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1|回复: 1

鄢陵沧桑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6028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7-5-26 09:24:21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原腹地,黄河冲积的大平原上,有一个名闻暇迩的花卉名县,就是我们鄢陵县。
    鄢陵县位于河南省许昌市东部,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鄢陵这片沃士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利。考古发现,早在8000年前,先民们已开始在这里聚居繁衍、狩猎,打渔、采果,种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创造了古代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上古高士许由躬耕田亩,至今许由古墓冢尚存于陈化店镇许由寨。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天下,传说中祝融氏的后裔即受封于此,称鄢国。东周诸雄称霸,鄢国先被郑国所灭,废国为邑,改称鄢陵,当时因“鄢”与“安”两字通读,又称安陵,先后为郑、韩、魏、楚的属地。历史上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秦求易地,唐雎不辱使命等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一代人杰曹操迎献帝于许。屯田许下(许下即今鄢陵等地),加速了鄢陵的发展进程,促进了鄢陵各方面的繁荣,当时的鄢陵人口就已发展到20多万,至今鄢陵境内还有曹操的议事台,军队屯田为营的前营后营郭营周营任营等一大批以军营为名的村子和以民屯田的白屯吕屯晋屯等,鄢陵地名充满了三国文化内涵。关于三国时的传说更是绚烂多姿,丰富多采。东晋以来革甲迭起十六国兵戎相见,鄢陵又一次沦为战场。南北朝时,宋、北魏、北齐等先后掠鄢陵以为边境,诸国之间互相攻伐征战,鄢陵深受其害。隋文帝建国后,置鄢陵县于今城,唐代之后鄢陵境内才大致稳定下来。北宋定都开封,鄢陵为畿县,宋太祖浚蔡(sha)河、疏洧水,通漕运,置重臣镇守马栏,鄢陵凭水陆交通之利,成为京都门户,马栏成为当时名闻天下的京畿四大名镇。一时间交通便利,五业兴旺。朝中重臣范仲淹、韩琦、苏东坡、崔立等都曾先后来这里赏花饮酒、赋诗唱和,集贤殿学士杨侃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皇畿 赋》。
    金元时期,鄢陵士民多避乱江南,田地荒芜,遂成僧侣的乐园,百余年间,各路僧侣道士在这里修建寺观30余座。至明朝建立人口才逐渐增加,大批山西移民迁此定居,各行各业才渐渐繁荣起来,文化教育尤为突出,自永乐至崇祯250年间,鄢陵就有60余人中乡试,18人举进士。以兵部尚书梁廷栋为代表的鄢陵藉官员遍及朝野,有“朱明天下鄢半朝”之誉。
清未至民国年间,自然灾害连年发生,加上封建统治者镇压人民的屠刀,军阀混战的炮火,残害了难以数计的无辜者的生命;东来西往的杆匪掳掠,南来北去拉锯式的国民党军队索粮勒款,抓丁拉夫,苛捐杂税沉重,货币贬值一复一日,鄢陵人民的血汗,又不知被榨取了多少。政局混乱、学校星散,农业濒临破产,商业一片萧条、妻离子散,“漂流他所,皆视故乡为畏途”故乡成了血和泪的梦境和苦难的回忆。
    封建流治者的腐朽流治,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剥削阶级的残酷压迫和疯狂的攫夺,伯使鄢陵人民一次又一次的起来反抗。明崇祯年间,农民徐完率众在县城东关外举起义旗,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遥相呼应。清朝未年,先后发生了响应义和团、红枪会、白莲教等农民起义,宣统三年(1911)县北查天化、麻天祥等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在栗园村举义旗,提出了“平分土地,天下大同”的口号。指师河南开封府,威震豫中平原。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全县人民无不义愤填膺,革命青年李爽,程彦洛等人在中共河南省委领导下,组建了中共鄢陵支部,组织联络了一大批热血青年,宣传杭日,点燃了鄢陵人民革命的星星之火,进步学生司东来、李权、李书贞、杨瑞钧等先后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入了中国革命的洪流。
    1947年底,在中国**d的领导下,鄢陵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新中国成立以后,鄢陵工农业生产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鄢陵林业,板车剧团成为全国的两面红旗。
    特别是近几年,鄢陵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突出农、强化工、加速城”方针指导下,鄢陵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主题

听众

320

积分

店主

发表于 2007-5-27 16:32:53 |显示全部楼层
有味道!~
好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5-3 23:16 , Processed in 0.05024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