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28|回复: 43

花钱虽小,天上人间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65

积分

贵宾

发表于 2007-4-12 09:47:42 |显示全部楼层
访著名民俗花钱收藏家刘春声

文/本刊记者  卢葳


走向世界的窗口
农历正月初五,在“破五”的鞭炮声中,我如约来到民俗花钱收藏家刘春声先生家,在他的书房里,我们聊起花钱收藏——

记者:最近听说欧洲有个网站开始大量引用您那本《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
刘春声:我也听说了。有两个老资格的俄罗斯收藏家来中国看到我那本儿书,带回去译成英文,在一个英文钱币收藏网站开始引用。因为国外收藏家手里也有一些中国钱币,其中花钱和镂空钱不少,但搞不清楚什么意思,也没有资料,所以就把我那本书的有关内容介绍上去了。

记者:以前印象中老外最喜欢的中国钱币只是近代机制币,因为设计和工艺上跟他们的文化有渊源。
刘春声:其实中国花钱更具备世界的认同感,因为那上面有很多图案,动物、花鸟、人物,就算对中国文化一窍不通的人看了也会觉得挺有意思,第一印象是美。就像西方钱币上往往有人物和动物,有骑马的将士手举盾牌长矛,也有的是君主手持权仗的,咱们可能看不出是谁,背后有什么典故,但你只要看到就会觉得:一是构图美,二是能产生想去了解的欲望。

记者:确实如此,这倒真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了。说起来应该民俗文化最中国,但如果这么看,行用钱反而比民俗钱更加“纯中国”。
刘春声:因为研究行用钱一定得懂中国字和中国历史呀,那上面主要就是年号和计重,先秦钱还有地望,对于外国人实在如读天书。民俗花钱相对来说要明白易懂得多。据我所知,现在国外喜欢中国民俗花钱的人群里,除了专门研究货币文化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研究东方艺术的。

记者:他们把民俗花钱当成艺术品了。
刘春声:对呀。中国的花钱本身就是艺术品,而行用钱至多是具有艺术性,严格来讲不能算艺术品,说它有艺术性还是沾了中国书法的光。其实“花钱”本来也不是花的钱,只是借钱币的形式做为载体,寄托人们的各种精神需要,也有一些有其特殊的实用价值。因为钱在人们的眼中,本身就是吉祥物,古人雅称为吉金的物品中就有孔方。于是就产生了这种以钱币为载体的孕含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艺术品。
   

古人小小的精神安慰

记者:这样一种艺术品,最早是怎么出现的呢?
刘春声:目前还很难有一个四海认同的结论。只能是每个玩儿家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实物证明,花钱最早的发端应在秦汉时期,但我个人认为,大量花钱的出现是作为应了老百姓的一种精神安慰需要求而产生的。

记者:怎么说?
刘春声:我们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国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是长期受到压抑的。对物质的追求,对情欲生活的追求,对精神享受的追求等等,都受到数千年封建主流文化的排斥和抑制。
举个例子,西方在1886年就出版了克拉夫特·埃宾的《性的精神病理》一书。
而中国在不久前的年代还把性视为洪水猛兽。中国古代虽然也有介绍房中术的一类书籍,但不是科普性质,老百姓也很少能看到。正视并科学的研究“性”是从西方肇始的。因此中国人只能靠春宫图、还有花钱中的“风花雪月”等向后代传授性知识。老百姓在解决温饱的同时当然也需要精神的快乐和愉悦,只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一些器物,如瓷器、家具、玉器等器物的装饰图案上。但普通老百姓对瓷器、玉器那种高档的东西消费不起,而小小的花钱却可以。老百姓把想得到又得不到的刻在花钱上,就像雕在架子床上一样,让它们进入自己的生活,能看到摸到,就能得到精神上的安慰。这是花钱能大量产生和存世的基础。
花钱虽小,天上人间,老百姓对于美好的追求和祈盼它都有表现,吾所能者无所不包。举凡天文地理鬼神仙佛祈福吉语婚丧嫁娶风花雪月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文人武将工农学商,哪一种艺术品能含有这么大的信息量?

记者:那么当年设计这些花钱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因为我看到很多花钱上的图案,真是美到极至,而且依稀透露出一种深厚的人文气质,这是那些工匠能设计了的么?
刘春声:你注意到了这一点,你真有才!呵呵。没错,花钱有相当多的品种是文人参与设计的,他们和工匠一起合作。这跟明式家具的产生很类似,那种飘逸、雅致、完美无缺,大多是出自文人的手笔——他们提供样式,工匠去做。匠人把文人的理想实现出来。当然,也有一些匠人本身就已经是大师级的。

记者:花钱高水平的品种不少,都是文人参与设计的吗?
刘春声:有人拿来画稿定做,工匠觉得好,也顺便多做了几个,慢慢就流传开来。一个地方出现受欢迎的品种,各地都来仿铸。不像现在商品一经注册就受到保护。我个人以为,最晚到明清,花钱已经成为一种商品。换言之就是古代很可能有“花钱专卖店”,就像咱们今天卖首饰和护身符一样。

记者:您这个观点倒是很有意思。
刘春声:但是都很难证明,花钱的问题在于,目前出现的数量已经很大了,可缺乏深入的解析。花钱是官民均铸,还是只有官铸?花钱的炉别及地域归属,铸造的年份,具体的用途,表达的意义,等等。我相信我们对花钱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到位,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花钱要想玩儿透,牵扯的古代民俗文化实在太过庞杂,又有地域的差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弄通的。这也是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往深了玩儿,穷追不舍!

好看就有价值

记者:记得您本来是玩儿行用钱的。后来怎么转向花钱了呢?
刘春声:我最早玩儿的是先秦币,因为比较喜欢篆刻,经常借鉴先秦货币上的大篆书法。但后来发现行用钱的领域被开发的差不多了,毕竟等一个新品种出土是需要机遇和运气的。

记者:嗯,于是现在很多人开始玩儿版别?
刘春声:玩古钱一个是品种,品种决定高端与低端;一个是玩版别,玩版别存在的问题是往往太过细,太微观。我对玩版别不敢恭维,如唐宋钱的版别细分是永远分不过来的,其实就是落后工艺的不规范造成的,本身并没太大意思。我想起以前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群研究红学的人揪着曹雪芹的辩子数头发。这恰恰说明行用钱的研究已经卓有成效,再往前走,有一个路在何方的问题。相对来说,花钱有更多有待开发的潜力,处女地谈不上,但生地还很多。所以我从五六年前开始转向这个领域。

记者:不过花钱的市场价位始终还是不敌行用钱,特别是拍卖会上的表现。
刘春声:花钱价格不如行用钱高是事实,但花钱的市场不能通过拍卖会看。目前花钱的成交大部分还是在市场,拍卖会并未形成左右市场的影响力。因为这个门类相对还属于普通艺术品,而一般说来高端艺术品才有进入拍卖会的需求。一两万的押金拍几个小钱,享受不到在下面“抓”的乐趣。

记者:也是,花钱跟书画、瓷器确实不在一个层级。
刘春声:和那些相比,花钱包括行用钱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陈设观赏的价值低,家里来了高朋,看到挂着齐白石的画或者供个雍正官窑什么的,那多有视觉冲击力。你总不能把钱币都挂起来让人家一个一个观赏,小东西还怕看着看着让人家顺了。观赏和展示价值都受限制,自然会影响市场,所以价格偏低,古钱过去归到杂项里,在杂项里还排不到前头。而花钱,玩钱的从前都不屑一顾。《中国花钱》1992年出版时我就买了,到前几年开始关注花钱时才翻开看,放了十年还是崭新的。但也有具前瞻目光的藏家,如我的朋友陆昕先生,下手很早,现在已是花钱圈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记者:不过花钱这几年还是表现出一些上升趋势的。
刘春声:不是一些,是大幅上升。花钱大幅度升温应该是在2004年,当年卖几百元的东西现在要几千元。这几年很多人从其他领域转入花钱,包括一些钱商,就是看到了花钱的升值。他们的进入,也导致市场上求大于供,所以“涨价”也就顺理成章。

记者:涨幅最大的还是名誉品吧?
刘春声:是的。花钱中的孤品、名誉品、神鬼钱、宫钱现在都价格不菲。比如川炉的“四君子”花钱,2004年平均四五百元一枚,四枚一套才2000多;现在一个就得1000多,一套我估计大几千了,还不容易看到。

记者:您刚才说到很多老外喜欢中国花钱,而且手上有一定藏品,现在花钱回流的情况如何?
刘春声: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从国外往回买花钱,比如英国和欧洲的一些拍卖会上。我的朋友方称宇先生在国外时就经常收集到一些很有品味的中国花钱,颇有成就。他还在大英博物馆办过花钱讲座,给老外上课,弘扬中华文明,很了不起。花钱对老外来说,虽然看着好玩儿,但最多是“票友”水平,毕竟不是真懂。其实你看海外艺术品市场成交的中国艺术品,得主大多是华人。花钱由于自身蕴含的本民族传统文化,其市场肯定还在中国本土,叶落归根是必然的事。
随着中国国力不断提升,中国人文明意识不断复苏,中国艺术品游子们“衣锦还乡”是迟早的事,对此我充满信心。
选自《中国收藏》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从四品太中大夫

发表于 2007-4-12 10:16:36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只可惜图片看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店主

发表于 2007-4-12 10:25:26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见解独到,精辟好文: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789

积分

从六品通直郎

发表于 2007-4-12 11:56:40 |显示全部楼层
“花钱专卖店”,刘老师好推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6

积分

店主

发表于 2007-4-13 09:52:33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188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4-13 14:55:48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开门见山 于 2007-4-13 09:52 发表
拜读了。。。。。。

是的!!!!: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222

积分

从七品朝散郎

发表于 2007-4-13 20:12:15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学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

积分

白衣秀士

发表于 2007-4-17 01: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40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4-17 01:17:23 |显示全部楼层
来点实物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45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4-18 11:29:2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3-28 23:57 , Processed in 0.05676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