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2|回复: 1

艺术品收藏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74

积分

从九品文林郎

发表于 2012-6-21 10:55:46 |显示全部楼层
近几年,民间的收藏热正以迅猛的势头席卷大江南北,各地参与集藏的人数与日俱增,集藏的范围也从邮币卡、字画、瓷器扩展到创刊号、手表、门票、钢笔等偏门项目。据笔者观察,我国目前从事收藏活动的人大致有以下三类情况。
  一是以资养藏。这部分人主要靠工资来维系收藏,占据了收藏人数的绝大部分。以资养藏的特点在于收藏者用平时工资结余来从事自己喜爱的收藏,因而可供从事收藏的资金很少,即使节衣缩食或是倾囊而出恐怕也十分有限。至于收藏的品种只能选择一些档次较低的藏品,除非凭独到的眼光在市场上“拣漏”,以弥补资金的不足。否则,你只能远离高档的收藏品,像中国传统的名家字画和官窑瓷器目前在市场上动辄数万、数十万元,一般人只能望尘莫及。
  二是以商养藏。这部分人主要是商人或是企业家,他们在经商或办实业上很成功,也赚了不少钱。于是有的纯属附庸风雅介入收藏,有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品位和身价而从事收藏,还有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涉足收藏。以商养藏的特点在于这部分人积累的资金较多,有一定或相当的实力,他们可以购买一些高价位的艺术品。但是,收藏过程中若是只进不出,那么,再多的钱恐怕也难以满足收藏的欲望,尤其是有一定财力的商人和企业家,因为这部分人介入收藏的欲望一般很强烈,最后其资金也会跟不上。
  三是以藏养藏。这是收藏理财和丰富自己藏品的最佳途径。其运作是用出售的藏品来赚钱,不过出售的藏品一般为自己多余或不太喜欢的,再用抛出藏品赚来的钱买自己喜欢的藏品,这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对广大收藏者而言,要做到以藏养藏实在不容易,因为这需要极其敏锐的眼光和胆魄。像大收藏家庞莱臣、钱镜塘、吴湖帆、王世襄等都是以藏养藏的高手。另据有关媒体报道,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以藏养藏”也很著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家基金会总共投资1200万英镑,购买了绘画、瓷器、古玩、稀见图书等艺术品,到八九十年代该基金会抛出了一些藏品获利相当丰厚。如1989年春季,基金会将一部希伯莱文版的古老《圣经》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得款200万英镑,而吃进的价格为17.9万英镑。其回报之高,令人咋舌。目前,我国收藏队伍中,靠工资结余从事收藏活动的人占据了绝大多数,但这部分闲钱毕竟显得十分有限,即使靠经商和实业赚来的钱搞收藏,若是藏品只进不出,恐怕也会将钱消化得一干二净。因此,要想让钱源源不断地来,最理想的方式当推以藏养藏。若收藏中只进不出,显然不利于自己做大、做全、做强。  总之,要给自己的收藏注入活力,或想成为出色的收藏家,以藏养藏恐怕是最佳之路,而以藏养藏则需要敏锐的眼光。收藏者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眼力,这样才可以在藏市上大显身手。
热线:010-52420124
联系人:王可可  
在线客服:1874096548
邮件:送拍艺术品图片请传送到邮箱:dadepaimai913@163.com
      (请注明联系人及电话并及时通知)  
拥有海内外大批固定客户群,托本公司长期高价收购,库房24小时专业人事看守,如有损坏,公司按藏品自身价值赔偿。 除图录费外免收一切拍前费用,拍后佣金优惠,流拍不收任何费用。凡属收藏精品,均可安排国家级权威专家免费鉴定,出具证书,并作重点推介。 提前送拍者,更可享受拍品提前交易或委托收购服务

主题

听众

22

积分

白衣秀士

发表于 2012-6-26 23:32:47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楼主是个绝对高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4-25 13:27 , Processed in 0.05257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