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8|回复: 0

官窑青瓷的开片及其碎形构造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180

积分

从七品朝散郎

发表于 2011-7-8 11:07:18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青瓷轮花钵》,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瓷器表层碎裂的开片,原为烧造时的瑕疵之处,然而这均匀的内部伤痕,却衍变成品评审美、赞叹瓷器高下的必赏风景,这一片由时间精萃而成的碎裂之形,乃是古代艺术家因胎料与层层釉药之间,运用受热后膨胀比率的不同,所刻意形成的龟裂。
    特别是南宋官窑润泽的开片,在天蓝底色衬托下更显优雅,其几近于几何学理论的完美碎形,虽在烈火里酝酿生成,却足以让人倾心一望后,心神皆醉了。
    幻之名窑:南宋修内司官窑──杭州老虎洞窑址发掘成果展。
    南宋官窑这如梦幻般的名窑逸品,众人得以在日本一窥堂奥!
    此次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特别向杭州市考古所借展约50件老虎洞窑址出土南宋官窑遗品,即日起至11月28日止在日本首次公开,惊艳登场!
    从汝窑到南宋官窑的开片
    在北宋末期时,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窑有民窑区与官窑区之分,所谓的官窑区,也就是俗称的汝窑,用以烧制天青色的青瓷。关于汝窑的性质,一般主张其为官窑或是贡窑。所谓官窑,也就是专门烧制朝廷御用瓷器,并且受朝廷管理与监督的瓷窑;而贡窑则是朝廷委托民间优秀杰出的瓷窑烧制瓷器,为一般的民窑。宋代时期,除了民窑与官窑,贡窑也负责陶瓷器的烧制。记载南宋官窑最重要的文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也引述了南宋.叶寘《坦斋笔衡》一书中的描述:“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润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此记述与南宋顾文荐《负喧杂录》书中的记载内容也大致相同。
    北宋末期有官窑设置,承袭此传统,南宋设置了修内司官窑及郊坛下官窑。在被视为南宋官窑的初始阶段就已经设置的低岭头窑遗址中,曾发现某些出土文物的造型,类似于北宋汝窑制品;另外,从被认为是修内司窑的老虎洞窑中,在属于南宋初期的下层遗址中,也发现了一些与汝窑制品器形相似的出土文物。
    虽然具体状况现在仍不得而知,不过官窑青瓷成形的特征之一,从一句「澄泥为范」就已经明白表示出来了,在清凉寺窑与老虎洞窑的发掘报告中也指出,瓷器用以成形的特色之一,就是以陶土制成的模具,也就是陶范,加以成形。觚、鼎式香炉或是奁式香炉等器物,理所当然地一定会使用陶范制作,甚至连碗、盘等器皿,也会使用陶范加以成形制作。这是由于官窑制作的青瓷,通常具备礼器或祭器的用途,因此想当然耳会特别注意规格,使用陶范成形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此一来,也说明这些器具仅限于朝廷宫中使用。至于碗盘的器皿也以陶范制作,应该是其规格有统一的必要性的缘故。
    不论是汝窑或是修内司官窑,都是使用陶范之类的模具,先仔仔细细地将陶坏成形后素烧,之后再覆上青瓷釉烧制而成。尤其是修内司官窑的作法,是采用重复挂釉方式所烧制而成。观察出土的瓷片切面,就可以清楚地看见层层分明的青瓷釉。那些层层相异、层层分明的釉药,光是用肉眼观察就能清楚分辨,几乎看不见任何的杂质。
    另外,由于层层分别上釉的关系,也能稍微看出每层青瓷釉颜色上的细微差异。以南宋官窑来说,将青瓷釉分为多层上釉的方法,是将烧好的素坏完整地裹覆上一层釉之后,使之干燥,然后再裹上新的一层釉,如此重复数次上釉;最后,再仔细地将底部周围部分的釉药削除。因此观察器足标本时,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每一层青瓷釉上釉的情况。这样重复数次地上釉之后,就能进窑烧出成品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4-29 18:17 , Processed in 0.05509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