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2|回复: 1

关于“黄铜钱”和“白铜钱”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正四品正议大夫

发表于 2010-10-19 18:14:58 |显示全部楼层




      在泉界朋友交谈中,经常听到提及“黄铜钱”;各地的钱币研究刊物也经常有所报道。笔者认为,其中多属臆断。因此,就这一问题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黄铜”与“黄铜钱"

      我们今天所说的“黄铜”,是指铜锌(CU——ZU)合金,即是以锌为主要合元素的铜基合金,当然,亦可以包含少量的其他金属如铅、锡等。但是,古代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简单,它要分两个阶段来讲。

      我们今天所称的黄铜,在元以前并不叫黄铜,而是称渝石或渝铜。据笔者所知,现存古籍中,最早提到的渝石一词的是吴时月支国支谦所译佛典《佛说阿难四事经》,其曰:“世人愚,心存颠倒,自欺自误,犹以金价买渝铜也。(大正十四,757页)”。东晋安帝隆安年(397-401)鸩摩罗什译之《妙法莲华经》中也提到“渝铭”一词,但这些都系外来人载籍。中国古籍中最早提到“渝石”的是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孔针,或以金,银,渝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然,一直至隋,文献中关于渝石的记载的十分罕见。唐以后的记载稍多,但亦仍与金银并列,却仅用作饰物,《唐书,与服志》载:“上元元年制定,六,七品用银带,八、九品用渝石带,庶人用铜铁带。”直到宋代始见有关炼之即成渝石一斤半。但紧接着就出现了人们“毁钱化渝”的作为,《宋会要辑稿,食货》卷三四载:“景德三年神骑卒赵荣伐登止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大中祥符二年4月壬寅:“民间多溶钱点药以为渝石,销毁货币,滋长奸盗,命有司议定科禁,讲以犯铜法论”。由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渝石在宋代仍是非常稀贵的,经常有人违犯禁令,冒杀头之罪去溶钱点渝,如此情况下,倒过来用渝石铸钱是不可能的。

      至元代,渝石才逐渐称作黄铜,明代以后成为专称,而不再称渝石。

      但是,并不是说元以前就没有黄铜的称谓。就文献记载来看,早在西汉初期东方朔的《神异经》中就谈到了“黄铜”,其《中荒经》:“西北有宫,黄铜为墙,题曰地皇之宫”又说“西南外老寿山以黄铜为墙”。但其所说的黄铜,并不是现在意义的黄铜(铜锌合金),而是指稍带黄色的青铜(青铜在含锡量不很高时颜色多发黄)(我国古代用青铜作建筑材料是经常有的),这是古人(元以前)所说“黄铜”多数情形下的含义。另外,在唐宋时候,“黄铜”一词还另有一些意指,即是指由黄色铜矿治炼所得之赤铜,即实际上是指赤铜,如《唐书,食货志》:“玄宗时天下炉九十九,每炉岁铸三千三百,黄铜二万一千二百斤”《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三》:“饶州兴利场胆铜五万一千二十九斤八两,信州铅场胆铜三十八万斤,池州铜陵县胆铜五万一千二十九斤八两,信州铅山场胆铜三十八万斤,宝丰场黄铜二千斤,池州铜陵县胆铜五万一千三百九十八斤;兴国军大治县黄铜一千四百斤”因此,我们绝对不能简单地把文献中提到的黄铜钱或用黄铜钱与现代概念的铜锌黄铜混为一谈。

      关于黄铜铸钱的历史,笔者曾作过专题研究,并撰文《我国古代黄铜钱考略》,从笔者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我国真正用黄铜铸钱当在明中期以后,政府最早明确规定用黄铜铸的钱是嘉靖通宝,时间大概是明嘉靖三十二年,虽然在明以前的铜钱中,偶尔也有含锌的,但其含量都不显著,都还不能认作是黄铜铸的钱。

      二、白铜与白铜钱

      白铜有砷白铜和铢白铜之别,下面来谈这个问题。

      1、砷白铜

      以砷为主要的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称砷白铜,早在东晋时候炼丹书中就有用雄黄、硝石和云南铜制备的白铜的记载,元代《格物粗谈》及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中都有用砒霜与赤铜炼制白铜的记述。但是,这种砷白铜是用砒霜等药物炼成,不仅量少,而且有剧毒,用于铸钱不可能,诚然,有些地方有铜砷共生矿,但炼成砷白铜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砷白铜的含量至少须达10%左右,而砷挥发性大,在高温冶炼中损耗很大,所以,即使有的铜的原料中含砷,也构成不了砷白铜。

      2、镍白铜

      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称镍白铜,我国的镍白铜多产于云南省、四川一带,最早记载镍白铜的文献当推东晋常璩所撰写的《华阳国志》:“螳螂县因山名也,出银,铅,白铜,杂药,”《旧唐书,与服志》载:“自一品乘白铜饰犊车。”表明白铜在唐代是相当贵重的。笔者在陕西时,听到不少钱币爱好者说其收藏有白铜开元钱,笔者认为这是不大可能的。虽然《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中四年度支侍郎赵赞采边州白铜铸大钱,以一当十,但是这只能是相当个别的作为,而且所说的白铜是否确为白铜合金,还应当作进一步的考证。因为其与当时白铜之稀贵状况不相符,直到明代,方见有设厂采炼白铜并向官府纳税的记载:“明白铜厂课程五两四钱八分”。因此,只有到这时,客观上才具备用白铜钱的物质前提。但据笔者考查,明代前期用青铜铸钱,中期以后用黄铜钱,并没有用白铜铸过钱。入清以后,云、川一带才开始大量生产白铜,因此,要说用白铜钱铸钱,只有在清以后才有可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古代的铜质铸币,在明代中期以前基本上都是青铜质的,黄铜钱在明中期以后才出现,用白铜铸钱,只有在清以后才可能出现。出土的铜钱由于长期在地下受侵蚀,表面全呈现各式各样的颜色,但我们不能以外观颜色来定其质地,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主题

听众

244

积分

从八品承奉郎

发表于 2010-11-8 16:00:36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5-3 15:38 , Processed in 0.05127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