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3|回复: 0

[转帖]对闽国“永隆通宝”钱范的初步考察董亚巍 --(鄂州市博物馆 副研究员)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2741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4-12 20:36:24 |显示全部楼层
在福建省泉州市出土的“永隆通宝”钱范为一范只铸一枚钱,这与六朝萧梁公式女钱一范约铸500枚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围绕是技术革新还是技术倒退展开了研究。通过对当地气候自然条件的分析,认为 “永隆通宝”钱范的制作技术并非是技术倒退,而是泉州的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摸索出的一套应地制宜简单易行的制钱方法。
关键辞:泉州    铸钱     永隆通宝
中国古代铸钱,在先秦以前就使用陶范法,甚至使用金属范铸钱。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先后又相继使用了石范铸钱、金属范铸钱、金属模夯制叠铸范铸钱、压制双面叠铸范铸钱以及砂型铸钱技术。自秦统一货币后采用陶范技术铸钱, 一般圆形方孔钱一套范一次可铸出许多枚钱,“永隆通宝”钱范,却是采用了一范只铸一钱的陶范工艺。
1972年泉州市的文管部门在对本市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市区内第三中学和在一座承天寺内的废品公司加工场的工地上,发现“永隆通宝”钱范。其中泉州三中出发现数量较小,承天寺废品公司加工场发现钱范的堆积层较厚。“永隆通宝”钱是五代十国中闽国铸的铁钱,“永隆通宝”钱存世的极少,据泉州的泉界同仁收集到的资料表明,在全国各大博物馆的藏品中,仅有约两枚藏品,民间藏品数量的总和也不过百枚。
关于“永隆通宝”钱的铸行年代、型制、币值及数量都属于钱币学问题,有待更多的钱币学家进行研究,这里笔者只谈它的范铸技术与中原铸钱技术的差异。
2003年12月2日至3日,在泉州市召开了《中国钱币学会“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笔者有幸应邀参加了这个研讨会,大会组织到该铸钱遗址进行了考察,并在会场上见到了从该遗址经科学发掘出土的批量“永隆通宝”钱范。
中原地区铸钱,不论采用石范或陶范或金属范或砂型铸钱工艺,一般串铸时一套范可铸出数十枚钱,叠铸范则可铸出数百枚。而“永隆通宝”钱范却是一套范只铸一枚。笔者根据所考察的遗址及对“永隆通宝”钱范的观察作一研究与推论,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通过对出土“永隆通宝”钱范实物的观察发现,其范的制作是先雕塑一枚完整的“永隆通宝”钱,并在钱的外郭作上浇囗杯,然后可能采用了以下3种方式进行制范。
第1种方式是在一个平直的垫板上挖一个与钱模的外径基本相同稍大的圆形坑及浇口杯的几何形状,圆形坑包括浇口杯的厚度中心为“永隆通宝”钱模外郭厚度尺寸的一半。将钱模包括浇口杯任意一个面放入垫板上的圆形坑中,这个平垫板可以是木质,亦可以是石质;钱模厚度的一半就会在垫板的平面以上。在钱的外围套上一个椭圆形框,这个框的内径及形状等于出土陶范的外经及形状。将配制好的泥配填入框中压实,将钱与泥料接触面的几何形状压印好,将泥料与钱同时从垫板上取下来,钱的一片泥范即翻成了。将翻好的泥范从框中取从,用刀具或手指在泥范面上压出3个左右凹坑当卯,再套上框子填入泥料压印第二片泥范,这样翻压出的两片泥范就会都带有子母扣了。当第二片泥范压印完成后,即可卸掉框子打开泥范取出钱模,两片范的分型面就在钱模外郭的中间。合范后糊上草拌泥,经阴干、焙烧就可浇铸了。
当翻压第一片泥范时,因是在平直的垫板上进行,翻压出泥范的钱腔外围应有一个基准面。当再套上框子翻压第二片泥范时,此时已没有了平直的垫板,因是在第一片泥范上再翻压泥范,所有力量都是通过第二片泥范的泥料压向第一片泥范的,因此当第二片泥范翻压完成后,上下泥范都会有所变形,而变形的规律都是因力从第二片压向第一片的。从“永隆通宝”范中可以看到,凡带有卯(凹)的范为第1块范,即在垫板上翻压出的范。凡带有榫(凸)的范为第二片,即在翻压出的第一片范上翻压出的第二片范。从范上看,完全用手工操作的特征也是十分明确的。如图1中两个白色箭头所指之处,是一圈高起的凸线,形成这一圈凸线的原因,是当在第一片范上翻压第二片范时,由于向下用力,使得第一片范的基准面受力时,钱模外围向下变形而导制广大钱径,造成第二片的泥料被挤压进来而形成一圈凸线。由于向下用力,使得范中方穿的泥料被压得也呈现凸起状,而第一片范的方穿则被相对凹陷。在泉州出土的“永隆通宝”钱范中,这几个特征都是十分明确的。
图2是另一片范,亦可看到两个白色箭头所指之处为一圈凸线,范上有一凸榫,范的边缘不平而向下斜。所以,凡具有这一圈凸线并具有凸榫的范,必为第二片翻压出来的范,其边缘大多向下倾斜。
第2种方式与第一种方式的操作基本相同,也须将钱模放在平直的垫板上,所不同的是垫板不挖圆坑,钱模不需要沉下去一半的厚度,而是一个完整的钱模厚度全被第一片泥范包裹起来,第二片泥范只压印了钱模不包括厚度的另一个面、4个榫及另一半浇口杯。其它操作都与第一种方式完全相当,只是两片范的分型面不在钱模外郭的中间,而是偏一边。
“永隆通宝”钱范中有一明确的现象,即钱腔的深度在范腔的分型面一周显示出各处深浅不一。通过对批量出土“永隆通宝”钱范制作工艺的研究笔者认为,这些特征产生的原                               (图1)【1】
因是手工操作所致。
第3种方式是将钱模放在平垫板上翻压第一片范后,再如前述用泥料翻压第二片范,当第二片范翻压好后将第二片范卸下来先放一边待用,钱模暂时不从第一片范中取出,然后再套上框子继续用泥料翻压第二片范,当再次翻压好第二片范后开范取出钱模用第一片范对合上一次翻压的第第二片范成为一套完整的钱范,多出一片第二片范将钱模安放进去可以再接着继续翻制。这样操作的好处,是不需要平垫板也不需每翻一片都要开挖榫卯了。经对一些出土的实物进行观察,发现许多“永隆通宝”钱范中榫卯的几何形状模糊不清,当属经历多次翻压后所造成的结果。因此,以上所述3种翻压方式都是有可能存在的。其中,凡分型面在钱腔外郭厚度一半位置的范,当属第一种方式制出。凡分型面的钱腔深度几乎是一枚“永隆通宝”钱的厚度、或几乎没有厚度的范,当属第2种方式制出。凡分型面一周钱腔深度有深有浅明显不规整者,当属第3种方式制出。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制范,当两片范合好后都要糊上草拌泥。对于“永隆通宝”钱范而言,糊上草拌泥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如果不糊草拌泥,在阴干的过程中泥范的变形及裂缝的倾向较大,其二是防止浇铸时金属液从范缝外泄。糊上草拌泥后,两个问题同时都得到了避免。
当制好一定批量的泥范后,在泥范外糊好草拌泥,用小泥团堵死浇口杯后经阴干、焙烧后,取下浇口杯上的泥团就可以铸钱了。焙烧前如果不用小泥团堵死浇口杯,焙烧过程中燃烧时所产生的灰烬很容易从浇口杯进入范腔。
中原地区烘范,在商代之前曾采用直都是焰窑烘范。由于直焰窑存在一些缺陷,商代以后全改为倒焰窑了。“永隆通宝”钱范外形的几何形状不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无平面,无法正常摆放在中原式的倒焰窑中,所以,泉州“永隆通宝”钱范的烘范
(图2)                 工艺却是采用了中原地区商代以前的直焰窑工艺。
据当年参加该遗址科学发掘工作的福建省博物馆的赖俊哲先生根据发掘的窑址及出土实物推论,“永隆通宝”钱范的烘范工艺是用泥作成了个大箅子,把箅子架起来,一层草一层范的将钱范放置在这个陶箅上,下面点火,将箅子上的草点燃进行焙范的。笔者认同这种推论,认为“永隆通宝”钱范的烘范工艺也只能使用这种工艺进行。
在对该铸钱遗址进行考察的过程中,笔者在烘范窑处的地面文化堆积处发现了一个陶箅,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陶箅的面上有黑灰层并有烧结现象。陶箅面上的黑灰层说明曾被烧过,有烧结现象说明此箅是经过了千度左右的高温,在陶箅面上白色箭头所指之处可以看到5个已残的圆孔。这些孔在烘范时起到了两个作用。其一是在点火初始时,箅子下面的火种可从孔中进入而将燃料点燃,燃料开始燃烧时空气可从孔中补氧助燃。“永隆通宝”钱范的体积都很小,一层层被埋在草或木碳中时是很容易被烧红的。只要阴干合格,被上下埋在燃烧的火中10分钟就会被烧红。按照这种工艺推测,只要置入足够的草或木碳,烘范工艺较容易一次过关。                                                  (图3)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工艺进行烘范呢?从以上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来看似乎较为落后,但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宗合分析,似乎还不能简单的下结论。泉州市山区多面岸线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18-20℃,无霜期310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000-1800毫米。这就是说,泉州市区的雨水量比中原地区明显高。对于范铸工艺而言,降雨量越少的地区陶范工艺越顺利,地下水位越高的地区陶范工艺的困难就越大。从下表中的各组数字中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即年平均降水量越少的地区,其古代的范铸遗存越丰富。凡最高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下的省,如在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及山东省内都曾发现了春秋战国及汉代的范铸遗址。特别是山西省,除侯马的东周铸铜遗址具有规模性及代表性外,尚有夏县禹王城范铸遗址。凡在1200毫米以上的省,基本至今未发现范铸遗址,如在长江以南的各文物大省,似乎至今未发现规模性的范铸遗址。为什么降雨量少的地区相对范铸遗址多呢?这与陶范的性质有着直接关系。
中国南北部分省区年平均降雨量表
山西 360-700 陕西 400-1000 湖北 750-1500
河北 400-800 山东 560-1170 湖南 1250-1750
河南 500-900 安徽 700-1700 泉州 1000-1800
陶范都是由泥料先制成泥范后经阴干、焙烧成为陶范。泥范虽然被烧制成了陶范,但并未得到陶化。烧制成陶范的目的,只是为了避免出现浇铸时范料发气而浇不成器,并非为了烧陶而焙烧。毫无疑问,范在窑中肯定是可以达到彻底脱水的,这是指范在窑中高温烧制过程状态下。但是,当泥范被烧成陶范后一旦停止烧制,地下的水分就会不停地往窑中蒸发,使已经彻底脱水的陶范再次吸入水分。所以,地下水位越深的地区,相对陶范工艺越顺利,如果地下水位偏高,范在窑中烧好后必须采取“热出冷浇”的技术措施方能顺利浇铸,不然定会出问题【2】。
泉州市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800毫米,高于上述所有地区。如果采取与中原一样的烘范方法,可能会造成绝大部分陶范烧后吸潮而浇不成。必须改变方法,以适应高湿度的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从出土的“永隆通宝”钱范可以看出,它是一钱一范,其体积很小,小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小的陶质钱范。采取这样的制作工艺,显然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泥范体积小就便于阴干及焙烧。焙烧时,小体积的范升温速度快,冷却速度亦快。这种烘范窑因有一层陶箅将烧好的陶范与地面隔离开了,陶箅以下无火,自然也谈不上温度,所以,陶箅以下的地面因未受热,不会向中原地区使用的倒焰窑直接接触地面那样因受热释放出大量水蒸气。而这种悬空式的窑在烘范时速度定会很快,结束以后冷却的速度也应是很快的。加之其不直接接触地面,陶范又被燃烧过的灰烬包裹着,焙烧好的陶范不容易再次受潮。因此,这种烘范的方法对于高湿度地区的泉州而言,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毫无疑问,古代浇铸时应为手工操作,其陶范必须是烧后放置凉与室温相同,不然就无法进行手工操作。如果是大体积的陶范,焙烧好后在红彤彤的热范向凉范冷却的过程中,必然会吸入空气中的水份。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空气湿度相对小,地下水位深,热范冷却时吸入的水份有限,不致造成浇铸时范腔产生大量气体。而在江南的广大地区,地下水位普遍偏高,空气湿度明显大于北方,因此在泥范被烧成了陶范后,不能随窑冷却,必须尽可能早的从窑出取出,放置在较干燥的地面上快速冷却,才能避免陶范浇铸时发气。从泉州的地理条件来看,体积稍大的陶范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所以,在泉州出土一范一钱式的小体积陶范,应该是合乎当地条件的,或者可以认为是一种较为明智的选择吧。
2003年12月21日于鄂州
【1】此二范图均摘自潘用福《永隆通宝钱范真赝品对比辨识》“中国钱币学会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发言稿。
【2】董亚巍《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对古代青铜镜铸造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问题》,东南文化1999年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4-27 19:15 , Processed in 0.05178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