忘了声明,现在一并补上。
废话少说,现在我们继续讲故事。
● 第一个向“周老大”拍砖的人——春秋“准霸主”郑庄公
话说大周商会跑到洛阳重打鼓另开张后,新一届董事会收拾起心情,重新投入到了全新的公司治理之中。但好景不长,就在东周商会信心满满,渴望重现往日荣光的时候,背后横空飞来一箭,射穿了东周商会这只小鸡的翅膀,不仅弄了一地鸡毛,而且让小鸡奄奄一息,成了秋后的蚂蚱——蹦达不起来了。
这一箭谁射的呢?不是别人,就是东周商会的至亲,新分号“郑公司”(郑国)老板“郑庄公”。
郑庄公何许人也?为了说明白,咱还得把镜头倒回去。
前文我们说过,周幽王被“基地组织”(犬戎)围攻的时候,绝大部分被“狼来了”游戏戏耍的诸侯都没来相救,只有一个叫“郑桓公”不远百里来到周幽王身边。此时已成了孤家寡人的周幽王看到身边还有这样一位“忠肝义胆”的老叔,大为感动,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这帮忘恩负义的家伙不是没来就是跑了,唯独你还陪在寡人身边,你真是公司的栋梁,寡人的知音啊!”,此时早已面色铁青、两腿发软的郑桓公颤颤巍巍地回答说:“首长,我是来看热闹的,想跑来着,腿软动不了啦,人家开派对要钱,你开派对要命啊!”。
周幽王一听这话,差点从城门楼上一头载下去。
就这样,腿脚不听使唤的郑桓公跟周幽王一起喋血骊山脚下,英勇就义了(俗话说,看热闹的不怕事大,那也得躲远点看啊,免得绷一身血,凑太近,难免让人给拍了冤死)。
这个“郑桓公”(姬友)不是外人,就是周幽王的亲老叔,身兼大周商会秘书长(司徒)、“郑公司”董事长(郑国国君)两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25:37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郑公司跟其他诸侯相比,算是小字辈,周宣王时候才捞到地盘,并获得营业执照开张,首任董事长就是周宣王的弟弟“姬友”(郑桓公),不过那时候他的爵位还很低——郑公司只是个三等公司,董事长是处级干部(伯爵),郑桓公也叫“郑伯友”。周幽王继任后,提了这位叔叔的职,提升为部级(公爵),兼任东周商会秘书长,这是个肥缺。
郑老爷子不幸因公殉职的噩耗传来,郑公司上下无不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人们用各种方式沉痛哀悼生命戛然而止的这位公司掌门人。
大儿子“撅突”(叫“厥突”,跟“突厥”没什么瓜葛)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了公司老总的位子,是为“郑武公”。鉴于郑老爷子的英勇事迹感天动地(当然,除了周幽王那个死鬼,没人知道郑桓公是去看热闹的),东周商会党委决定,追认郑老爷子为革命烈士,烈士家属郑武公继承老爸的一切职务,享受部级待遇不变,并从东周商会本部宅基地中分出一块地盘,奖赏给郑公司用于建设新的总部大楼(新郑)。
郑武公继任后,公司业务开始大肆扩张,业务订单成倍增长,并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先后兼并了周边数家中小公司(郑武公也成了轰轰烈烈的春秋“窝里斗”的始作俑者),郑公司迅速崛起为东周商会辖内首屈一指的大公司(难怪这位老板叫“厥突”)。
英明神武的郑武公死后,他那个“费劲巴拉”出生的大儿子“寤生”继任董事长,就是赫赫有名的春秋小霸主“郑庄公”(因为他没有后来的“五霸”那么霸道,所以只能叫“小霸”)。
为什么说郑庄公是“费劲巴拉”出生的呢?恐怕都因为这个名字惹的祸:“寤生”就是难产,所以外人解释说这小孩是非正常出生,各种说法都有,一说是老妈睡觉的时候把他生出来了,一说是这小孩是躺着出生的。我查了一下辞海,这个“寤”字读“悟”,大体就是睡觉的意思。说妈妈睡觉的时候生了他,这一点打死我也不信,人睡觉尿炕我信,但是睡眠期间生孩子可就太夸张了,难道那么疼都疼不醒吗?说躺着出生也不对,有哪个婴儿是站着溜达出来的妮?所以我分析,要么是“郑小霸”在娘胎里发育过度,长到了10斤开外,属特大号婴儿,导致老妈难产;要么就是老妈头一胎生孩子没经验,把孩子生反了——脚在先、头在后的倒产(有点像人洗澡时候先用脚丫子在浴缸里试水温)。总之,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妈妈就感觉非常不吉利,所以给他取了这个不怎么雅的名字,类似于“狗蛋儿”这路名字,并对他厌恶有加。
书归正传,话说郑狗蛋继任董事长后,还没等把位子坐稳,麻烦就来了——家里后院起火了。起来闹事的不是别人,就是郑庄公一奶同胞的亲弟弟,幕后指使人是哥俩共同的老妈“姜氏”。
东北有句俗话“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这个带头闹事的郑老二不仅出生的时候比他哥哥顺溜,而且性格乖巧,聪明伶俐,打小就深得老妈的宠爱,同样的事情,郑老二干了就没事,郑老大心存侥幸做了,就会被老妈海扁一顿。这样的童年经历造就了哥俩打小的隔阂,也促成了两人各自不同的叛逆心理。
如今,郑老大做了公司头把交椅,更是让姜氏和郑老二心如猫挠,合起伙来要把老大从位子上赶下来。
眼见郑老二在公司内外上蹿下跳,蠢蠢欲动,郑老大反倒不闻不问,佯装不知,任其气焰肆意嚣张。暗地里,却拉拢公司元老和要害部门负责人制定了对付郑老二的计划。有不解细情的人还问“郑老二要密谋窜党夺权,你怎么不趁着他还没惹出大乱子,赶紧批评教育教育呢?”,郑老大说“让他蹦达吧,别看这小子今天蹦得欢,小心日后拉清单,多行不义必自毙,我早有准备,等着瞧吧”(“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成语就从这来的)。那人说“欲擒故纵?你这不是玩他吗?”,郑老大说“我的目的不是玩他,是玩死他”。
这个欲擒故纵的计谋果然够狠,郑老二闹腾得众叛亲离,在公司越来越孤立,没等发飙,事情就已经尽人皆知,阴谋彻底败露。无奈下,郑老二乘坐御用“三叉戟”(四轮大马车,因车上有三名扛戟武士而得名)仓惶出逃,企图越境另立山头。有人闻听消息,慌忙向郑董事长报告,郑老大长叹一声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还说“让他手脚并用滚一边去吧,思想有多远,就滚多远”。但是,三叉戟不幸路上“意外”翻车,郑老二折戟沉沙,客死荒野(有消息灵通人士爆料,这起交通“事故”是有人故意为之,并非意外)。
姜氏见自己一手导演的这幕同室操戈的闹剧落得这般下场,悔恨交加,无颜再见自己的大儿子,索性躲到了郊区“颖村”去了,郑老大震怒之下也发出毒誓“我们母子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然而,没过多久,郑老大开始后悔这样对待他的母亲,毕竟母子连心,但毒誓已发,是万不能收回的(那时候的人对誓言极度认真,信用等级都是AAAAA级)。这时,感动东周人物“颖考叔”出现了,他一手导演了“黄泉见母”的著名故事:
“颖考叔”是“颖村”村委会主任,是个以孝出名的好人。他看到这个外来的老太太身边无儿无女,整日独自一人灯下落泪,甚是同情,问明了缘由,答应一定想办法促成母子团圆。一天,他背着山货进城来到了郑公司董事长办公室。
郑庄公看见这位村干部模样的老头先是一愣,然后问:“你是上访的?信访接待室在一楼”。
颖考叔说:“不是,我是代表村民来感谢你资助了我们村失学儿童的,带两只野味给董事长尝尝。”
郑庄公面露笑容,让村干部上座,客气地说:“作为国家干部,这是我作应该做的,乡亲们太客气了”。
然后,他指了指那两只奇怪的大鸟问:“那是什么鸟?”
颖考叔说:“这叫夜猫子,这东西不是个东西,小时候吃老妈叼来的肉长大,长大了不知报恩,反要啄老妈,是个不知孝、没良心的畜生,拿来给您水煮吃”(很好的启发性思维)
郑庄公听罢,沉默不语,若有所思,随后吩咐下属订酒店招待颖考叔。
酒桌上,郑庄公不停地给颖考叔夹菜——海参、鲍鱼、鱼翅、鹿肉。。。。
颖考叔一口不动,说:“这些东西能不能打包啊?”
郑庄公问:“为什么啊?”
颖考说:“我老娘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如今已年过八十,还从没吃过这些好吃的,请让我打包带回去给老娘吃”
郑庄公听罢,长叹一声道:“你有母亲带肉回去给她吃,我却没有这个机会了!”
颖考叔问:“为什么呢?”
郑庄公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说自己不该如此对待母亲,又不能违背誓言,正在左右为难。
颖考叔笑着说:“这有什么难呢,我有办法让你们母子相见。离此不远,有一个地方叫黄城,您可以从你的公司挖一个地道,深挖一直到涌出泉水,直通黄城,你们母子在黄城下、泉水间相见,就算是‘黄泉’见面了。这样,既没有违背了你的誓言,又见到了你的母亲,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郑庄公点头称是,于是,第二天他找来大批河南民工谈好了价,开始挖地道。河南民工果然能干,不几日,一条长长的地道便告竣工,并顺利通过工程验收,达到国家级地下隧道标准。
到了约定见面的日子,在颖考叔的引领下,姜氏包了一辆豪华“驴的”由颖村出发赶赴新竣工的隧道与儿子见面。
一路上,过去的一幕幕场景在姜氏的脑海中不停地闪现,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位好母亲,处处算计自己的亲儿子,并与他为敌,实为不慈,自觉羞愧难当,不由悲从中来,抽泣起来,越想越惭愧,眼泪不住地往下掉,最后不能自抑,索性坐在地上大哭起来,任由泪水流成小河。眼见天色不早,还要赶路,在颖考叔的劝说下,姜氏擦干泪水骑上小毛驴继续赶赴“黄泉”。走着走着,又想起了惨死的二儿子,如果不是自己让他们兄弟二人自相残杀,自己也不会落得这般下场,大儿子也不会不认自己这个母亲,真是自做孽啊!幸好大儿子仁厚,不计前嫌,不然的话自己将永远没有悔过的机会了,只能在煎熬中度过余生。想到这些,姜氏心中象打翻的五味瓶,悲喜交加,又嚎啕大哭起来,比前一次哭声更大,毛驴都被吓的不走了,泪水象决堤洪水般汹涌。颖考叔随身带的面巾纸全都用光,也没能把眼泪擦干,就这样哭了一个多小时,姜氏才又重新启程。这里距离黄城已经不远了,又走了大约半小时,黄城已在眼前了,郑庄公已早早迎在“黄泉”路口,母子相见,四眼相对,泪如雨下,郑妈妈含泪唱起了那首动人的歌——《是不是因为我不够温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26:33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打小没得到我给你的温柔
你只有独自划那一叶小舟
我从来就没有紧握你冰凉的小手
我知道你的泪在心中淌流
抬起头又见那破山头
心中又荡起了一抹忧愁
想问问兄弟相残的时候
你那时候心情是否比我更难受

是不是因为我不够温柔
你才对小弟动手
是不是因为我不够温柔
你才打算发誓永不回头
是不是因为我不够温柔
你才会让我远走
是不是因为我不够温柔
你才忍心任我独自泪流。

郑庄公也含泪也唱了一曲,表述心声——《我想有个妈(我想有个家)》:

我想有个妈
一个不需要美丽的妈妈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她
我想有个妈
一个不需要有钱的妈妈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

谁不想有个妈
可是我等于没有啊
脸上流著眼泪
只能自己轻轻擦
我好羡慕他
受伤后可以找妈
而我只能孤单的
孤单的看你娇惯他

虽然我不曾有温暖的家
但是我一样渐渐的长大
只是心中没有爱
就会被惯坏
无法埋怨你
一切只能靠自己
虽然他总是围着你
为何看不见你露出笑脸
总是想着算计我
整天搞暗杀
相同的年纪
不同的心灵
但我,还想有个妈!

唱罢,母子哭着抱在一起,互诉衷肠,前嫌尽释。
(注) 姜氏第一次停下来哭泣的地方,后来人们叫它小哭(后改为呼)沱。姜氏第二次停下痛哭的地方,人们叫它大哭(后改为呼)沱。母子相见的地方自然就是现在的黄城了。这三个令人神伤的地方依然在,都在河南。
好了,这个让人流泪的故事先告一段落。我们收拾一下心情,再说郑老大的小霸业。
郑庄公摆平家里的内务后,继续按照老爸的思路,高歌猛进,不断蚕食周边的大小公司,极力扩军备战,经营自己的地盘,势力已直接威胁到大周商会本部的经营和安全。
眼见身边的诸侯一个个被郑公司收编,身边的这只小猫眼睁睁变成了大老虎,周平王开始坐不住了。
但是,“肾虚”的东周又能有什么办法呢——郑庄公身为英烈遗属、封疆大吏,又居商会高位,势力盘根错节,不能轻易动他,老态龙钟的周平王,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任会长采取措施遏制郑庄公的霸气了。
一年过后,周平王撇下这个烂摊子,收拾收拾去世了,本该即位的儿子“狐”由于伤心过渡,没等接上班就“挂”了(真是个大孝子),会长的位子只能传给平王的孙子“周桓王”继任。
由于辖内各公司(诸侯)长期拖欠会费(贡品),此时的东周商会财物状况已经相当窘迫,新会长居然拿不出钱给爷爷和老爸办个像样的葬礼。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派人去向郑庄公借,此时已经非常“牛叉”的郑庄公一点面子也没给周老大的特使,说:“地主家也有缺粮的时候啊,我们公司也是财务状况堪忧,三角债解不开,银行按揭贷款利息都还没还,要钱是没有了,发个唁电送两个画圈倒是没问题!”。
碰了一鼻子灰的周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买了两个骨灰盒给爷爷和老爸装上,草草下葬了事。
这事,可让周老大大大载了面儿,狠狠地说:“靠,老子还收拾不了他啦?非给这个郑庄公小鞋穿穿不可!”。于是,他连夜召开商会党委扩大会议,免去郑庄公东周商会秘书长一职,永不叙用,即日生效。
这一突然的人事变动,让郑庄公声望大大受损。
郑庄公很快采取了报复措施:时逢四月,他以本国饥荒缺粮为名,雇了联合收割机到东周的“自留地”里(王畿),把成熟的麦子全割了,到了七月,又抢收了周老大的全部稻子。
这一来,本来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东周商会彻底揭不开锅了,堂堂的周桓王也只能天天喝粥,吃不上小米干饭了。
血气方刚的周桓王怎么肯让这个郑老大骑脖颈拉屎,暴跳着要拉弟兄们砍死这老家伙。多亏商会识大体的老干部极力劝阻,才把这事平息下来。
郑庄公在家正观望着事态的发展,做着跟周老大彻底撕破脸的各种准备。然而,东周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好像根本没有在意他这个“犯上”的举动。这反倒让郑庄公心虚起来,思量着:要不要去给领导陪个罪,做个自我批评呢?
恰在这时,手下的“堂主”哭着来报告,郑公司的一家赌场被“宋公司”(宋国)派人给砸了场子了。
郑庄公哪里肯吃这个亏,立即召集部下商讨怎么教训这个敢于挑衅的宋公司。
总经理“祭足”出主意说:“宋可是个大公司,手下的兄弟个个能征善战,不能轻易跟他们动手,不如利用利用东周的剩余价值,去拜见拜见周桓王,给他个面子,以借他的名义,联合其他公司一起干掉宋老大那个狗娘养的”
郑庄公大喜,带人扛着山货来到了洛阳东周商会拜见会长。
这时,周恒王还正为上次被抢了麦子生闷气呢,看见郑庄公站在下面,没好气地说:“你们那今年粮食产量怎么样啊?”郑庄回答:“托会长的鸿福,联产承包调动了奴隶的劳动积极性,产量猛增,亩产超万斤了。”桓王说:“那太好了,来年我自留地的粮食,寡人可以自己留着吃了,不用天天喝粥了”。这话把郑庄公噎得“跟喽、跟喽”地说不出话来。
周桓王连招待饭都没留郑庄公吃,把按常规应该赠送的钱帛也换成了十车小米,还叫人捎话给郑庄公“留着以后备战备荒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26:58 |显示全部楼层
弄的“一脸苞米面”(东北话,很没面子的意思)的郑庄公肠子都悔青了,埋怨“祭足”:“瞧你出的好主意,被周王这么耍我。我要这些小米喂鸡去呀!”
这个狗头军师果然有才,又出了个鬼点子:用花里胡哨的丝绸分盖在十车小米外面,一路大肆张扬说:宋公司长期拖欠东周的会费,周桓王命郑老大组织人马收拾宋公司,还赠送十车丝绸给郑庄公。
有了这样的“舆论导向”,别的事情自然水到渠成:郑老大联合了“鲁公司”(鲁国)、齐公司(齐国)一干人等,明火执仗地杀奔“宋公司”总部。
宋公司董事长“宋殇公”(看这名字,就知道他离死不远了,“殇”又是个倒灶的谥号)吓得面无人色,还好,总经理“孔父嘉”有点脑子,献出个“围郑救宋”的妙计:联合临近的蔡公司(蔡国)卫公司(卫国)抄郑老大的后路,偷袭郑公司。
面对突然到来的三国联军,郑庄公的儿子拼死守城。孔父嘉见久攻不下,便调头往回跑,回去解老家的围,但哪曾想,路过“戴公司”(戴国)地盘时被戴公司人生生截住,死活不肯让路,宋、卫、蔡和戴,四路人马厮打在一起,乱作一团。
那边郑庄公正高歌猛进,一路砸了宋公司的一家洗浴中心和一家超市,砍死不少宋老大的小弟,眼看就要抵达宋公司总部,突然得知老巢被攻击,急忙下令班师,同来的齐、鲁两军司令赶忙跑来问:“郑老大,兄弟们打得正顺手,干嘛撤啊?”
郑庄公不动声色的说:“我们奉商会会长的命令砸宋老大的场子,摆平了他的洗浴中心和超市,已经给宋老大教训了,也别欺人太甚,这两个店铺正好你们俩家平分,算是我代表周老大谢你们的”。
齐、鲁两伙人马也不客气,屁颠屁颠地照单全收。
郑庄公下令就地杀牛宰羊,涮火锅、烤羊排犒劳三军弟兄们,并与齐、鲁两家纳了“投名状”,结下生死同盟,郑庄公做盟主,齐、鲁听从郑老大的号令,遇事相互照应(诸侯结盟开始了)。
那边,孔父嘉带着三国联军仍被戴公司的人堵在那,手蹬脚踹地厮杀,被郑庄公带人回来撞个正着。郑老大见状大喜,“一只羊也是赶,俩羊也是放”,干脆一勺烩了吧——遂借口救援戴公司,打散了三国联军,并带人杀进戴公司总部,占了这个戴公司。倒霉的戴公司老总,被这意外的横祸吓了个半死,带着老婆孩子连夜“跑路”,投奔秦公司(秦国)去了。
可怜的孔父嘉老爷子差点累吐血,接着还得和迎来参战的郑庄公厮杀,结果被杀的大败而逃,带去的弟兄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仗下来,郑庄公大获全胜,不仅狠狠教训了死对头宋老大,而且捞了不少财物,占了不少地盘,还结交了几个生死弟兄,一举多得,收获颇丰
尝到甜头的郑庄公像是染了毒瘾,欲罢不能。接下来又把砍刀指向了“郕公司”( 郕国)和“许公司”(许国)。理由很简单,这两个怕死鬼在郑庄公伐宋的时候,不听招呼,不赞助出兵。
还没等郑老大的大队人马抵达,这两个窝囊废就宣布投降,俯首帖耳地做了郑老大的小弟。
这一仗本没什么可说,但那个感动周国人物“颖考叔”在攻城攻坚战中壮烈牺牲了,也算是损失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29:10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回头再看看那个被打得落荒而逃的“孔父嘉”结果怎样了。

  看着一败涂地的孔父嘉达拉着脑袋回公司那副惨样,可乐坏了一个人。

  这个幸灾乐祸的小人就是宋公司副总经理(太宰)“华都”,他看上了孔父嘉的老婆“魏氏”,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华都老早就琢磨着把孔老爷子的美女老婆弄到手,这次机会终于来了。

  华都指使一伙人在公司上下到处宣扬,宋、郑不和的原因全是孔父嘉背后的挑唆,如今吃了败仗,更是孔父嘉无能所导致,极力煽动员工起来造孔父嘉这个大“卖国贼”的反。不明真相的群众开始起哄闹事,事态迅速扩大,孔父嘉的私宅被包围,一伙别有用心的歹徒在华都的指使下,冲进孔宅,杀死孔父嘉一家老小,并放起了大火,华都派人趁乱抢走了魏氏。

  公司老板宋殇公闻听,派人前来制止,华督一不做二不休,带着还在气头上的人民大军,跑去围了公司总部杀掉了宋殇公(可叹啊!!有哥们说,三流领导尊重群众,二流领导带领群众,一流领导利用群众,所以有位哲学家告诉我们说:群众很可靠,因为群众都是SB)。

  因为老婆或二奶太漂亮而导致公司倒闭的事,前面咱们说了不少,因为媳妇太漂亮而丢了小命,这可是头一例。

  这事逼得我不得不再发点感慨啦:中国有句老话叫“丑妻近地家中宝”,也说“家有三件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现在人还说“男人的理想是——农夫、山泉、有点田”,这一串的“俗话”其实一点都不俗,真真的至理名言啊!娶个花瓶老婆,那叫艳福,不等于幸福。男人娶老婆重要的是要做到“三心”——“自己看着顺心,别人看了恶心,搁在家里放心”,这是讨老婆的最高境界(一般人我还不告诉),把个“恐龙”老婆娶回家有什么不好?至少“戴绿帽子”的概率大大降低,也不至于因为有人惦记而惹祸上身。诸葛亮的老婆丑,而且奇丑,是个超级恐龙,但却是诸葛亮的贤内助,武大郎的老婆靓,而且风情万种,但这不仅让武大郎丢了小命不说,还让后来的哥们指指点点地糟践了1000多年。漂亮?漂亮有啥用?不过就是五官之间相差几毫米,不同的配置而已。可惜啊可惜,这些道理那年头没人说给孔老爷子听。

  这个孔父嘉不是别人,上一章的时候我讲过,纣王有个哥哥叫微子启,是个实足的小人,搞内讧整垮了纣王的大商公司,回头又跑来向周武王要官,武王把他封到了他的老家河南,创建了今天这个“宋公司”。孔父嘉就是这个微子启的后人,是地道的“殷人”。家破人亡后,孔父嘉唯一的儿子“木金父”被家臣怀抱着逃到了“鲁公司”(鲁国),从此改姓“孔”,著名的孔老夫子,就是他的第六代子孙。这个孔家后来可是飞黄腾达了,子孙繁衍不绝。为纪念先祖,现在他的后人把自家生产的白酒起名就叫“孔府家(孔父嘉)酒”——“喝孔府家酒,做好文章”,广告做得都透着那么有学问啊!

  再回到正题上来。国不可一日无君,宋老板被华督砍死了,公司只能去“郑公司”接回“公派留学”的公子“冯”来接老爸的班,是为“宋庄公”。

  这下又让郑庄公俭了大便宜,在他这当人质(质子)的冯公子继任后,宋公司自然就成了郑公司的小弟,郑庄公不用动枪动炮就解除了这个最大敌手的威胁,而且把他变成了重要的盟友。在郑庄公的倡导下,郑、齐、鲁、宋召开了隆重的高层峰会,正式达成了四国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结成四国同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30:05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东周那边。

  眼见身边的诸侯一个个被郑公司收编,身边的这只小猫眼睁睁变成了大老虎,周桓王终于坐不住了,他联合了“陈”、“卫”、“蔡”三个公司,带领大队人马,携各种重型武器装备气势汹汹杀奔郑公司,誓要灭灭郑老大的嚣张气焰。

  来吧!咱爷们亲戚也不要做了,对着干吧!郑老大自然不是吃硬不吃软的主,毫不畏惧,亲自率众迎击“政府军”。

  两军交会于“葛”,郑庄公带着兄弟们摆出了“鱼丽”之阵型(说白了就是步兵围着战车的配置,虽然还比较简单,不过这可是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战斗队形,跟后来端着枪跟在坦克屁股后面的“国军”差不多)。

  “同志们,冲啊!”随着郑庄公、周桓王两边分别一声呐喊,两军高举长戈大戟开始接火,冲锋场面蔚为壮观(国产大片的绝好素材)。

  哪料到,周桓公带来的却是一帮乌合之众,一击即溃:出工不出力的陈军首先哗变,被郑军缴械,蔡、卫两军也陷于总崩溃,败下阵来,只有周军坚持作战,但也腹背受敌,难以支撑。“联军”一时间军心大乱,开始全线败退。

  郑国的战将“祝聃”率兵追杀,看到前边的一辆车上载着桓王。祝将军弯弓搭箭,瞄准周王,嗖!一箭射出,正中桓王左肩。祝聃顿时大喜,正要驱车追赶,却听到郑庄公鸣金收兵,只得返回。到了营地,祝聃满脸迷惑地问郑庄公:“周桓王被我射中,我正要生擒他,老大怎么下令收兵了?”郑庄公答道:“蠢才!我们今天应战也是迫不得已啊。那恒王兵败中箭,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厉害,以后再不能不小看视我们了。再说,真要把周桓王抓来,我们又怎么处置他呢?就是射他一箭也不妥当,弑主杀君的罪过咱们可担待不起!

  随后,郑老大派人带了礼物赶赴周桓王营地“慰问”,算是给堂堂商会会长一个面子,让他也好下台。

  但是,“长葛之战”这一箭可非同小可,不仅射进了周桓王的躯体里,也射穿了那层薄薄的窗户纸——东周与诸侯之间旧有的那种君臣关系真正的名存实亡了,周老大仅存的一点颜面彻底扫地,再没了发号施令的底气和资本。到此,我们的故事中,就再难见到东周商会的影子了,尽管,她还一代传一代地延续了几百年,但是,已经微不足道,连个三流公司都算不上了。

  郑公司的小霸业持续了不长时间,郑庄公死后,郑公司的经营业绩迅速下滑,“小同盟”也很快土崩瓦解。

  我们得承认,春秋初期,郑庄公算是个风云人物——郑公司是个新兴公司,经营实力一般般,至少不能和晋、齐这样的大公司相比,但“小块头有大智慧”,能闹腾出这么多事情,郑庄公的能力应该不容置疑,为后来的春秋五霸起了个“开路先锋”的作用,也算是“小人物开创了大场面”。

  (注)今天,他的老家荥阳在市区入口建造了郑氏三公(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像,这尊高28.1米的紫铜雕像是荥阳的标志之一。

  郑庄公之后,华夏大地重新陷入一片混乱,公司间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有了分歧,连个调停、说理的地方都没有了,华夏地区亟待构建一种全新的公司间协调竞争机制。

  这种背景下,华夏地区犹如一个病痛缠身的母亲,艰难地分娩出了畸形五胞胎——“春秋五霸”。

  为了让你听得明白,在这“五胞胎”出场前,我提前介绍一下他们的大致来龙去脉先,各位听好。

  前面讲过,大周公司初创时候,武王把抢来的地盘分给了70多个亲属和打手,后来周成王以及之后的历代大周商会会长,又相继分封并批准开业了更多的分公司,总共不下几百个。这些公司经过多年不断的兼并、重组,到了春秋初年,大小分公司还有170多个,这些公司按经营规模大体可以分为五类:

  A+类:大型公司,有齐、晋、楚、秦等少数几家。

  A-类:准大型公司,有宋、鲁、郑、吴等,为数也不多。

  B类:中型公司,有卫、燕、陈、曹、蔡、越等,数量稍多。

  C类:小型公司,数目众多,由于规模过小,都不值一提。

  D类:微型公司,到底是多是少我也不知道,有的可能就是“皮包公司”,默默无闻,有的偶尔在史书上露一小脸,有的只有考古挖掘的时候,不小心才把他们挖出来,比如那个“曾侯乙”所在的“曾公司”。

  (注)有人会问,战国时候叱诧风云的“赵”“韩”“魏”都哪去了?其实,这时候他们还在娘胎里转筋,没出生呢,这个以后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30:46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春秋时期各公司间都像黑社会一样火拼争斗不断,所以我们姑且把这五类公司叫做——“黑五类”。这五类公司,是我按照春秋初期的华夏整体经营形势,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后,予以评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公司股票市值的涨涨跌跌,有的“晋档升级”了,有的“降级”了,有的干脆就歇菜、死翘翘了,比如那个超大的“晋公司”,辉煌很久后,经过一个“黑色星期五”就崩盘了(他的故事,我后面都要详细讲述,这里先点名批评一下)。

  这数目众多的大小公司,除了楚、吴、越等少数几个未“入会”的公司外(这个问题我们稍后介绍),其他公司名义上都归“东周商会”管辖(东周商会本身也有自营业务,但规模很小,按公司划类,只能把他划到C类)。

  东周商会失去了管理协调职能后,公司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什么样子呢?这里我做个介绍先:

  为数众多的小公司、微型公司就像一群肥羊,被数量不多的几只饿狼包围着,狼爱上羊,都很疯狂,小公司面临着三条路选择:一是跟着大公司混,也就是“加盟”,成为人家的“控股子公司”,甘做大肥羊,这样即使不死,也要被蹭一层皮,永远受制于人。二是小公司间牢牢抱成团,组成“关联企业”,跟大公司对着干,具体表现在加强合作,而不是对抗或是背后捅刀子,这样或许可以改善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确保不被兼并。三是保持自立,不与其他公司结盟,自己独立自主经营。不过,做到这一点很难,总要面临两头挨打的风险,混不好,会死的很惨。

  而大公司的目标是力争自己做“盟主”,当吃羊的“狼”,吃掉中小公司,或者让中小公司成为他们的“关联企业”,这样才能做大做强自己,与其他的A类公司相抗衡。

  这个“盟主”当时叫“霸主”,“霸”又写作“伯”,就是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跟战国时候不同,春秋时代这些大中型公司的野心家们,并没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只是希望建立“霸权”,成为一个霸主。

  霸主行使本该由东周商会行使的权利,享受本该东周商会享受的义务——联盟内部公司间的分歧,由盟主裁定处理;“控股小公司”每年定期向盟主上缴利润,缴纳“保护费”(纳贡);本联盟受到外部攻击,由盟主号令各关联企业共同出兵抵御。

  联盟内部尽管有共同签署的文字协议,但霸主的获得与维持,主要依靠武力,职位不能世袭,武力衰弱时,霸权转移,霸主资格自行消失。

  春秋这200多年里,一共出现过五个霸主,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越王勾践,期间,宋襄公、吴王阖闾也曾称霸一方,但时间短,影响小,“五霸”里面没有他们的位置。

  注意,这五霸,都不是统治全华夏的霸主,只是在不同的时间,称霸一方的霸主,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他们先后出场的顺序:

  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称霸时间大约40年,势力主要在北方。

  齐桓公死后,“齐公司”内讧,力量削弱,“楚公司”乘机发展势力,开始“称王”(他不是称霸,这个我稍后解释),“楚公司”称王时间达110多年,势力主要在南方。

  “楚公司”称王期间,“宋公司”的“宋襄公”以抵制楚人北侵为号召,企图充当中原的霸主,但无论从公司实力和业绩看,宋襄公都够不上称霸。

  正当“楚公司”北进中原的时候,西部的“晋公司”发展起来,“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晋公司”称霸时间也长达160年,与“楚公司”长期对峙。

  “晋文公”死后,西部的“秦公司”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公司”所阻,转而向西,兼并了一些“海外”小公司(西戎),“秦穆公”在西部称霸,时间只维持短短30年。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越公司”董事长“勾践”卧薪尝胆,兼并“吴公司”,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31:16 |显示全部楼层
 (注)据官方统计,春秋200多年时间里,有36个董事长被杀,52个公司倒闭破产,公司间大小殴斗火拼480多起,公司间高层峰会(会盟)召开450多次。

  如果看了上面的介绍还感觉糊涂的话,我再给你做个比喻:春秋时期的华夏各公司的关系,堪比如今的世界格局,具体如下:

  “东周商会”——“联合国”:大事管不了,小事总想管,靠会费养活。周王相当于联合国秘书长,不过,不是“轮流坐庄”,而是世袭。

  以下的“五霸”,相当于“五大常任理事国”。

  “齐公司”——“英国”,称霸最早,但爬得高,摔得也狠,实力下滑很猛,但还放不下大国架子。

  “晋公司”——“苏联”,曾经庞大无比,雄踞北方,拉出大帮小弟单干一套,长期与另一个老大对抗,终因内讧不幸解体。

  “楚公司”——“美国”,在蛮荒之地崛起,经营实力超强,长期称霸,但生性好斗,爱管闲事,树敌太多,终有末路之时。

  “秦公司”——“中国”,尽管长期被冷落,但通过彻底变法,经营实力提升迅猛,且公司员工勤恳务实,在雄才大略的董事长带领下,一扫诸强,统一华夏。

  “吴公司”——“法国”,短暂的繁荣,虽称霸一方,但终不能成为主流。

  好了,我们现在继续展开我们的故事,就从第一个称霸的“齐公司”讲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31:44 |显示全部楼层
●同性恋、自闭症、恋妹情结包围下的春秋第一霸——“齐桓公”

  怎么?雄才大略的齐桓公是同性恋、自闭症,还兼恋妹情结?不,不是说他,不过,这些人就围绕在他的身边,都是他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这个稍后我们介绍。我们先看看这个“大齐公司”的基本情况。

  武王伐纣的时候,身为高级军事顾问的姜子牙立了奇功。可能是周武王看姜子牙这老头实在是个垂钓发烧友(这老头专门用直钩垂钓精神失常的小鱼),干脆给他一块靠海的地盘做封地,并授予他代周讨伐不听话诸侯的特权。封地就在今天山东的北部,南边以泰山为界,与周公旦的鲁公司(鲁国)做邻居。

  当已经90多岁高龄的姜子牙扛着鱼竿,兴高采烈地来到封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让周老大给“忽悠”了,哪有什么海啊——东边靠海的那一大片地儿被一大群生猛的“莱夷人”站着。这些地痞一见来了外人,不仅不列队欢迎,还毫不客气地杀将过来,给姜老爷子一家人来了个迎头痛击。

  被打得满脑袋大包的姜子牙率众只好龟缩在临淄一带,开起了“齐公司”,经营可怜的一小块地盘——世外桃源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注)这个“莱夷人”可是个神秘部族,据现代科学家考证,这些人其实是“高加索”地区(俄罗斯近东地区)移民过来的大个子白种人,很早很早就在胶东半岛渔猎,所以华夏人一直以来都不敢靠近东边大海(中华文明是自西向东发展的,不是起源于海洋)。后来被华夏人征服后,他们有的远遁出海不知去向,有的被华夏人同化,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身材最高的就是山东人,特别是胶东人,他们面颊都很宽大,俗称“山东大汉”,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骨子里有白种人血统的缘故。

  意料之外的打击没有摧垮姜老爷子的意志,他带领儿孙们在不断与莱夷人斗争的同时,悉心经营着自己的公司,凭借他超凡的管理能力,齐公司很快步入经营正轨,业绩增长很快。为了实现自己的志愿,他老人家“向天再借50年”,一直活到了周康王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撒手人寰,享年已经快150岁了,把吉尼斯世界记录破了个唏哩哗啦(此中的细情恐怕有诈,姜老爷子一定报了假户口,为了应聘的需要虚报了年龄,而且虚岁虚了好几十)。因此,姜子牙也被人称为姜太公,尊为能祛百病的神,即所谓“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为扫除莱夷人这个后患,实现天天能钓鱼的夙愿,姜子牙的后人们前仆后继,经过长达几百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莱夷人彻底打跑,齐公司的地盘整整扩大了一倍,成了真正的“海国”,而且经营实力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了东方第一大公司。

  齐公司经过一代一代的相传,日子越过越滋润,到了“齐襄公”的时候,开始整出故事来了,而且故事多的“不用划拉够一车”。

  齐襄公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先调出他的人事档案看看:

  姓名:姜诸儿

  性别:男

  家庭出身:贵族大地主

  现任职务:大齐公司董事长

  健康状况:自闭症,厌食症,强迫症,后期是精神分裂症

  体毛特征:身高158CM,体重43公斤(是个浓缩的精华),五官基本不对称

  血性:MM型(恋妹情结的可疑血型,血液里流的是MM的血)

  主要社会关系:

  父亲:齐僖公禄父,前大齐公司董事长

  弟弟:1、公派赴莒国留学的公子小白,2、公派赴鲁国留学的公子纠,3、在齐公司任职的公子彭生

  姐妹:1、宣姜,远嫁卫公司,2、文姜,远嫁鲁公司

  情人:文姜

  专业技能:无

  其他特长:无

  业余爱好:打猎

  优点:自闭,自认为沉默是金

  缺点:自闭,喜欢自我为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3-1 15:32:24 |显示全部楼层
决定人命运的往往不是自己,是什么?老话说的对——“一命二运三风水”。姜氏家族也许到了他这辈,风水轮流转到了倒霉这一档上了,他生下来就是个命运多舛的倒霉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发生了一连串让人瞠目结舌的的故事,如果不是篇幅的限制,他和他身边人的故事,我完全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给你听。

  他的两个同父异母妹妹也许是拥有莱夷人(白人啊)血统的缘故,都生得长发碧眼,亭亭玉立,美若天仙。怎么形容呢,为了让你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不堆砌词语去描述,只把她俩比作两个人——大妹妹“宣姜”象“库尔尼科娃”,小妹妹“文姜”象年轻的“戴安娜王妃”。

  由于两姐妹具有高贵的贵族血统和无与伦比的美丽外表,成了各公司太子们的梦中情人和疯狂追逐的目标。

  可惜,连她们的真实姓名我们都不知道,她们姓“姜”,宣姜因为老公是“卫宣公”,所以叫宣姜,文姜是因为她很有文采,人们才叫她文姜,她俩的故事被《诗经》收录了不少(诗经是那时候最八卦的街头小报,作者都是当时著名的“娱记”,小道消息都来自狗仔队)。

  美丽没有给这对“姐妹花”带来半点幸福,相反,倒引起了一轮一轮的杀戮。

  先是姐姐宣姜的故事——上错花轿嫁错郎:

  年方15岁的宣姜正是情窦初开,如鲜花般绽放的年纪。她该出嫁了,前来求婚的人踏破了门槛。这年夏天,“卫公司”董事长“卫宣公”到齐公司替他的儿子来求婚了。

  卫宣公年轻的时候就是个浪荡公子,勾引老爸的二姨太,并私通成奸,二姨太不幸“中奖”怀孕了,哭哭啼啼地说:“你说你,想要搞,偏偏不带安全套,现在好,怀孕了,生下孩子你要不要。。。。。”,“用心良苦”的卫少爷听后差点晕过去,这种给老爸带绿帽子的丑事千万得保密,没办法,只能把生下来的孩子寄养到河南民工家里,并给这孩子起名叫“急子”,意思是急急而来的儿子(其实不该来),等到卫宣公接老爸的班,当上了公司老总,再没人敢议论他的隐私的时候,才把急子接回来,并确立为董事长接班人。

  如今,急子已经长到17岁,其儒雅俊美的外表在各公司间是相当闻名的,象周杰伦一样粉丝如云。宣姜的老爸齐僖公立刻就答应了这桩郎才女貌、十全十美的婚事。

  但是可惜是,这段好姻缘被“媒婆”改变了,这是宣姜命运的第一个转折——

  去求婚的人回来后,立即向卫宣公做了“如实”汇报,说:“宣姜真是倾国倾城的超级美女呀,拥有一副热辣激凸的惹火身材和面若桃花的脸蛋,绝对爆性感,贼好看”(这个使者真是个马屁精,急子啥时候当上董事长还没影儿呐,赶紧溜须现任领导才能升官啊)。这一番话,听得卫宣公这老色鬼神魂荡漾,花心四溅,心想“美女太少,先可领导”吧,儿子再等等,自己纳个偏房吧先。于是,卫老爷子在郊区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乡间别墅,取名“新台”。然后,打发儿子急子去宋公司出差跑业务,借这个机会,卫老爷子赶紧打发迎亲队伍去齐公司接亲。

  宣姜欢天喜地装扮起来,跟着豪华迎亲车队就走了。到了新台,糊里糊涂地和卫宣公这老家伙举行了婚礼。一脸稚气的宣姜妹妹原以为自己嫁给了一个帅哥,进洞房才发现,眼前竟然是个糟老头——本想张开网想捕一条漂亮的大鲤鱼,兜起网却发现里面是个癞蛤蟆,宣姜当时那份糟糕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急子回来后才发现,未婚妻变成了“小妈”,新郎就是自己的老爹,没辙,儿子不能跟老爸争老婆,吃个哑巴亏算了。对于宣姜的老爸齐僖公来说,这消息当然是给这老头气够呛。不过他毕竟是条玩政治的老狐狸,女儿本该嫁给高干子弟,现在直接嫁了高干本人,提前当了“王后”,算是赚了,所以他也就笑纳了这个老女婿。从此,宣姜的人生好比一张被揉皱的白纸,再难以展平了,唉!!好白菜都TMD让猪啃了!!。

  也许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缘故吧,尽管宣姜痛苦不堪,可当时卫公司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没有一个同情她的,都骂她是“淫妇”,都恨她为什么不去死!死了才能保全名节啊!一时间,各种关于她的绯闻满天飞。一个女人,名誉已低到了极点,淫妇、倒霉鬼、傻瓜,窝囊废,自己都是,反而好办了,可以无所牵挂、无所用心地傻笑活着。

  宣姜在岁月中渐渐淡漠了结婚带来的耻辱,不狠下心来装傻也活不下去。她先后生了两个儿子——“寿”和“朔”。寿是个仁义的孩子,很尊敬、崇拜他的大哥急子;朔却完全不一样,是个地道的混账王八羔子。为了得到接班人的位子,这小子瘪犊子经常在老爸面前咬耳朵,说哥哥急子要造反,不除掉他早晚要自取其害。

  这时已是30多岁的宣姜迎来了她命运的又一个转折——

  老不死的卫宣公还真就听信了公子朔的谗言,怀疑大儿子有篡位的野心,动起了杀死曾经的“情敌”——急子的念头。

  此时,恰巧卫公司与齐公司有一个重要订单需要卫公司派人前去洽谈,卫老爷子赶紧派急子前往,私下却派出打手伪装成蒙面大盗,埋伏到中途,吩咐说:“看见悬挂白牛尾巴的船只,就动手,凭牛尾巴领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5-5 22:17 , Processed in 0.04657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