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17|回复: 18

新疆民风民俗汇集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3-30 16:49:40 |显示全部楼层
维吾尔族的宗教礼拜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至今保持着宗教礼拜的习俗。他们每天要做5次礼拜(妇女不做礼拜),分别在黎明、中午、下午、黄昏和夜晚。平时礼拜一般在自己的家里做,也有到清真寺去做的。每周五午后在清真寺举行一次集体“主麻拜”。每年分别在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举行两次会礼,并且在斋月的每个夜晚都要做礼拜。在礼拜之前,必须淋浴,称为“大净和小净”。大净要洗全身,小净只洗手、脚、脸,摸头、净一下即可。用水擦洗叫“水净”。在没有水的地方,可以土代净,即把两手在地面上拍一拍,摸摸脸,搓搓手,也表示了“净”的意思。
  为什么在做礼拜前要进行“大净”、“小净”呢?据宗教的说法人是污秽的,真主是圣洁的,做礼拜的人只有把身上洗净,才表示对真主的虔诚,真主才能接受其跪拜。许多维吾尔族人虽然不做礼拜,但保持了“大净”和“小净”的良好习惯,这是符合卫生要求的。
  在清真寺做礼拜是件严肃的事情,在进入大殿之前,必须脱鞋,不许擤鼻子、吐痰、放屁。参加礼拜的人必须戴帽子,面朝圣地麦加的方向跪在地毯或毡子上,由身着传统教服、头戴伊斯兰帽的伊玛目(教长)带领做站立、赞颂、鞠躬、叩头、跪坐等动作。然后聆听伊玛目宣讲教义。礼拜毕,大家相互问候之后,便一一离去。
  为了使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群众礼拜方便,除了有学府性质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之外,在每个城市都有较大的清真寺。在城市和城镇以及巷子中也有规模较小的清真寺。这些清真寺,有的有编制,有的无编制,主要是为教徒做礼拜方便。除此以外,在野外的戈壁滩或公路旁,也有用土墙围起来的清真寺,维吾尔人称“依登米吉提”(孤独的清真寺)。这种清真寺无人管理,主要是给上路的人提供祈祷的方便。但有时,到了做“乃玛孜”(祈祷)的时候,无任何清真寺,他们就席地而跪,面朝西方认真地进行祈祷,完成自己的功修。
  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哈萨克、回、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都保持着他们的宗教礼俗,也都参加礼拜活动。
新疆少数民族的炉子
在冬季长达近半年的新疆,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炉子,它成为人们取暖、做饭不可缺少的伴侣。

  新疆地域辽阔,天山南北温差较大,所以就形成了五花八门的炉子。新疆最大的炉子要数毛炉,直径I米多,高有2米以上的圆形黑铁皮包裹的土炉。据说,这种毛炉是从苏联传入的,它多嵌镶在里外屋墙壁的中间。炉门在外屋,这样使里屋既可以取暖,又可以避免灰尘,保持卫生。这种炉子膛内很大,既可以烧煤也可用柴禾,烧一次可以保持一天一夜的室内温度。这种炉子多在伊犁、乌鲁木齐、塔城、阿勒泰等地冬季使用。最小的取暖炉子是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冬季使用的只有50多公分宽的土制炉,以木炭做燃料,只供取暖用。这种炉子呈方形炉膛用碱土抹匀,炉中有一个小窝,供通风之用。炉子上面可以盖木板,烘烤被褥,晚上还可以烤脚取暖。另外还有一种叫“乌茄克”的土炉,无烟筒,炉口呈马蹄形,膛壁用碱土抹光,以柴禾、干草做燃料,做完饭后还可以在炉膛内烤馕。“乌茄克”的大小不一,式样也略有差别,它有的在露天,也有在屋里的,冬季南疆的维吾尔族群众大都用它。
  新疆最复杂的取暖设备要算火墙了,火墙是用土炉子或铁皮炉子,通过火墙的洞口,使火墙保持温度,供人们取暖,既卫生,又省燃料,天山南北普遍采用。火墙工艺较复杂,盘火墙是件技术性较强的活。火墙高一般1.8—2米、宽2—2.5米,可分为三洞、五洞、七洞(指烟道)不等,“并有乱冒花、上下窜、平走等形式,一般坐落在里外屋中间的墙壁里,大都在外屋烧火做饭,里屋取暖。新疆简单的炉子是牧区哈萨克牧民用三根铁棍做支架支起的炉子,把水壶或锅吊在支架一端的铁环上,下面用木柴燃,这种炉子撤也容易,支起来也方便,随时可以移动,适应牧区流动生活的特点。目前在阿勒泰、哈密等地的牧区,在夏季仍用这种炉子烧水、做饭。
            
  随着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新疆炉子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既有用铁皮砸成的,也有生铁铸造的;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专供烧煤的,也有专供烧柴的,另外还有带烤箱的,带土暖气的,这些形式多样的炉子成了新疆各族人民度过严寒的冬季和一日三餐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新疆少数民族见面礼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各个民族有不同的见面礼节,每种礼节都代表了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友好感情。这里的山美水甜,人也格外热情,他们的见面礼也非常有趣。
  [维吾尔族]按传统习惯,维吾尔族见面时,不施握手礼,而是把右手放在左胸前,点头、鞠躬,并说:“萨拉木里坤”(意思是“祝福”)。如果一个人一次碰到十几个熟人,对每个人都要点头、鞠躬,把右手放在胸前,同时也要说:“萨拉木里坤”。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礼貌。妇女见面时,就不施这种礼,而是要互相拥抱,左脸面要挨一下,并说:“萨拉木”(“祝福”的意思);长者见到晚辈时,晚辈要先施礼;老人见到小孩时,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称呼,老人则要吻小孩的脸蛋和额头,现在许多老年人仍保持着这种传统的礼节,不过年轻人见面时,大都行现代的握手礼,并说:“亚克西姆塞孜”(您好)。
  [哈萨克族]长期生活在牧区的哈萨克族人格外热情和有礼貌,见面时,都要伸出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里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平安”的意思),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家畜等,不然,则被认为不礼貌。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问候,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抱,表示亲昵和思念。
  [回族]回族自形成以来,把讲礼貌作为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见面礼中,回族的先民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使用礼貌语言“色俩目”,不仅见面道“色俩目”,分别时也道“色俩目”;认为道“色俩目”,既是对别人的尊敬,又有利于团结、友爱,还可化除成见。因此,回族始终保持了相互祝安问候、以礼待人的道德传统。不仅如此,回族还在行动上“于细微处见精神”,如在待客礼中,回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诚恳待人,热情好客,逐步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
  [锡伯族]锡伯族十分注重礼节,见面时大都施握手礼,并说:“霍卓纳”(您好)。但对老人和长辈却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迈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每逢过年,儿女们要给父母叩头拜年,然后再给其他长辈拜年。
塔吉克族]塔吉克族的见面礼别具一格,饶有风趣。晚辈见到长辈要先请安,妇女和男性长辈见面,男长者伸出左手,手心朝上,妇女拉着长者的指尖吻一下手心,表示敬意。中年男性与长辈见面时,一般可以行握手礼,若交情较深,则要互相吻对方的手背,表示尊敬和热情。妇女们见面时,一般要拥抱,年长者吻晚辈的眼和前额,晚辈吻长辈的手,平辈之间互吻面颊或嘴唇。小伙子们见面时,一般有两个动作,一是握手,二是把手送到对方唇边,互吻一下对方的手背。男女互相见面时,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则要轻轻地按一下女的头部,以示敬意。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礼节,即使见到素不相识的远道来客,也要热情问候,并热情地说:“索嘎多”、“青加姆”(“平安健康”的意思),并施握手礼。对外来的客人,塔吉克人非常热情而友好。主人要拿出最好吃的东西招待客人,请客人坐在上座,并铺上坐垫。
  
  [蒙古族]蒙古族现在一般施握手礼,长辈对晚辈说:“赛尤”(你好),晚辈对长辈则说:“赛伴塔”(您好)。但是一般青年人见到老人,却不施握手礼,而是向老人点头、鞠躬,并说:“阿莫尔拜塔”(“问安”的意思)。如果和尊贵的客人见面,礼节则十分隆重。当得知客人要来的消息后,要在地界那里等候,并要准备酒肉和奶制品,见面时要敬献酒和哈达,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和真诚。离别时,也要在地界那里送行,并要敬酒献歌。
  [俄罗斯族]俄罗斯族是一个热情的民族,亲朋好友见面时,一般要拥抱,并亲吻面额。一般人见面只握手,并说:“孜德拉斯维基”(您好),然后还要问一下健康、工作和家里人的情况,当别人问完之后,要说声:“斯巴西巴”(谢谢),表示礼貌。
  [满族]满族是个崇尚礼节的民族,对老人非常尊敬。礼节很多,颇有风趣。晚辈见长辈,不分贵贱要说:“玛法赛英”(“爷爷您好”的意思)。除问安之外,还有请安、打千儿、半蹲礼、抚鬓礼、抱见礼、顶头礼等。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礼。现在满族人的见面礼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礼节已从简,晚辈见长辈以鞠躬礼居多,平辈以握手礼为常。不过,在亲友之间,妇女们还保持着“半蹲儿”礼。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3-30 16:50:37 |显示全部楼层
蒙古人的敬酒习俗

酒被蒙古人看作是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所以逐渐形成了饮酒的习俗,其中颇有讲究。

  无论在饮“赛林艾尔克”(奶酒)或是在饮“哈尔克”(烧酒)时,他们都要对长辈或客人敬酒。有趣的是在敬酒时,还有许许多多的敬酒歌,表达对长辈及客人的尊重。特别是一些敬酒歌,极为普及,几乎男男女女的蒙古人都会唱。在敬酒时,一边唱歌,一边敬酒,气氛十分活跃感人。在流传极广的一首敬酒歌中,形容用金杯、银杯和铜杯斟上满满的酒,和长辈和客人欢聚在一起的欢乐心情。除此以外,在新疆博尔塔拉、巴音郭楞等地的蒙古人还用古老的民间曲调唱敬酒歌,歌词一般也不固定,大都用比喻的手法,以借用他们熟悉的山、水、鸟、花卉、湖泊、兽类等,来抒发和表达对长辈和客人的尊敬及思念的心情。歌词因人而异,很有分寸。

  蒙古人对长辈和客人极为尊重和热情,所以当长辈和客人上马、下马、进门、迎接、送别时,都要敬酒,有时还要唱上一段精彩的敬酒歌。例如送客人上马时,要敬上一杯“马镫酒”,祝愿客人喝了酒后腿上有劲,一路顺风。

  蒙古人在敬酒时,也常有“借花献佛”的习俗。例如当主人敬给客人一杯酒时,客人也可以借主人的酒,敬给其他人,以表达尊敬和友好的感情。不过,蒙古人去作客或是看望老人时,从不空手,往往都要带上酒或其他食品。

  蒙古人在敬酒时,自己要先喝一口,然后再敬给客人,以表酒里纯净和同欢共饮的感情。客人在回敬主人时,也要让在座的客人呷一口,使饮酒的气氛显得格外亲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3-30 16:50:50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族的汽浴

  俄罗斯族是一个讲究卫生,喜爱清洁的民族。他们民间有一种浴室和洗澡的方式十分有趣,和其他少数民族有所不同。其他民族在洗澡时大都用水,而他们却用蒸汽。

  这种浴室一般为木质结构,盖在离住家不远的院角里,共有两间,一间是更衣室,另一间是浴室。浴室内有长约1米多、宽不到1米的大炉灶。这种炉灶结构十分奇特,灶膛上有铁板和架铁条,上面堆放大卵石。浴室中间有2至3层的可供人躺蹲的木板架。木板架有塔形和梯形两种,人既可躺在上面,也可蹲在上面。洗澡时,用木柴做燃料,将大炉灶点燃,烧到铁板、铁条上的大卵石微发红时为止,这时,要用热水泼在上面,用冷水则容易使石头爆裂,瞬间,泼到上面的热水变成水蒸汽,水蒸汽迅速弥漫整个浴室,浓度达到伸手不见五指。洗澡人根据身体情况,身体好的,可躺或蹲在高层木架上,身体弱的,可躺或蹲在中层或低层木架上,待全身发汗,犹如被水淋过,可用手或毛巾搓全身,有的手持柔软的桦树细枝扎成的扫帚拍打全身,直至全身通红。洗完后用温水冲身。这样可以重复几次。

  这种浴室一次可以洗好几个人,并洗得很干净,而且特别舒服。年纪大的或身体弱的人不适于汽浴。洗完澡一定要喝茶(多为红茶),补充身体内失去的水分。

  目前新疆这种汽浴已不多见,大都改用淋浴和盆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3-30 16:51:03 |显示全部楼层
哈萨克族的待客习俗

  哈萨克族中有这样一句话:“祖先的遗产中,一部分是留客人的。”所以,对于来到草原上作客的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竭诚地招待。

  哈萨克人家里来了客人,都要烧茶,铺上餐布,拿出包尔沙克、奶疙瘩、方块糖、酥油及其他奶制品招待。夏季还要用马奶子,冬季则把奶疙瘩煮成奶浆。如果来了贵客,还要宰羊煮肉。

  喝完奶茶,主人还要为客人举行娱乐活动,多才多艺的主人往往弹起悠扬的冬不拉,唱起传统的民歌,或是讲笑话、故事,或是猜谜语等,既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又增进了客主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边吃喝、边弹唱的项目结束后,主人还要请客人再吃肉。吃肉时,给客人什么部分的肉,都是有讲究的。一般是把羊头、臀部的肉和肋条肉端给主客和年长者。羊后腿下半截的肉和胸叉子肉则给女婿和媳妇。小孩子吃羊舌头、羊耳朵、羊腰子和羊心等。
        
  吃完肉,还要喝肉汤,同时还要重新烧茶,摆上茶和食物,让客人吃饱喝好。
        
  他们不仅要把最好吃的拿出来待客,而且睡觉时,也要把最好的被褥拿出给客人使用。同时,还要照料好客人的乘马。客人离去时,还要扶上马送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3-30 16:51:18 |显示全部楼层
各个民族都有向人们表示祝福的方式,如藏族人献哈达、蒙古人敬奶酒,而哈萨克族在遇到喜事时,却要撒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包尔沙克等,这种表示祝福和欢迎的仪式,哈萨克人称之为“恰秀”,即“撒”的意思。

  哈萨克草原上遇到喜事,都要搞“恰秀”,让人们抢着吃,分享欢乐。草原上来了尊贵的客人,也要搞“恰秀”,表示尊重和欢迎。

  一般“恰秀”都是由妇女来搞,这位妇女必须是年纪较大、儿子齐全、丈夫健在、本人德高望重、深受群众爱戴者。人们相信,由这样的妇女来搞“恰秀”,会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

  有些“恰秀”则由自己人来搞。如在夏季第一次挤马奶时,则要在挤马奶的地点喝奶茶;并要邀请邻居和亲友们一起来喝。同时还要在马驹头上和拴马驹桩子上抹些酥油,这时,由家里的年长的妇女来撒喜食,以祈求人畜两旺,吉祥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3-30 16:52:07 |显示全部楼层
满族人为什么不戴狗皮帽子

  满族在新疆是人口较少的民族,他们的一些习俗也非常有趣。据说,满族人不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铺狗皮褥子,同时也不伤害喜鹊。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民间有“狗救驾”和“鹊救驾”的故事。

    传说,满族的祖先努尔哈赤有一次被明朝总兵李成梁追赶,眼看追近,努尔哈赤急忙躲藏在一滩芦苇荡里,追兵难以寻找,就纵火烧芦荡,顿时,大火蔓延芦荡,追兵以为努尔哈赤被活活烧死,其实努尔哈赤只是被烟熏倒了,当火势就要蔓延到他身上时,有一只黄狗跑到水里,沾一身水,在努尔哈赤身上打滚,他身上的火被扑灭了,但黄狗却累死在他身旁。后来,当明兵前来搜索时,一群喜鹊铺天盖地落在努尔哈赤的身上,明兵以为喜鹊在叼啄尸体,努尔哈赤已死无疑了,于是撤兵回朝。

  等努尔哈赤醒来时,发现身上落着喜鹊,身边躺着一条黄狗,这才明白是黄狗和喜鹊救了他。

 “狗救驾”和“鹊救驾”的故事不一定真实,但对过去以狩猎为生的满族人来说,狗是左右臂,是猎取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工具。满族人出猎时以狗为向导,跟踪追捕野兽。好的猎犬,不但能寻踪报讯,还能直接捕获野味,所以满族人对狗十分偏爱,有的地方在满族姑娘出嫁时,还有把狗作为陪嫁的习俗。

  喜鹊是许多民族都喜爱的鸟类,常言说:喜鹊叫,喜来到。所以满族人对喜鹊也十分喜爱,并把喜鹊视为神鸟,从不伤害,并在自己庭院竖立长杆,备以食物,供喜鹊食用。所以,我们到满族家里作客时,不要戴狗皮帽子,不要穿狗皮大衣,以免引起他们的不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3-30 16:52:25 |显示全部楼层
塔吉克族的丧葬习俗

  塔吉克是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丧葬习俗大都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差不多,但也有独特的地方。塔吉克人的丧葬是肃穆而隆重的。

  人去世后,要用白布将下颌托起,并合上他的双眼,稍微整容后,立即组织人去报丧。同时,要把房子收拾干净,然后将尸体放在一块大木板上,为死者净身。死者若是男性,须剃掉头发,洗净全身;若是女性,也要洗净全身,并整理发型,若是长辫子须将辫子放在胸前。净身时,不允许外人在场。这种习俗称之为“泰霍尔达特”。这种净身的目的是让死者干干净净、整洁地进入天堂。净身后,死者的头部要朝西方,并盖上有刺绣的盖尸布。这块布叫“凯先干”。同时还要在死者的头前和脚下各点一盏灯,尸体要在3天之内安葬,并由亲属守灵。

  塔吉克人十分重感情,人去世后,大家都要来吊唁。丧家要准备好被褥、柴草和牛羊。待各地吊唁的人来到时,要为吊唁人提供丧饭和牲畜吃的饲料以及居住的地方。丧家男性亲属要一字排开坐在地上哭泣,女性亲属则要穿上蓝色衣裙,头戴蓝头巾,坐在坑上哭泣。吊唁时,男的同男的相互拥抱哭泣;女的则相互握着手哭泣。哭丧时有固定调子,这种挽歌的大意是赞美死者的品德和他的贡献,让人们永远铭记在心中,以此表达对死者的祝福。在吊唁中,塔吉克人还采取敬烟(莫合烟和香烟)或纳斯(麻黄草、烟叶等混合体,深褐色,刺激性大,放在鼻腔和嘴里使用)的方式表达吊唁和慰问的意思。据说,用敬烟方式安慰死者家属,可以“以苦抑苦”。哭丧者接过香烟、莫合烟或纳斯时,就不再哭泣而缓解痛苦。

  塔吉克人在出殡时,也有许多讲究,除许多和伊斯兰教相同的仪式之外,还有一些不同的习俗。尸体从屋子里抬出时,要在炉灶里燃起烟火,并将屋子的天窗关好,家中若有孕妇,孕妇要抚摸死者的殓衣,并从殓衣上抽出一根线缠绕在指头上,以求日后产时平安顺利。死者的亲人还要一一地吻死者的手,与死者告别,这种仪式结束后,才能将死者抬出去。抬出屋子后,要将死者裹在毡子里,用梯子做灵柩,上面盖上“凯先干”,四个人轮流抬着走,中途还要停放3次。据说,这样可使死者的亡灵直达天堂,而不受阻。如果安葬的地点较远,则用骆驼驮运,不过这峰骆驼要格外的装扮一番,用各种刺绣织品和绸缎使骆驼显得鲜艳夺目。过去由于交通不便,都得用骆驼驮尸体,如今交通状况改善,已用汽车运尸,不过汽车也得像打扮骆驼一样,打扮一番,才能运尸。

  塔吉克人的墓呈长方形,并用石头砌得很平。男人的穴要齐腰深,女人的齐肩深。挖墓坑时,坑口要用“凯先干”盖住,据说是为了不使死者的灵魂感到羞愧。尸体埋入后,要用长方形的石板盖住,四周还要用石头和麦草将缝隙塞住,不使土进入穴内。经济条件较好的有影响的人物,还要造陵墓或拱北,陵墓和拱北墙壁上还要绘上象征死者生前活动的绘画,如马、黄羊、猎犬、羊、牛、铁皿、花草、衣物、野羊角等,有的还雕成浮雕,使陵墓和拱北显得壮观而与众不同。在入葬那天的晚上,还要举行“灯祭”,塔吉克语称“苏拉吾派迪”(燃灯)。这天要杀只绵羊,用棉花和羊油做成灯捻点燃。据说这样可为死者照亮通往天堂的道路。人去世后的3日、7日、40日和周年都要举行“乃孜尔”,悼念和缅怀死者。同时还要服丧,死者如果是老人,服丧期1年左右;若夭折者,服丧期近3年。服丧期不允许穿红色或鲜艳颜色的衣服,在1至2年内不允许办喜事或其他喜庆活动,男子几周不许理发剃须,女子不洗头发、不换衣。当服孝期限满时,由邻村长者主持仪式,杀羊待客,由来宾男子为服孝男子理发剃须,女子为服孝女子更换衣服。饭后,主要送走客人,除孝仪式才算结束。


达斡尔族的丧葬习俗

  新疆的达斡尔人主要集中在塔城县的一些乡村,是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

  他们的人口虽然少,但沿袭下来的丧葬习俗却十分讲究。他们对老人去世后的安葬十分隆重。若老人去世时,先由一位长者为他更换衣服、剃头、剪指甲。洗脸,然后装入棺材。并将死者生前用过的碗、筷、烟具、锅、小刀和米、面等东西,用线网包起来装入棺内的左边;把银箔纸剪成牙形,贴在棺内的右边,用来象征日月。另外还要在死者的一只手中放些瓜子,另一只手中放桨。到晚上在灵前放些点心上供,并要点一盏灯。在出殡之前,每天都要守灵上供、烧纸,儿子们要睡在地上守灵,表达孝心。

  在出殡前要举行祭灵仪式,在灵前要摆上亲友们送来的祭品,并要有人念祭文,颂扬死者的一生。同时在灵前要套一辆马车或牛车,用绳子和棺材连起来,表示死者将坐这辆车去天堂。祭完后把套车的牲畜杀掉。

    达斡尔人出殡要选黄道吉日,起灵后,由长子将缰绳放在肩上,其他人跟在后面,年纪大的可骑马或坐车,大家边哭边走。灵车经过各家门口时,各家都要往灵车上洒点酒,烧些纸箔,希望死者得到安息。在去墓地途中,若遇到河流,还要进行祭灵、祈祷,希望灵魂能安全地渡过,以到天堂。

  在埋葬时先由长子铲一两锹土,接着大家动手埋。堆成坟头后,要将死者生前所喜爱的东西和常用的衣物在坟前烧掉,同时再烧些金、银箔纸。埋葬结束后,要用马肉招待亲友。

    有趣的是,达斡尔人还有火葬和风葬的习俗。风葬和火葬是针对不同对象而采取不同的葬法,而每一种葬法都有一定的说法。如孕妇去世后,实行火葬,原因是怕孕妇生育时会坐起来。萨满(宗教人土)去世后,要先进行风葬,几年后再将遗骨进行土葬。另外,将因患天花而死去的婴儿放在筐内,摆在特意搭的架上,进行风葬,希望其小孩能尽快转世回生。孕妇、萨满、天花患者和出嫁前死去的少女都不能埋入本莫昆公墓。在埋葬的位置,坟坑的深度,陪葬的东西等方面,达斡尔人都有许多讲究。

  死者埋葬后,要进行服孝。一般对长者服孝二至三个月,五代以内的侄孙戴孝1个月,五代以外的不戴孝也可以,妻子给丈夫要服孝3年,并不准参加娱乐活动和改嫁。

  孝期满后,要在坟前杀猪供祭,以结束孝期。目前,达斡尔人的葬礼已从简,城市里的达斡尔人还实行火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5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3-30 16:52:59 |显示全部楼层
风趣的塔吉克族婚俗



  也许你知道许多少数民族的婚礼,但是你知道高原上的婚礼吗?在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居住着我国塔吉克民族,这是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的生活富有神秘的色彩,而他们的婚礼也是别具一格的。

  塔吉克族的婚礼要举行三天,热闹而隆重。第一天,新郎和新娘要在自己的家里进行打扮和准备,男女两家忙忙碌碌,喜气洋洋。新郎和新娘都要挑选自己的陪伴。

  另外,在衣着上也颇讲究,衣饰上除了要穿民族特色的服装外,重要的是要在新郎头上缠上红、白两色的布,这是新郎重要的标志;新娘则要戴上系有红、白两色手绢的戒指,这种装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第二天,婚礼进入高潮,新郎骑高头大马,由亲朋好友护驾,弹起民族乐器,浩浩荡荡来到女方家迎亲。迎亲时,男方要准备一份厚礼——一只肥羊,送给女方家。迎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口时,女方的父母及亲戚朋友要在门口迎接迎亲队伍的到来。这时,新娘的女伴代表新娘要向新郎敬上高原的最纯洁、最富有营养的两碗放了奶油的牛奶,新郎当众喝光,表示接受了女方的盛情和甜蜜的爱情。

   新郎下马后,新娘的奶奶要向孙女婿的肩上撒些面粉,表示祝福,愿两个年轻人互敬互爱,白头偕老。进屋后,新郎要向蒙着面纱的新娘赠送礼品,并和新娘交换系有红、白布条的戒指。尔后,新娘的父母要拿出丰盛的食品招待新郎和迎亲来的人们。人们吃完喝完之后,便开始举行高原上特有的赛马、叼羊等娱乐活动。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吹起鹰笛,打起手鼓,欢乐的气氛进入高潮。

  新娘和新郎虽然已领取了结婚证,但在晚上还举行宗教仪式——“尼卡”。阿訇要为这对青年人证婚,并为他们祈祷祝福,还要共饮一碗盐水,象征他们的爱情是永恒的。新娘的父母也要为这对将要建立家庭而独立生活的青年人祝福,并向女婿赠送礼品。

  第三天早晨,新郎和新娘要同骑一匹马回到男方的家。路上,伴随的青年男女们弹起各种乐器,边歌边舞。马到门前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婆婆要亲自给儿媳妇端上两碗放有酥油的牛奶,骑在马背上的儿媳妇喝完后才能下马。从下马的地方到洞房早巳铺好了红毯子,新娘子踏着红毯子进新房,表示幸福甜蜜的新生活的开始。这天,客人们来的很多,男女引吭欢歌,婆婆起舞,尽情娱乐,直到太阳落山,人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娘家人要来赠送礼物和饭食,表示还挂记着自己家的女儿。男方也要给娘家人每人送一份礼物表示感谢。这些礼节结束后,新娘才能揭去脸上的面纱,开始正常的家庭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20

积分

店主

发表于 2007-4-23 09:13:54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篇!
好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41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7-4-23 20:49:47 |显示全部楼层
这辈子怎么说也要去一趟新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5-27 22:09 , Processed in 0.05655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