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8|回复: 2

民国货币的认识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698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4-13 10:41:09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的《国币条例》规定实行十进位的辅币制度。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币计算,均以十进,每圆十分之一称为角,百分之一称为分,千分之一称为厘,公私兑换,均照此率”。关于银辅币,规定铸造总重三钱六分的半圆银币、一钱四分四厘的二角银币、七分二厘的一角银币,成色均为银70%、铜30%。铜辅币则有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铜币。

辛亥革命以后,带有辅币性质的小银币在各省仍继续铸行,但是成色越来越差,广东向以双毫为本位,所铸的“贰毫银币”最多,每年铸数多至两亿枚,少亦两千余万枚,它们与本位银元无固定联系,两者之间的行市随时涨落不定。

另一种带辅币性质的铜元,在辛亥革命以后各省更是纷纷设局开铸,主要是镌有交叉国旗的“开国纪念币”和“中华民国”铜币,面额以当十文者为最多,其次是当二十文的,而五文、二文、一文铜元数量很少。在四川,则更铸行一百文、二百文大铜元,这些铜元,因种类众多,重量、成色各异,因而铜元价格也是因时因地而异,它们的行使范围,不但四川的大铜元只能在四川省内流通,其余各省所铸的当十、当二十铜元也多不能出省使用。

民国时期,“主币”、“辅币”这两个概念在有些阶段是模糊不清的。当时的辅币,既有与银元联系的,也有同铜元联系的,还有实际上与银元、铜元都无固定比价联系的。有中央政权铸行的,也有地方政权铸制的,五花八门,十分混乱。但是从这些复杂的辅币中却可以看出,中国的造币工艺水平比以前明显提高了。不但图案较为精美,而且币材也比以前多样化了,有铜、银两种传统的币材,还有镍、铝和锑三种新币材。

中国出现最早的镍币是德国人在青岛铸行的,始铸行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有一角、五分两种面额(图一),我国自行铸造的镍币大约始于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铸行了袁世凯五分镍币(图二)。此后广东(图三)、云南、山西(图四)、四川分别铸行了地方性镍辅币,民国二十年(1931年)以后,镍币铸得就更多了。1931年,贵州省政府铸行了本地行用的锑辅币(实际在1933年发行),上书“锑币当十字样”(图五)。

自从铜元盛行以后,随着铜元铸行数量的增加,旧制钱便基本被排除在流通之外,只是在云南等一些偏僻地方,旧制钱仍然在铸造使用。

民国初年,云南东川铸行民国通宝小平钱,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六日,官商合办的东川矿业公司在云南东川又铸行“民国通宝”当十铜钱(图六)。自公元前336年“初行钱”铸行秦国半两钱时起,这种天圆地方的货币形制,流通了两千多年之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云南丽江等少数民族地区仍在流通使用。直到人民币占领了云南全省市场之后,才最终退出流通领域。

民国初期,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有中国、中央、交通、通商、兴业、实业、四明、中南等银行发行的l元、5元、10元券,与银圆等值使用,以中国银行纸币流通量最大。

民国24年(1935)11月,国民政府颁布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禁止银圆、铜圆流通。25年,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31年4月,又将原缴纳关税用的海关金本位兑换券(简称关金券)投放市场,以关金券1元抵法币20元的比值与法币同时流通。

民国31年7月起,法币由中央银行独家发行。随着货币贬值,至37年法币最高面额达500万元。37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规定以金圆券1元兑换法币300万元,停止使用法币与关金券。

金圆券初发行时最高面额为10元,每100元可兑换银元50元,或美金25元,或黄金0.5市两。至38年4月,最高面额达100万元,贬值为24万元兑换银圆1元。
这个是随行就市的,不是像现在的壹圆=100分的关系。
而且大洋也要看是什么大洋:本洋、鹰洋、龙洋、大头、小头等等都略有差别。铜板也要看是面值十文的铜板还是二十文的铜板。
大约的行市是1大洋兑换90~120枚二十文的铜板。
大洋即是银元。
清末:

铜钱 流通历史最长。明、清的“制钱”。民国8年(1919),铜钱流通消失。

银两 有元宝、中锭、小锭、碎银4种。银元流通后,仅碎银通行。因使用不便,宣统二年(1910)银两流通停止。

银元 即银圆,又称洋钱、大洋。辅币是银角。清朝末年,开始通行。先后有鹰洋、龙洋、孙洋(小人头)、袁洋(大人头)和船洋。清宣统和民国期间,银元为国币。1935年后,改用法币,禁止银元流通。

铜元 即铜圆,又称铜板。1枚当10文铜钱。改用法币后,曾有铜元分币(1分=3枚铜元)流通。因法币贬值,铜元被销熔。抗日战争前期,铜元已从市场消失。


兑换券 在明洪武和清顺治年间,用纸币“盐钞”缴纳盐税。1921年,流通中国、交通、四明3银行发行的钞票,票面有“兑换券”字样。

法币 1935年10月起,先后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4家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4.6元可买稻谷50千克。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到1948年8月,4.6元只能买稻谷半粒。支付工资,市场交易,以米代币。为挽救经济崩溃,国民政府发行金元券取代法币。

关金券 全称“海关单位兑换券”。因面额大,助长通货膨胀。1945年4月,与法币比价提高为1:25。1948年8月,与法币同时停用。

金元券 1948年8月,金元券取代法币,又以高压手段实行限价,市场物价有过短期稳定。到11月上旬,物价平均每天上涨一倍,以米和黄金取代纸币。1949年4月的谷价比1948年8月上涨2.94万倍。1949年5月,县人民民主政府通令禁止金元券流通。
不同时期,银元的含银量不同,发行的银元大小也不同。兑换的数目自然也不一样。

民国初期闽省市面流通货币共分银元、台伏(捧番)、小洋、铜元、铜钱五种,而财政厅对于各征收局所收银两,先折合台伏,再折合银元,其互相兑换之市价,通用银元一元得换铜钱一千零二十二文,台伏一元得换铜钱一千文,小洋每毫得换铜钱九十六文,铜元每枚得换铜钱八文。

钱庄货币兑换业务,主要有银元换铜钱,1元银元换1000~1300文铜钱,最多时换3300文。银元换银毫,1元银元换10个银角,每角值铜钱100~130文。

兑换比值 清朝两吊铜钱(2000枚)换银1两。但市面有制钱与杂钱、纹银与次银之分,交易时按商业习惯互有“贴水”。铜元进入市场以后,“当制钱十文”的铜元换铜钱10枚,“当制钱二十文”的铜元换铜钱20枚。银元进入市场以后,每元换辅币10角,换“当十”的铜元300枚,但商店兑换价格不一,市场铜元充斥时,每块银元能换到“当十”的铜元320~360枚。民国28年11月,安徽省政府规定每元法币兑换“当十”的铜元200枚,次年改为兑换100枚。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革命根据地群众利益,制定了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收兑比价,并一再延期兑换。1950年,县人民银行挂牌收兑金银,黄金每两(16进位制,每两等于31.25克)95元,白银每两1.25元,袁世凯头像银元每枚1元(以上均已折成新人民币)。
钱即货币,据考证,钱字本作“泉”,取其流行周遍的意思。今日银行业行话把钱讲作“通货”,就是流通货币的意思。本文以上海为主线,介绍旧上海是怎么用钱的。

银两和铜圆

古代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银本位制”国家,白银是货币的本位,白银的货币单位是“两”,作货币时讲作“银两”。白银的价贵,一个男性全劳力的月收入一般在1-2两,在偏远的地区,一亩土地的价格只不过几两,所以银两的日常使用很不方便,如果拿了一块约一两的银子去买东西,日常生活用品仅值几分银钱,于是店家就要把你多付的银子称还给你,一般的情况下,碎银不能称到该还的钱的分量,于是只好用专用的铰刀把碎银铰碎,直到称到该付还的分量为止。今天人们把店家付还客人多付的钱讲作“找”,所找的钱讲作“找头”,据考证就是“铰”的讹读和讹写。

银子价贵,于是同时流通一种辅币——辅助用币,就是铜钱,铜钱通常为圆饼状,中间开方孔,俗呼“孔方兄”,在清道光以前,一两银子一般可兑换1500枚铜圆。铜圆的价贱,但3枚铜圆就可以吃上一顿不错的早餐,10枚铜圆足以混一顿中饭或夜饭,古代千枚铜圆相串称之一“贯”,这个“贯”就是“串头绳”。昆剧传统剧目《十五贯》描写肉商尤葫芦借得本金十五贯,星夜醉归,被赌徒娄阿鼠谋财害命的故事,古代铜钱每斤约75枚,每贯千枚重10余斤,尤葫芦单身携约200斤铜钱星夜醉归,娄阿鼠只身盗约200斤铜钱潜藏,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于是后人对《十五贯》故事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表示极大的怀疑。

白银价贵,使用起来不方便,而铜圆价虽贱,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于是人们习惯把5枚铜圆相串,讲作一“花”,犹如今天的公交车售票员,收进“一角”的角币后就将10枚角币用纸相包,作一元钱的“找头”一样。今天的吴方言把“几多”、“多少”讲作“几花”,就是从古代铜圆的使用方式来的。

墨西哥铸鹰洋

墨西哥合众国建立后,逐步恢复银矿的开采与银元铸造。约1860年后,墨西哥银元开始进入中国,进入上海,被上海人叫作“墨西哥银元”,省称“墨银”或“墨洋”。它的正面图案是一飞鹰抓一蛇,于是又被叫作“鹰洋”,也许“鹰”的笔划太繁了,也被以谐音写作“英洋”,以致后人误以为它是英国铸银元。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白银和银元是上海的通货和贸易结算货币。在习惯上,通常大宗贸易是以银两结算的,如政府的借款,对外订货等,而小额的民间贸易通常以银元结算。既然存在两种不同的而又同时流通的货币,货币就会产生浮动的比价。当市场需要银元时,银元价会上升,反之,则会下降。但是,这种比价一般只限于“厘”(两的百分之一单位)之间浮动,于是银元的行情就被讲作“洋厘”,老上海把行情讲作“洋厘”也是从这里产生的。不过,沪语“钿”与“厘”的发音十分接近,今人已弄不清“洋钿”与“洋厘”之间的差别了。

近代以后,上海日常生活中主要用银元和铜圆。1860年时,一银元约可兑1500枚铜圆。到了1925年,一银元约可兑2400枚铜圆。二者之间比价很大,而其间又没有(或缺少)中间货币,这给生活带来不少不便和麻烦,如当时买一副大饼油条只要6个铜板,如你身上只有一块大洋,也许你就有可能因对方无法找兑而吃不到。于是上海街头随处分散着许许多多的exchange(兑换店,也称“钱庄”),随时可以银元兑铜圆,也可以用铜圆兑换银元,店主为客人提供服务,他也以货币差价赚点微利。1933年出版郁慕侠著《上海鳞爪·兑换铜圆》中讲:各烟纸店除出卖烟纸杂货外,而兑换一项,也是它们的主要营业。且辗转之间所得盈余比较烟纸来得多,故一店生意的盛衰全靠兑换的多寡而定。

西班牙铸本洋

公元1521年墨西哥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统治墨西哥时期,他们利用墨西哥丰富的银矿铸造银币,这种银币先流入欧洲,又通过欧洲对远东的贸易流入南洋,大约在明代后期从南洋流入中国的广东、福建一带。其正面图案是西班牙国王头像,背面是垂双柱的西班牙皇室徽记。广东、福建一带称外国为“番”,称外国人为“鬼子”,于是这种银元进入中国后被叫作“番银”、“鬼头洋”、“双柱洋”等名,清康熙开放海禁后,又大量传入上海,上海人称其为“洋钿”,就是外国钱的意思,今天沪语把钱讲作“洋钿”,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开禁后不久,上海港成为中国近海航运的枢纽和贸易的集散地。开始,商人仍习惯以银两作为贸易结算,但是银子使用也有很大的麻烦,首先就是银子的成色。各地进入上海的白银成色不统一,更有不法商人故意在白银中掺铅再当作纹银流通,所以交割前必须对白银进行鉴定;而洋钿有固定的成色、重量、图案,在没有专门的铸币机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造假,于是上海最大的贸易行——豆业规定一律以银元作为贸易的结算本银,即一律以银元作贸易的结算货币。于是,西班牙洋到上海后又被叫作“本洋”,成为上海贸易的结算货币。当然,银洋使用起来也比银子方便多了,它也成为上海的主要流通货币。

1821年,墨西哥革命推翻了西班牙统治,建立了墨西哥合众国,原来西班牙统治时期的银元也停铸了。清朝,百姓和商家以白银交税,国家有专门的“银炉”将收上来的碎银熔化后铸成50两一锭的“元定”后上交国库,大量的“本洋”被熔化。到了约1850年时,“本洋”的数量急剧减少而成为民间的收藏品,价格也不断上升。按惯例,银元与银两均是称重作价的,一枚银洋实重库平银七钱三分,其即等于七钱三分的纹银。当“本洋”减少后,它的价格上涨,最高时“本洋”价等于自重的二倍,“本洋”已无法作为货币的本位使用,于是就退出了流通。人们又开始使用银两和铜圆了。

纸钞和钞票

银元在使用和携带上比银两方便多了,但是,长途大量携带依然不便和不安全。比如从上海到北京公出或购货须带100元银元,其实重约等于3公斤,如带200元,那就是6公斤。于是西方在华的银行就发行纸质的“兑换券”,如你要携款外出,可以到银行换取等额的“兑换券”,到了目的地后,可以凭券在指定的银行兑换等额的现银。信誉好的银行发行的“兑换券”,可以确保你持券在任何时间兑换等额的现银,它因而被社会接受而成了通货。“钞”的本义是印刷,诗集的印刷品称“诗钞”;“票”是书写在纸上的凭证,于是这种兑换券也被叫作“纸钞”和“钞票”,它最初是指纸质货币,现在则成了货币专用名词。旧中国有多少外资银行发行过兑换券已难以统计了,我见过的就有: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德华银行、花旗银行、华俄道胜银行等十数家发行的纸钞百余种,现在这些纸钞均已成为集藏珍品。

白银风潮和废两改元

1897年5月27日,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外滩6号正式开业,不久即仿西方银行制度,发行面值一两、五两、拾两、廿伍两、伍拾两、壹佰两;一元、伍元、拾元、廿伍元、伍拾元、壹佰元等纸钞。之后,中国又有大清户部银行(中国银行的前身)、浙兴银行、交通银行、四明银行、中南银行等12家总行设在上海的银行获得发行纸钞权。不过,这些纸钞都是兑换券,不是法定货币,白银和银元才是真正的通货。

上世纪20年代后期,世界连续多年发生经济危机,美国也受冲击而发生严重通货膨胀。1933年新当选的罗斯福总统决定采取美元贬值的手段来保护美国利益,并计划以“金三银一”的比例,用13亿美元向世界收购金银,作为国库储备,于是引起世界银价上涨,而银本位制根深蒂固的中国首当其冲。当时,将白银运到美国可获20%的利润,于是在华的商行大量套购白银出口。南京政府为了应对白银外流,立即通过增收白银出口税7%的提案,但所增加的税率仍赶不上世界银价上涨的幅度,不久又公布“废两改元”法,即取消银两作为通货流通,一律以银元作为流通货币。但是,中国的银元价仍低于世界银价,商家又套购银元出口。

通货不足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上海的银行、钱庄为保护自己,就紧缩放贷款,而企业得不到银行的支持,资金周转失灵,商家则被迫以“大拍卖”、“大减价”的方式倾销商品,回笼资金,据1935年统计,上海受此影响而倒闭的工商企业1065家,银行、钱庄因无法收还已倒闭企业的资本,也跟着倒闭——这次事件史称“白银风潮”。

为了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南京政府又通过新的货币法案——由政府授权中央、中国、交通等6家银行发行法定货币——“法币”,取消白银、银元为流通货币,法币一元等于原银元一元,合白银23.4 93448克;同时取消已获准发行纸钞银行发行的纸钞,即规定“法币”为中国唯一的法定货币。

这次货币改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银本位制,结束了中国货币混乱的局面。不过,好戏还在后头。纸币可以随意印刷、发行,但必须有度——遵守经济规律和规范。1946年后,蒋介石政权为弥补财政、军费不足而滥发纸币,使风雨飘摇的“蒋家王朝”雪上加霜,最终倒台。

主题

听众

8566

积分

正五品中散大夫

发表于 2009-4-26 13:17:25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189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9-4-27 14:37:52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5-1 15:00 , Processed in 0.05437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