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7|回复: 7

中西亚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4-25 10:58:11 |显示全部楼层
伊朗风情

波斯为伊朗古称。其历史名城伊斯法罕以它的波斯穹形建筑艺术和丰富多彩的手工艺品而闻名遐迩。十七世纪一位颇有阅历的旅行家来到这座城市参观后,曾在他的游记中引用波斯人的话说:“伊斯法罕半天下。”
伊斯法罕市的清真寺多达二百多个。其中以阿巴斯大帝从公元一六一三年起用了三十四年才建成的皇家清真寺(现名伊玛姆霍梅尼清真寺)最著名。它的造型保持了传统的波斯建筑风格,精致的镶嵌艺术,蓝白相间的波斯图案和优美的大理石雕刻,都给它增添了不少气势。一般的清真寺只有两座高耸的尖塔,面对伊斯兰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但皇家清真寺却有四座尖塔,它的穹式正门和两个尖塔端正地面对广场北部,适应了广场长方形构图,而它的正殿和另两个尖塔却是朝着西南方向的宗教圣地麦加,建筑结构严谨。它的正殿与清真寺正门恰好形成十五度角。站在高大的正殿中心,对准穹形的屋顶,地面上有一块整方砖,人们只要站在上面拍一下手,或讲一句话,立刻就会传来阵阵回音,象是万壑同鸣,整整七下。因此,这个大殿叫"七音殿"。正殿西面墙壁下,有一块三角形浅绿色的石头,当到正午时就没有倒影,一年四季都如此。考古学家对它十分重视,这块大理石实际起到日晷的作用。
离皇家广场不远,在阿里·长普宫西面一条街上是著名的四十柱宫。这也是游人必到之处。这座宫殿事实上只有二十根柱子,宫殿周围绿草如茵,松柏成林,最优美的宫殿前面有一个大清水池,无风时犹如一面镜子,把宫殿前门廊上的二十根高大的擎柱,倒映在水中,因而水中又出现了二十根木柱,故称"四十柱宫"。据说,这个宫殿是阿巴斯大帝接见和宴请各国外交使节的场所。宫内彩绘有当年波斯同奥斯曼帝国和印度作战的两幅大型壁画。
在市郊,有一处令人感到费解的摇晃塔。塔共两个,不大不高。据说,人们爬到塔顶上拉着塔柱摇晃,塔就跟着摇晃。这两个塔是十四世纪修建的,一个英国人不相信塔会摇晃,曾拆掉一个进行研究,结果没能找出原因。
伊斯法罕市是伊朗的一个旅游胜地。每到春秋两季,很多旅游者都会来此,旅馆住满了客人。以旅游者为主要顾客的伊斯法罕传统手工艺品,如骨器、铜器以及各种镶嵌,雕刻等都会在这二个季节热销。



伊斯法罕市的清真寺
朗的跳火节
位于草原和山麓地带小绿洲上的伊朗村落,称"卡拉",村民白天到田里劳动放牧,傍晚回到围有高墙的村落。较大的村落有小型清真寺,有专门的神职人员看守,并负责监督村民们严守伊斯兰教的戒律,每个村落尚有"坎井"为人畜牲供用水。
伊朗人民的传统节日也叫春节,为伊朗历元月一日到十三日。春节时,主妇们要制作各种传统食品。除夕,全家吃团圆饭。初一到初三,走亲访友,互相祝贺。正月十三日,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跳火节是伊朗最古老的节日,在伊朗年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晚上,全国各地都燃起篝火,男女老少从火上跳来跳去,表示要把疾病和灾难统统烧掉之意,同时,也有追求光明和迎接春天到来之意。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4-25 10:58:33 |显示全部楼层
土耳其风情

土耳其人信仰自由,但98%以上的人都信仰伊斯兰教,国家有专门的宗教事务局掌管宗教事务。开斋节是伊斯兰世界也是土耳其最盛大的节日,经过1个月的把斋,开斋节时到处喜气洋洋,一派节日气氛,人们走亲访友,互赠礼品,品尝香甜的巧克力和各种甜点。
土耳其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是清真寺,每天5次从宣礼塔传出赞颂安拉的声音。













土耳其最大的清真寺


考贾特佩清真寺


土耳其人现代婚礼




清真寺是可以定时参观的,女士进清真寺一定要包头巾、穿裙子。

          蓝色清真寺是通称,得名于伊兹尼蓝瓷砖的光彩,让人忘记它真正的名称应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寺内的大圆顶直径达27.5公尺,另外还有4个较小的圆顶已及30个小圆顶,让人一走进去就禁不住地抬头看。



男孩子长到7岁左右要举行割礼,割礼之后的小男孩身穿白袍,头戴王冠,手握权杖,神气活现地躺在床上,亲朋好友都要来送红包,还有一个陪伴男孩进行割礼的人,将和这个男孩一生关系密切,相当于男孩父亲的地位。

  土耳其比较保守的妇女穿袍子戴头巾,而城市开放的妇女则更喜欢穿紧身衣,以显露她们迷人的体形。妇女大多出门工作,结婚后随夫姓。虽然大多数公共场合都不分男女,但按摩、理发必须男女分开。

  土耳其的婚礼要宴请亲朋好友,宾客给新娘的礼物一般是金手镯,新娘两个手臂上戴满金手镯,日后即可衣食无忧。土耳其实行土葬,不允许火葬,死者必须由同性洗净,头朝麦加方向,否则不能升入天国。





土耳其人非常好客,见面要亲脸颊,而且不停地问好。土耳其人对中国人也十分热情友好。如果到土人家做客,进屋之前必须脱鞋,土人家里一定铺满地毯,再穷的人家里都是一尘不染。在公共场合千万不能用手指别人、揩鼻涕、剪指甲等,这些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土耳其的手工地毯在欧洲很有名气,土耳其的食品以烤肉、甜点闻名,土耳其菜被誉为世界第三大菜系。土耳其知名的还有:土耳其浴、肚皮舞。

  土耳其人生活节奏很慢,在餐馆吃一顿饭,至少要两三个钟头,但他们开起车来却像骑马一样横冲直撞。土人喜欢饮茶和咖啡,和一般的茶和咖啡不同,土耳其的茶和咖啡要煮很长时间。虽然他们不喝中国的绿茶或花茶,但如果送他们一小桶中国茶叶,他们也会非常高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4-25 10:59:30 |显示全部楼层
在伊拉克,绿色代表伊斯兰教,黑色用于丧色。对三种色彩含有特殊意味,即客运行业用红色作代表,警车用灰色作代表,丧事用黑色作代表。绿色是阿拉伯人喜爱的颜色。国旗的橄榄绿,在商业上是禁止使用的。这个国家有个民族叫叶基德人,是拜火教徒,他们既崇拜魔鬼,又信神,他们把魔鬼想像成孔雀的形状,因此对孔雀顶礼膜拜,他们甚至不吃公鸡,因为公鸡象孔雀。他们认为魔鬼不喜欢蓝色,蓝色不吉利。伊拉克人忌讳蓝色。禁忌以猪、熊猫、六角星做图案。13为禁忌数字。






2003年2月11日,两位妇女带着一名小女孩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游乐场内玩耍。当天是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宰牲节。巴格达市民纷纷到郊外或公园中游玩,欢度这一传统节日。




在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人们喜吃烤鲜鱼。每到黄昏之时,人们便来到底格里斯河畔以树枝围成的篱笆墙内,燃起一堆篝火,把鲜鱼放在火上烤。卖烤鱼者随时从桶里提出一条条活鱼,熟练地将鱼的内脏剖去。当鱼烤到金黄色时,再放在热灰上。鱼香四散,引来许多顾客品尝其美味。人们吃烤鱼时,往往要调以西红柿沙拉和洋葱拌辣椒,其风味美不可言。伊拉克人习惯喝煮红茶。巴格达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小茶馆,家里来了客人,主人来不及煮茶时,还可到邻近的茶馆叫茶。

同其他阿拉伯国家一佯,在伊拉克从事商务活动,不要急躁,不要慌张,不要灰心。每天午后,大都有午休2小时的习惯,政府机关的上班时间8点到14点,星期四为周末,公务机关有例行的内部聚会,所以不能前去拜会洽谈,在午睡的时间里,不要到人家里去访问。

商务活动应穿着保守式样的西装。访问大公司或政府机关须先订约会,主人不能按时到达也是常有的事情。和其他的中东国家相似,每次拜会,平均总得喝两杯土耳其咖啡,甜茶或饮料。在当地须注意,不要赞美别人所持有的东西。

据说,在他们看来,赞美含有“我想要”的意思。例如赞美别人的太太说“好漂亮”或“好美”的话,丈夫就会变脸色,也许以后就不再和你交往了。商务交往,销售姿态须低。对方喜欢以一群人同时和你谈判。所以最好请对方在咖啡店单独谈,以免干扰。到伊拉克,宜持印有阿拉伯文和英文对照之名片。当地商人多能说英语、法语。应邀至对方家中作客,勿忘携带礼物。伊拉克已渐允许女主人出现于家庭宴会,事先可谨慎地问一下,如果女主人会出现,也应携赠一礼物,但勿送太“个人化”的礼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4-25 11:01:12 |显示全部楼层
吉尔吉斯风情



    因吉尔吉斯人得名,吉尔吉斯当地语言为“草原”和“流浪”的组成,意为“草原上的牧民”。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的东部,其国土有1/3面积在海拔3,000米以上,境内到处可见山地牧场,素有“牧场之国”和“山地之国”之称。



吉尔吉斯的民族服饰


吉尔吉斯斯塔的主体民族为吉尔吉斯族,他们在衣着上,年青人大都着现代服装,农村人和老年人任保留传统服饰。男子穿长袍、羊皮袄、软皮靴,戴黑边白毡帽或绣花皮帽。妇女穿肥大的衣裙,灯笼裤,外罩坎肩或长袍,系绣花围裙皮靴,外套胶鞋。

他们过去主要以肉、奶为主食,有抓肉丝面片、酸奶、干酪等每年在庆祝牧羊节和丰收节时,喜欢举行赛马等娱乐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4-25 11:01:46 |显示全部楼层
乌孜别克风情







    乌孜克又有译乌兹别克,意为“独立”。中国汉朝称之为“大宛”,《元史》称之为“月即别”或“月祖别”,因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称。





    乌孜克斯坦位于中亚的中部和北部。其首都塔什干古代时以商业、手工业发达著称,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心和交通要冲,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塔什干在战后成为重工业基地。在这里有10多座剧院、8座博物馆、160多个俱乐部、140多个电影放映站。塔什干是亚非拉电影节的主要举办地。




乌兹别克族民族服装展示


乌孜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乌兹别克族占70%以上。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开春节、郁金香节、歌咏节和棉花节。撒马尔罕

它是中亚著名古城。中国《史记》称之为“康居”,为丝绸之路所经的名城。公元712年为阿拉伯人占领,后来传入伊斯兰和阿拉伯的语言和文化。14世纪末为帖木儿帝国的首都。1868年并入沙俄。十月革命后,一度成为乌兹别克共和国首府。





    这里保存着14-17世纪的许多建筑艺术古迹,以帖木儿帝国时代的宫殿陵寝最为壮观。有五颜六色的宏伟穹顶的古尔--艾米儿(Gur-Emir Mausoleum)陵墓,它是帖木儿及其后嗣的陵墓。帖木儿悼念其王后所建的比比--哈姆修道院,十分精美。在列基斯坦大校场上,有兀鲁伯经院、季里雅--长利经院和饰以尖塔的希尔--多尔经院等3座高大建筑,气势辉宏。城东北郊为著名的兀鲁伯天文台遗址,现建有兀鲁伯天文台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4-25 11:01:56 |显示全部楼层
哈萨克风情



哈萨克处于亚洲地区西南部,位于中亚五国中。她不但土地面积广大,而且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河流湖泊众多、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植被茂盛、矿藏丰富,其东部和东南边境地区多山。

哈萨克的有色金属在世界市场销路很好,植物资源达1,500多种,是各种药剂、香料、油漆颜料和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西哈萨克斯坦一带古迹较多。阿拉木图是重要的旅游地和体育中心。阿拉木图城南的外伊犁楫拉套山上设有疗养院、旅馆和登上运动员营地。辟有高山溜冰场,经常在这里举办高山溜冰比赛和登山比赛。

哈萨克斯坦境内共有大小民族近百个,最主要的两个民族是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约占80%左右。

哈萨克族多数人喜欢穿有民族特色的服装,乡村老年男子固守传统,穿着为白衬衣、宽裆裤,外罩无袖齐膝长衣,戴绣花小帽或浅色尖顶软毡帽,冬穿毛皮大衣、高筒马靴,戴狐皮帽。城乡中年以上的妇女也爱穿民族服装,即肥大的连衣裙,灯笼裤、绣花丝绒坎肩、毛皮边的尖顶帽或插羽毛的皮帽、软底皮靴,戴项链、耳环、手镯等饰物。





哈萨克斯坦民族服饰展示




哈萨克的手抓羊肉
哈萨克民族乐器表演

   

他们多吃奶制品,也吃面食、蔬菜水果,爱吃抓羊肉、喝奶茶、马奶和酸牛奶,不吃大肉和未经民族传统方式屠宰的畜肉。

哈萨克人强悍豪放,热情好客,擅长骑术能歌善舞,没有歌不成节日。主要民族节日有开春节、棉花节、牧羊人节。过节时,人们载歌载舞,开展叼羊、赛马、摔跤等体育节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4-25 11:02:18 |显示全部楼层
阿富汗风情



  阿富汗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阿富汗人讲礼貌,遇客总是面含笑;彬彬有礼很热情,慷慨大方又厚道;  居民多为穆斯林,伊斯兰教为国教;数字之中忌“十三”,“三十九”数也不妙;反对左手递物品,知道这些很重要。
       阿富汗人有个良好的礼貌习惯,他们对客人总是面带一种发自于内心的微笑。阿富汗普什图人具有热情好客、乐善好施的特点,富人往往自愿救济穷人,特别是逢年过节。平时见了外乡人,他们总是先请他到自己家里,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他们路遇长辈、高贵的客人或熟人需行礼时,一般是不脱帽的。因为依照他们的礼俗,戴着帽子才是礼貌的表示。

    阿富汗妇女地位低下,一般不得在公共场合露面;也不准站立向客人递物,过去多以下跪呈递,现代已改成了下蹲呈递。阿富汗的年青女人,在外出路遇他人时,总习惯以黑纱遮住脸,以表示对他人的礼貌。







一名戴头巾的喀布尔的女学生神态自然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大街上,几乎见不到妇女的面容和身形。按照阿富汗穆斯林传统习俗,女子成年后要身穿“波卡”(罩袍),从头到脚遮掩起来,只能透过在面前的一小块网纱看外面的世界。这位少女还未到穿“波卡”的年龄,可以享有袒露面容的自由。(新华社记者汪亚雄摄)



   黑色是阿富汗人喜爱的传统颜色。他们认为黑色是谦逊的色彩。黑色还象征着庄严和隆重。阿富汗帕坦族人对来宾有以刀或衣服做赠礼给客人送别的习俗。客人穿着部落首领的赠衣,或持有赠送的匕首,不但可以畅通无阻,还会受到特殊的保护。
礼节礼仪
阿富汗人的一般礼节礼仪有三种形式:与陌生人相见时,一般惯行握手礼;与相互熟悉的人相见时,一般惯以右手按胸,同时点头并说“真主保佑”,然后再拥抱两次;与特别亲密的朋友相见时;一般要亲吻或碰额两次



信仰忌讳
伊斯兰教为阿富汗的国教。阿富汗人忌讳有人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的说话。认为这是一种不良的举止。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视左手为肮脏和下贱之手。所以使用左手是极不礼貌的,也是令人不能接受的。他们对“13”、“39”数有所忌讳。认为这些数字有消极的含义。
阿富汗伊斯兰教严格禁酒。所以他们的国民是不饮酒的。他们禁食猪肉和一切怪形食物。如:螃蟹、虾、海鱼等;他们还忌讳使用猪制品,也忌讳谈论有关猪的问题。
饮食习惯
阿富汗人饮食习惯与印度人近似,他们喜欢素食,也吃肉食。他们有以茶待客的习俗。往往一敬就是三杯茶。第一杯为止渴,第二杯表示友谊,第三杯是礼节性的。他们有饭前饭后洗手的习惯。一般他们总是请客人先洗,然后主人再洗。他们用餐不使用筷子,除在正式社交场合吃西餐时使用刀叉之外,平时总习惯以手抓食取饭。他们对中餐极为欣赏。认为中餐称得起为世界上最美的佳肴。
阿富汗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 讲究菜肴花样,注重菜品质量。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微辣味道。
③主食 一般平民以面粉为主食,上层人士多以大米和牛、羊肉为主食。
④副食 爱吃鸡、鱼、牛肉、羊肉;也吃鸡蛋和番茄、洋葱、菜花、菠菜、茄子、胡萝卜、土豆、豌豆等蔬菜;调料爱用羊油、盐、葱、蒜、柠檬汁、辣椒、番茄酱等。



⑤制法 对烤、炸、烧、烩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素菜、清真菜。
⑦菜谱 很欣赏什锦拼盘、糖醋鲜鱼、素烧茄子、青椒鸡丝、烤填鸭、烤全羊、烤肉、咖喱鸡、黄油菜花、全素菜汤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阿富汗不管什么等级的人,都习惯以牛奶当饮料;喜欢中国绿茶和红茶;在国内最上等的茶要属“无籽葡萄茶”。
⑨果品 喜爱水果,爱吃香蕉、荔枝、菠萝等;干果喜欢核桃仁、杏仁、松子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20

积分

店主

发表于 2007-4-25 11:56:33 |显示全部楼层
书面领略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4-29 01:20 , Processed in 0.05205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