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2|回复: 2

文人笔名趣谈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5-18 17:30:18 |显示全部楼层
丁聪:为什么叫“小丁”
我在中学时就开始发表漫画,原来是用丁聪的名字,但“聪”字笔画太多,做版后,小了看不清,大了占画面太多,不好看,后经张光宇建议,何不用“小丁”﹖他说,你爸叫老丁(朋友们都这样称呼他),你就叫小丁好了。从此,我就用“小丁”作笔名,一直到现在。
我改用“小丁”大约在1935年左右,也即19岁时,到现在已快六七十年了。最近读者常向我提这个问题,我就在这里作个交代。
此外,“丁”在中文里还有“人”的意思,“小丁”也意味着“小人物”,我也就是个小人物,这很符合我的身份。
丁聪,1916年生于上海。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抗日战争时期辗转于香港及西南大后方,从事画报编辑、舞台美术设计、艺专教员和画抗战宣传画等工作。解放后,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1957年后二十多年里没有发表漫画,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又画起讽刺漫画来。1980年以后,创作了大量文学书籍插图及讽刺漫画作品。自1979年《读书》创刊至2006年初,在该刊开辟漫画专栏二十多年从未中断。主要作品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插图等,以及《丁聪漫画系列》、《中国漫画书系.丁聪卷》、《丁聪画册———漫画.插图.素描.速写.肖像.设计集》、《瞎操心》等。
舒芜:笔名与本名的纠葛
舒芜是我的笔名,是最常用的笔名,是本名之外另一个“准本名”。
为什么取这个笔名,什么含义,倒很简单。1938年我16岁,流亡在广西桂林,第一次向报刊投稿,投给《广西日报》副刊《南方》,署笔名曰“舒吴”。这两个字,用我们家乡安徽桐城口音读,就是“虚无”,如同子虚乌有、乌有先生、无是公的意思。稿子刊用了。又投去第二篇,觉得“舒吴”不大像文坛常见的笔名,乃换一个字曰“舒芜”。投稿又刊用了,这个笔名于是第一次问世。那是16岁孩子的见识,什么“芜”的笔名其实太常见。50年代北京某次文艺界集会,我随便坐到一张三人沙发上,原来已经坐了两人,忽然就被旁人指出:“你们是三‘芜’并列呀?”原来我是和艾芜、荒芜两人坐到一起了,我们其实完全无意识的。要我现在来选笔名,“舒吴”倒更有个性些。
直到四十年代初,发表文章较多,用的笔名不少,其中长篇文章都署“舒芜”,这才作为最常用的一个固定下来。但是笔名只在发表文章上用,职业上社会上亲戚朋友间通用的还是本名“方管”。那时汇给舒芜的稿费怎样领取,记不大清楚,大概刻个名章就行。
1953年,我从南宁调北京工作,调函上是用“舒芜”的名字,从此我在单位就用这个作为正式名字,工资单、工作证、医疗证、借书证等等乃至退休证,一切全用“舒芜”。上邮局领取汇给舒芜的稿费时,用工作证、退休证都成。所以“舒芜”可以算是本名之外另一个“准本名”。那时户籍管理还很宽松,大家都不甚在意,户口本上我的本名还是“方管”。一个时期户口本上还有“曾用名”一项,将“舒芜”填入,同样可以作为有效证件。
好景不长,邮局规定领汇款只能凭身份证,上面只有一个本名“方管”,户口本上“曾用名”一项也取消,汇给舒芜的稿费就没有证件领取了。据说工作证、退休证等等都容易伪造,只有身份证伪造较难,为了保证取款者的利益,才有这个规定。这番好意我能领略,可是我因此遇到的麻烦确实不少。只能在投稿末尾一一注明:“通信处务请写什么姓名,不要写什么姓名”,供责任编辑备忘。如果稍一疏忽没有注,或者编辑没有注意,用了“舒芜”名字汇稿费来,我只有寄回去请求改换姓名重汇一次,彼此都添了一番折腾。这样的纠葛,眼下还有几宗未曾了结哩。
舒芜,1922年生,原名方管,安徽桐城人。主要作品有《挂剑集》(杂文集)、《说梦录》(评论集)、《周作人概观》(论著)、《舒芜集》(文集)、《碧空楼书简》(书信集)等。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5-18 17:30:35 |显示全部楼层
辛丰年:关于笔名的暮年怀旧

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初,我从武侠小说迷变成了新文艺的爱好者,结交了几个有同好的青年。他们认识地下党的人。敌伪报纸的副刊和一种期刊由地下党暗中控制着,发动那些向往光明的青年为这些“阵地”写稿。

我们写稿都不用真名,所用的笔名也要经常换。我自己常常为了要取个不常见而且不俗气的笔名动脑筋,想点子。一个办法是从鲁迅所用过的许多笔名中找灵感,甚至借用某些较冷僻的。有一次学写一篇小杂文,就用了“某生者”这笔名。一位朋友认为这样做不妥,把它改成了像是真姓名的“梅深哉”。

有一次,为了赶发稿时间,我们还用过一种办法,拿一本地图册,信手翻到某页,再随便用手指向图上一点,找一个地名当笔名用。“扶风”便是我用此法找到的一个笔名。有两篇《鲁迅的笔锋》(辑鲁迅语录)的文章署了此名,还以此名向《北极》半月刊投过一篇译稿《罗马的山盗》(《基度山恩仇记》之一章)。

建国后到文化部门和报社打杂,编写应用文章,大都无须署名,笔名已无用处。只有1958年3月,应友人之邀,写了一篇《想起了伊林》,登在《雨花》上,用了个“叶处立”的笔名。当时何以取这个有点怪的名字,记不得了。

又过了二十多年,劫后余生,垂垂老矣,忽然又用到笔名了。1986年,写了本《乐迷闲话》。用什么笔名?自己寻思,应该同内容搭题才好,便想了个“辛封泥”。本意是仿“交响乐”西文读音,“封泥”是因其字面有趣语感好且有出处,别无深意。

后来,书稿的责编来信商量其中的文字问题,对这笔名有看法,认为不大像个名字,不如改为辛丰年吧。我欣然同意。从此,我向报刊投稿都是用此名,只有在台湾版的《请赴音乐的盛宴》那本书上用了那个“辛封泥”,那也不过是心血来潮。

真没想到,有一位老朋友同金克木先生相当熟,告诉我,有一次听到这个笔名,他自言自语地说:“那不就是‘交响乐’么。”

此一信息曾令我欣然自喜,但也从未有什么把书寄去“敬请教正”的想法,我哪敢渎扰这位我所高山仰止的通人、高人呢?

辛丰年,原名严格,1923年生。江苏南通人。抗战中家乡沦陷,初中尚未读完,从此闭门自学。1945年开始在部队中做文化和新闻工作。1976年退休。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读书》、《音乐爱好者》、《万象》等杂志写出大量的音乐文章。主要著作有《乐迷闲话》、《钢琴文化三百年》、《辛丰年音乐笔记》、《不朽的人与乐》等。

舒婷:发表第一首诗时用了笔名

我出生于一个所谓“书香门第”。祖上出过举人,因此祖宅门前竖有旗杆,老家那地方人称“旗杆院”。我一到人间,祖父循族谱“佩”字辈,将我名为“龚佩瑜”。但我上幼儿园,妈妈嫌这个名字不谐音,小朋友都不会叫我,于是改名为龚舒婷。我哥哥这辈是“书”字辈。《诗刊》刊用我的第一首诗《致橡树》时沿用“舒婷”,尚不知舒婷是谁。如此成了“舒婷”,是我祖父、我妈妈和我都未曾料到的。

我想我的真名应该是龚舒婷,龚佩瑜应当是我的乳名。

舒婷,原名龚舒婷、龚佩瑜。原籍福建厦门,1952年生于泉州。1967年结束中学学业。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1971年开始写诗,在知青中传抄。1975年起在集体所有制企业工作。1980年入福建文联创作室。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多种。其中《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5-18 17:30:58 |显示全部楼层
叶兆言:名与身随

我的名字只不过是爱情的产物。父亲给我取名的时候,采取拆字先生的伎俩,我的母亲姓姚,姚的一半里面有个兆,父亲名至诚,繁体字的诚有一个言字旁,父亲和母亲拿自己的名字开刀动手术,一人给了半个字,便有了如今的叶兆言。

父亲为我取的名字曾得到了祖父的称赞。要得到祖父的称赞并不容易,尽管祖父自己替人取名字一向不太认真。祖父取名字的特点是随意。伯父叫至善,姑姑叫至美,父亲最小,本来应该叫至真,可是祖父故意闹别扭,改成了至诚。祖父晚年和父亲闲聊,曾笑谈给父亲取名时的想法,他觉得至真是什么人顺理成章都能想到,于是偏偏改成至诚,让大家的想法都落空。我堂哥的名字也都是祖父取的,大堂哥叫三午,因为祖父属马,大伯属马,大堂哥也属马的缘故。二堂哥一直懒得取名,小时候长得胖,小名就叫大块头,这是南方对胖小孩的一种叫法,叫顺口了,干脆找了音近的字,大奎。堂姐也是如此,都叫她小妹,叫惯了,再找个形状相近的字,小沫。最小的堂哥生于国际争取持久和平年,这一次更省事,就叫永和,是一个最普通最常见的名字。

我自己对取什么样的名字,在一段时间内很在乎。12年前刚开始发表作品的时候,我想自己无论如何得有一个响当当的笔名。当然,作为一个大作家,仅仅只有一个笔名远远不够。我最初发表三篇小说,用了三个名字,一是真名真姓,一是邓林,用的“夸父逐日”的典,一是孟尼,是梦里的谐音。年轻气盛,我想自己每一种风格的小说,都应该有一个笔名。

起笔名是一种自恋。我想到自己用过的笔名就想笑。读研究生的时候,因为已经成家,又迫不及待添了个很可爱的小女儿,囊中羞涩,于是写文章,用的笔名和钱都沾亲带故。用得很多的是刘克,本来想用德国的货币单位马克,后来想想自己不嫌俗气,用稿单位恐怕受不了,便把马改成牛,再借用一个刘字。类似的用货币单位为笔名的还有梅元。

我用一个女孩子的笔名,写了一组关于女孩子的文章。这个笔名就是萧菲,小费的意思。

此外,我用过的笔名有叶言,有舒书,用得最多的是谈风。谈风是父亲的笔名,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和他打了个招呼,拿过来就用。用谈风这个笔名,我在报纸上发表了44篇关于过去中学生的随笔,在文章里大谈过去的中学生,从吃喝玩乐,到当时流行的时尚,从轶闻趣事,到当时学生的向往和理想,真所谓无所不谈,什么都敢吹。很多中学生都以为我是个从旧社会过来的老先生,他们写信给我,把我当做了和他们爷爷差不多的老人。

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创作总字数约四百万字。主要作品有七卷本《叶兆言文集》、《叶兆言作品自选集》以及各种选本。另有长篇小说《1937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准》、《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8 13:22 , Processed in 0.05122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