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18|回复: 8

大中洪武泉货考(稿)之一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60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37:0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d 于 2011-12-27 10:17 编辑

本文的内容,是探讨明代早期的铸币——大中通宝和洪武通宝,因而将开篇的时间设定在朱元璋开始铸钱的公元1361年,按照中国古代的正统年号,这一年是为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如果按朱元璋所奉韩林儿大宋政权的年号来论,又称作龙凤七年。


虽然名义上还是韩宋的属臣,此时的朱元璋已开始谋求政权的独立,以应天为中心,建立江南行省作为根据地,军队壮大至数十万人之多。此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除了元朝军队的负隅顽抗,更来自那些各怀野心的地方豪强,其中势力最盛的两位,也同样都是抗元草莽出身,十八条扁担起事的兴化盐贩张士诚盘踞江浙地区建立起了大周政权,占据湖广、江西的大汉国主陈有谅则是篡位夺权的天完红巾军将领,在之后的七年里,朱元璋逐步扫平了各路豪强,北上拿下元大都将蒙元逐至漠北,最终成就了明帝国一统天下的基业。


第一章
朱吴政权时期的铸钱


一、应天府宝源局初行钱


至正二十一年(1361)正月,未来的明太祖在应天接受小明王韩林儿的封号,称吴国公,随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二月,地方上分枢密院全部改为中书分省,之后又将所部中央机构的行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同时设立盐、茶法,对大宗商品实行专税专管⑴,设置应天府宝源局开铸“大中通宝”钱⑵。


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为中书省,省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行中书省,分省系行省下属具有临时性质的派出机构。元末义军政权体制多仿照元制,此前朱元璋 以韩宋江南行省平章乃至丞相的身份总揽军民事务,行中书省是以他为首的最高首脑机构,其下地位稍低的行枢密院为各将领任官之所,下属分枢密院为地方各府的上级领导机关。现在朱元璋成为高居行省之上的吴国公,分枢密院改为中书分省,行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从上到下的统属体制由“行枢密院—分枢密院—府”改为“行中书省—中书分省—府”,整个机构的调整顺应形势,体现了朱元璋地位的变化,实质上是在模仿元代中央体制,建立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政权体系。为敷衍韩宋政府,谋求在原有框架内的“合法”性,朱元璋仍然采用了与元朝地方政区相似的官制名称,首脑机构江南行省的“行”字此后又沿用了数年⑶。


经济政策目的很明显,增加税收和铸造铜钱都是为了加强经济实力,为即将展开的统一全国的战争筹措经费。 元代的货币政策以宝钞作为主币,百姓长期以来习惯用钞,朱吴政府收税时仍然钱钞兼收未加限制⑷。由于滥发无度,没有有效的准备金制度,交钞元末时已大为贬值,官方定价与民间实际交易的价值差距很大,中书省请求铸钱的理由,名义上便是因为民间钱(钞)价起伏不定,请开局铸大中钱“与历代钱相兼行使”,以平衡市面上的钱货价值。因为民间习惯用钞,新发行的铜钱仍定与元钞折值,钱价以“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这里的“贯”、“两”、“钱”为元钞及旧钱单位。官府发放的茶叶贸易凭证每“引”作价二百文钱⑸,民间以铜钱易货则价值听从民便。


立钱法、铸新钱,历来是古代帝王建国之初的头等大事,“大中”二字从何而来有待考证,《池北偶谈》说“大中”是太祖初定的国号,后来的“大明”是祈天得来⑹,此中八卦姑且听之。元末乱世的群雄中,朱元璋并不是第一个立号铸钱的人,“大中通宝”开铸以前,就有张士诚的“天佑通宝”、徐寿辉的“天启通宝”、陈友谅的“天定通宝”和“大义通宝”,以及韩宋政权发行的“龙凤通宝”。朱元璋初铸钱时距登基尚有七年,距他称吴王也还有三年,一些钱币书中籍此将大中钱与同时期其它义军所铸归为一类,共称为“元末义军钱”,这样分法倒也没错,只是“大中通宝”明朝开国以后还在发行,与其后的“洪武通宝”并铸了很长一段时间,其作为明皇朝钱的肇祖当之无愧,建元前后所铸有何差别也很难区分。


江南行省是在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攻克元集庆路之后建立起来的,集庆路改称应天府,成为江南行省的治所,这里是他最重要的根据地,其后更成为明帝国早期的首都。 明朝在洪武建元以前,只正式设立了江南、江西、湖广和浙江四个行省,存世的“大中通宝钱”中没有发现标记铸地为江南、江西的品种,可知宝源和货泉两局建元以前所铸为光背·计值类,湖广、浙江两省开国之前并没有开炉的记录,浙江在元末可能有过短期的铸钱,本文其后再作表述,避免重复此处暂且不提。



史中关于应天府宝源局初行钱时的记录非常简略,未言明所铸是小钱还是大钱,王裕巽先生因此认为初铸时仅有小平一种⑺。元末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品种比较繁杂,除了白银和几种元钞,还有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铜钱,“至正通宝”钱有背蒙、汉文计值五等,折银的“至正之宝”同样是五等且虚值更多,其余义军政权如韩宋的“龙凤通宝”,以及徐寿辉和陈友谅的天启、天定、大义诸钱均为三等,张士诚的“天佑通宝”为四等,面值最大到折五钱。朱元璋铸钱为了牟利,“大中通宝”最初仍免不了要和其它正在流通的货币进行兑换,只铸小平一种费工费时讨不了多少便宜,大钱即使不是一开始就有铸,时间间隔也不会太久。五等钱式最早被提及,是在至正二十四年( 1364 )建立江西货泉局时作为式样下发,这些样钱当然也应由宝源局完成,没有遵循其它义军铸钱只到折五的惯例,而是直接沿袭元制发行五等“大中通宝”,可能与元末集庆路百姓的用钱习惯有关。



“大中通宝”全部为青铜质地,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共五等,形制大小与元“至正通宝”大致相当。早期的大中钱折五以下均为光背,折十钱面值最高,为了使用时与折五钱区分,因而多在背上注有“十”字,折十光背钱很少出现,即使见到也难说不是在某个时候被人刮去背文。


已知的大中光背·计值类钱,五等版式成套的品种并不多,洪武建元以后各地陆续出炉的记地(局)钱,其中就有背“京”字五等,以之参照便知宝源局所铸铜钱的版式应如附图 1.1 ~ 1.13 所示。这一系列钱文为端正的楷书体,形制比例适中,今称其为“南京版”,建元以后依然在铸。“南京版”无疑对于明早期铸币起到了示范作用,京局式样被各省局不同程度的效仿,它们所带来的楷书尔宝、双点通文字结构,在早期大中、洪武钱上出现的比率是统治性的,它打破了金元时期模仿瘦金体为主流的钱文格局,朱元璋铸钱从一开始就显出不同。


没有资料表明朱元璋是否参与过“龙凤通宝”钱的铸行,但显然开铸“大中通宝”时他有太多可以参考借鉴的对象,应天府宝源局开炉第一年,共计铸钱四百三十一万文⑻,之后规模迅速扩大,第三年铸三千七百九十一万有余⑼,推行铜钱初见成效。




注⑴:《明太祖实录》卷九 0111、0112页

(至正二十一年)二月 癸未朔,改分枢密院为中书分省。甲申,始议立盐法置局,设官以掌之。令商人贩鬻每二十分而取其一,以资军饷。丙午,议立茶法。…… 法令府、州、县委官一员,掌其事从之。

注⑵:同注⑴

(至正二十一年)二月 己亥,置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先是,中书省议:“以国家先立钱法未定,民以米麦与钱相贸易,每米一石官直钱千,而民间私易加至三千。然钱货低昂岂能久而不变?今请置宝源局于应天府,铸‘大中通宝’钱,使与历代钱兼行。以四百为一贯、四十为一两、四文为一钱。其物货价直一从民便,设官以主其事。”上从之。是岁铸钱凡四百三十一万。

注⑶:《明代大都督府略论》李新峰

当时的形势是,朱元璋一方面要敷衍龙凤政权,采取与元朝地方行省相似的官制,另一方面则尽量模仿元朝中央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其各地中书分省的体制就是元朝行中书省总揽军民政务的翻版,而元朝中央政权的制度是以中书省统揽军政,而以枢密院分制其权。朱元璋就是按照元朝中央制度中枢密院的位置来设立大都督府的。

注⑷:《明代钱法变迁考》引《续文献通考》卷十八征榷一
(王裕巽)

其二、许元钞继续使用,史云"明太祖即吴王位,……凡商税三十取一,收钞及钱"。

注⑸:《明太祖实录》卷九 0112页

辛丑二月 丙午,议立茶法。其法:“官给茶引,付诸产茶郡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请引,方许出境。贸易每引茶百斤,输钱二百,郡县籍记商人姓名,以凭勾稽。

注⑹:《池北偶谈》卷一谈故一
(清 ·王士祯)

明太祖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故当时钱文有“大中通宝”。

注⑺:《明代钱法变迁考》(王裕巽)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设宝源局,开始铸行大中通宝平钱。

注⑻:同注⑵

注⑼:《明太祖实录》卷一三 0174页

癸卯十二月 戊午,是岁,宝源局岁铸钱三千七百九十一万有奇。
























二、江西货泉局,地方铸钱的先行者


朱元璋建立江西行省,是在至正二十二年( 1362 )正月⑴,最初的省治为吉安,旋即改治洪都府,也就是后来的南昌。在此之前,元属江西行省北部地区为陈友谅大汉国势力范围,朱陈之间为争夺领地进行了多年的割据战争,朱元璋逐渐占据上风,控制了赣州路以北的地区。至正二十三年 (1363) 八月,两军展开著名的鄱阳湖大决战,如同三国赤壁之战的复演,陈汉军队的高船利舰受火攻而大败,突围之中陈友谅中流矢而亡⑵,次子陈理逃回武昌称帝,赣州也在两年之后不战而降⑶。


元明两季江西行省的辖区差异较大,元代江西幅员辽阔,北抵长江南至南海,包含了现今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省,经过明代改置之后,辖境已大致与今日相当。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江西社会经济文化已处于全国先进地位,传统的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外,手工业如制瓷、造纸、竹木加工等都极富盛名。元时江西人口稠密,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明初时仅次于浙江居位第二,人多地少赋役沉重,使得很多江西人脱离原籍前往外省谋求出路,形成颇具特色的流民经济。由于本地的商品经济较为活跃,江西人的商业意识普遍较高,习惯外出经商,江右商帮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毗邻江西而地广人稀的湖广是它们最主要的活动区域⑷。


至正二十四年 (1364) 正月,朱元璋称吴王,四月壬戌,下令在江西行省设置货泉局,颁布“大中通宝”大小五等钱式,开炉铸钱⑸。江南行省是朱元璋政府首脑机关所在地,江西则是他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地方行政区,如果说应天府宝源局是明帝国中央铸币机构的鼻祖,江西货泉局的建立则开明代地方行政区设局铸钱之先河,对于整个明代自上而下货币铸行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江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矿业大省,金、银、铁、铜、铅、锡等金属都有出产,论及明代江西的铸钱,总会让人联想到该地悠久的冶铜史。省治南昌以东有饶州府德兴、广信府铅山两个古铜场,唐宋时期在此设立永平监,铸钱规模一度达到年产四十余万贯⑹,德兴人张潜归纳总结出以胆矾水浸铁成铜的“胆铜法”,对于宋代提高铜产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经过宋代大肆开采之后,江西的矿业资源逐渐衰竭,铅山胆铜场“至淳祐后渐废“⑺,元时曾有人建言在德兴设立铜冶场恢复胆铜生产,试验之下也未见成效⑻。《明史》载:“铜场,明初惟江西德兴、铅山”⑼,但产量应已大不如前,宣德三年( 1428 )两县采用胆铜法生产,年得铜五千余斤⑽。这条记录原出自《宣宗实录》,万历朝王圻在编写《续文献通考》时误抄为“五十余万斤”,后来的《钦定续文献通考》跟着又再错了一次,结果流传甚广,后人因此多有误判,实际当时的铜产量如前所述,与北宋年间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此外《明一统志》载九江德化县出铜,但未言明开采情况⑾。


洪武二十六年内府刊印的《诸司职掌》中,有罗列十个省份的铸钱炉座及钱数,江西所占的份额最重,为铸钱炉一百一十五座,年铸钱数六千七百六万八千文⑿。这或许只是政府期望的目标,按照同一书中刊载的洪武铸钱则例计算(以小平钱为例),江西要完成这一铸钱数额需要生铜约四十五万斤。虽然还不清楚德化产铜的情况,仅从宣德年间德兴、铅山铜场的生产状况来看,江西产铜是否能够支撑这一铸额很让人怀疑,而明初依靠民间输纳废旧铜器来铸钱的做法,在之前又被皇帝认为害民而未获许可。此外没有资料描述江西货泉局的实际运行情况,“大中通宝”和其后发行的“洪武通宝”记地(局)钱中,都没有标记产地为江西的品种。


由于没有可靠的标志物,元末明初江西货泉局所铸为何物一直无法确认,成为长期困扰钱币界的迷题。一种可能是货泉局直接翻版了宝源局式样,建元以后开局的山东、北平、广东等省便有如此作法,但这很难从实物上得到验证。另有一种思路,是从版式类比入手,在未明属地的光背计值钱中找寻线索。钱币的版式风格往往与铸地和铸造时间相关联,实际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各地的铸造工艺、成本控制和审美习惯,如果能找到可参照的标志物,以钱文风格为主线,结合形制和工艺特征进行类比分析,对于判别铜钱的出产时间和地域属性会有很大帮助。


元末江西确有铸钱的先例,在被朱元璋占领之前,江西赣州以北地区(明江西行省属地)为陈友谅大汉国势力范围,至正二十年( 1360 )陈有谅杀徐寿辉称帝,建都江州(九江),改年号为大义,铸有“大义通宝”三等铜钱。陈友谅在江州称帝一年后兵败迁都武昌,大义钱铸地存在江州说和武昌说之争,《九江历代货币》一书根据出土资料认为是在九江最早开铸⒀,这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九江身处“交、广、荆、湖、闽、浙之会”,坐拥长江黄金水路的航运优势,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是古代江西乃至中国的工商业重镇。本地出产铜矿,又有铸行铜钱的传统,朱吴政府选择在九江设局的可能性很大,征用原有的铸钱工匠也符合情理,所铸大中钱因而会受到“大义通宝”风格的影响。


如同很多元代铜钱的作法,“大义通宝”面文模仿金代“大定通宝”风格,尤以小平钱表现最为突出,被当作范本的大定小平钱,日本《昭和泉谱》称为【进甬大定】,大义平钱则称“大定手”。虽然在文字上相似,“大义通宝”的铸工远不如大定、至正钱精致,素有“滥大义”的不雅称号,小平钱形制偏小,直径多在 24mm 左右。大中小平钱中有一种的【小字单点通】版(图 1.16 、 1.17 ),文字风格、形制大小以及铸造工艺都与大义小平钱非常接近,所以也被称作“大定手”,这或许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江西版”。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江西货泉局建立之初朱吴政府曾颁发有五等钱式,该局还应同时铸有大钱,“大中通宝”单点通者只见有小钱,如果以上推论成立,江西大钱的版式应又有所变化。让我们抛开单点通的文字局限,将搜寻条件设定为文风最接近,而又版式系列 成套的光背·计值大钱,得到的结果便是【出头贝】类。


   所谓出头贝,是指“宝”字贝部的末横向左出头,此种笔法从元钱和元末义军钱承袭而来,明钱之中多有所见,大中、洪武背“浙”小平,以及洪武【单点通】光背·计值系列,都有类似的文字结构。本文所称的大中【出头贝】大钱特指以下品种(图1.19~1.30),以往它们与一种小平 【大字单点通】(图 1.18 )混为一类, 被认为是河南局出品。笔者经过比对发现 , 【小字单点通】版其实与 【出头贝】大钱版式 更加契合,从文字的整体气息到出头贝结构,甚至一些细节的处理手法,如“大”字末笔下垂的笔锋、 “中”字口部几个角出头、 “通”头微俯等等 ,都能在两者之中找到对应。小字版通常所见都是铸工粗糙的小样,一些细节特征常常因此被埋没,若以早期精铸大样(图 1.17 )作为参照物就要明显得多。

























河南局的大中、洪武钱版式体系复杂,本文将在第二章中再作讨论。大中 【出头贝】类 之所以被认为是豫局出品,笔者总结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豫版大中、洪武钱中部分品种也有类似的笔法,其二是两类大中钱中折三一等的文字和形制特征确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如果将 所有已确认的豫局大中、洪武钱放在一起来综合考量,此说未必成立。 “宝”字出头并非豫局才有的专利,而豫局的出头贝的写法也有所不同 ,从文字的整体风格来看,两类除折三以外可说是完全不同,即使是最接近的大中折三钱,细看之下钱文笔意也有显著差异。







【出头贝】类在大中光背·计值钱中地位非常特殊,它们是已知仅有的一组版式独立(有别于记地钱),而又五等完整成套的品种。明朝开国以前,有正式铸钱记录的只有应天府和江西行省两地,江西之前就有铸钱的传统,原材料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条件,直接翻版宝源局式样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且货泉局建立之初明确有五等钱式一体开铸的要求,种种迹象表明,【出头贝】类并不是之前认为的“豫版”,而很有可能就是元末明初江西货泉局所铸的五等“大中通宝”钱。


从金代大定钱到元末明初的大中钱,时间跨度近 200 年,铜钱体系从简单到复杂,铸工由精细变质朴,虽有次第传承的关联,变化也是必然存在的。因为折值体系的不同,大义折二、折三相对于大定小平钱文字已有所变化,大中 折二【出头贝】上还依稀能看到一些天定、大义钱的影子,折三以上则差距越来越大。早期江西局五等钱式齐出之时,小平钱也曾如大钱一般铸工,其后大量铸造粗劣的小钱,又回到“大义通宝”的老路上去了。







注⑴:《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第九章江西布政司 123页 ( 郭红靳润成

壬寅年(1362)正月朱元璋在取得吉安后,设置江西行省,二月迁治洪都,即今江西南昌。

注⑵:《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太祖平汉 (清·谷应泰)

注⑶:《明太祖实录》卷一六 0213页

(乙巳年)春正月己巳,常遇春、邓愈克赣州,熊天瑞出降。

注⑷:《明清江右商研究》(方志远)

注⑸:《明太祖实录》卷一四 0193页

(甲辰年)四月壬戌,命江西行省置货泉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颁大中通宝大小五等钱式使铸之。

注⑹:《文献通考》卷九钱币考二 (元·马端临)

宋朝鼓铸,饶、池、江州、建宁府四监,岁铸铜钱百三十四万缗,充上供(饶州永平监,四十六万五千;江州广宁监,二十四万;池州永丰监,三十四万五千;建宁丰国监,二十四万四百)。

注⑺:《古矿录》卷一 江西 (章鸿钊) 原文引自《方舆纪要》

注⑻:同注⑺ 原文引自《方舆纪要》

元至正十二年,中书省臣张理言,德兴三处胆水,浸铁可成铜,宜即其地名立铜冶场,从之,因以理为场官。试之,其言不验,于是复废。

注⑼: 《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坑冶附:铁冶、铜场

注⑽:《明宣宗实录》卷四七 1157页

(宣德三年)冬十月己丑,诏蠲江西德兴、铅山铜场夫徭役。先是,二县铜场岁侵铜得五千余斤,所用铁炭丁夫自备,其诸差、徭、科徵皆不免,岁额累亏。至是敕有司悉免其杂役,税粮于附近输纳,仍令广信、饶州、徽州等府办给铁炭,所需铁炭之家免杂役之半,税粮则运输南京淮安。

注⑾:同注⑺ 原文引自《明一统志》

九江府德化县(今九江县治)出铜。

注⑿:《诸司职掌》工部虞部·铸钱(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内府刊印)

《明会典》、《春明梦余录》抄录其中相关条目。

注⒀《九江历史货币》第十七章 农民政权货币 (杨华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主题

听众

23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59:0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72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11-12-26 12:36:29 |显示全部楼层
力作!!!
图片请在这里上传,网络图片联结可能看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15

积分

从八品承奉郎

发表于 2011-12-26 19:29:09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46

积分

从八品承奉郎

发表于 2011-12-28 18:26:33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52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12-1-1 19:13:48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92

积分

从七品朝散郎

发表于 2012-1-6 10:39:3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15

积分

从八品承奉郎

发表于 2012-3-14 11:15:40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受教了!

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0

积分

白衣秀士

发表于 2013-4-20 21:58:18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第二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3-29 07:59 , Processed in 0.06084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