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1|回复: 4

陈赓大将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320

积分

店主

发表于 2007-8-15 19:25:03 |显示全部楼层
陈赓大将是党内、军内传奇色彩最浓的将军。他是“毛主席的好学生”,深得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他是周恩来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战将之一;作为“黄埔三杰”之一,他救过蒋介石的命,受蒋器重;他在红军两大主力——第一、第四方面军中都担任过师长;他还是建国后唯一一个既指导过越南战争,又参加指挥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我军高级将领。

  在周恩来的领导下,陈赓率领党的特科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掌握了国民党驻沪特务系统。

  特科是为保卫党中央而设立的政治保卫机构。陈赓曾在周恩来领导的特科任情报科科长,在情报工作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发挥自己为人豪爽幽默、擅长辞令的性格特点,在大上海广结三教九流,并深入虎穴,游刃有余地与国民党特务、租界巡捕周旋,扩展了情报来源。那些特务、巡捕都认为陈赓是他们的人,和他称兄道弟。直至后来他被捕,有的包探还问:“你真的是陈赓?”“你这次玩笑开得太大了!”

  这一时期,陈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发展了最重要的一个反间谍关系——杨登瀛(鲍君甫)——国民党党务调查科上海代表,使国民党驻沪特务系统建立伊始就实际控制在**d手中。经过党的同意,他帮助杨登瀛拓展活动空间、提高社会地位,甚或给杨一些党内出版的公开刊物、宣言和传单,作为他向上邀功和向国民党特务吹嘘的资本,以巩固其地位。党内一些人不理解,陈赓解释说:我们让人家搞,就要让人家装得像一点。许多地方我们是进不去的,我们帮他提高了地位,他就更能结交上层,我们的情报来源就会更多,情报也就更准确。从1928年5月到1931年4月,杨登瀛为我党提供了大量非常重要的情报,并帮助营救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任弼时,还在营救时任中央委员和军委委员的关向应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减少了党的损失。对于杨登瀛,国民党方面也非常满意,从未怀疑过他的忠诚;英国巡捕房探长兰普逊也敬他如上宾,请他做英法巡捕房的顾问,经常邀请他协助捕人,遇到重大案件,也找他商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顾顺章叛变。顾顺章叛变后,陈赓也不得不从上海隐蔽战线撤出,遵从中央指示到达鄂豫皖苏区,征战沙场,从此在军事上大显身手。

  陈赓以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而著称,他的三八六旅被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上校称为“中国最好的一个旅”,日本人甚至在他们的装甲车上贴上“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红军时期,在红四方面军任师长的陈赓就以能打仗著称。黄安战役,他带领部队打得守敌赵冠英不敢出战,一万多人片甲不还;商潢战役,豆腐店一仗,陈赓的3个团顶住了敌人十几个团的轮番进攻,蒋介石嫡系第二师碰了个头破血流,部队失去战斗力,师长汤恩伯被撤职。潢光战役的双柳树一仗,陈赓“围三阙一”,虚留北面,诱敌突围,红军大获全胜。很少服人的许世友对此也称赞有加,说:“双柳树一仗,表现了陈赓同志机智灵活的指挥艺术。”长征时,陈赓率中央军委干部团打了很多恶仗、硬仗。

  抗日战争时期,陈赓率领的三八六旅更是所向披靡,享誉全国。七亘村两次伏击战,神头岭之战,我军都大获全胜。日本统帅部痛定思痛,把神头岭战役作为经典战例进行分析,企图找出对付八路军的办法。响堂铺伏击战,400多日本侵略军再成异域之鬼,被日军随军记者称为“更为典型的游击战术”。被邀请观看此战的国民党军一些高级将领赞叹不已,连称大开眼界。长乐村战斗,陈赓的现场指挥更是炉火纯青,沉着果断,取得了歼灭日军2200余人的大胜利。香城固伏击战,打得日本鬼子闻风丧胆,进犯的日军全军覆没。香城固伏击战的第二天,日军出动2000余人,在5架飞机和大炮、坦克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向三八六旅扑来,其最先头的装甲车上,还贴着歪歪扭扭的“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但三八六旅早没了踪影。三八六旅在陈赓的指挥下,连战连捷。1943年秋,陈赓指挥所部又消灭了日本“皇军观战团”,击毙一名少将和五名大佐,气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暴跳如雷:“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消灭这股共军。”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上校在晋东南考察时评价说:“三八六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和黄埔同学多次同场较量,技高一筹,毛泽东亲自起草《关于陈赓纵队作战胜利的通报》

  陈赓和黄埔有着不解之缘。早在黄埔求学时期,黄埔同学因为国共两党政见的分歧,争斗不断,甚至在东征胜利后,蒋介石在汕头请黄埔同学吃饭,宴会上,两派同学话不投机,就桌椅碗筷地打起来了。解放战争开始后,陈赓和他的那些对手同学更是棋逢对手,在广大的空间里展开了一场场生死的较量。

  陈赓的第一个对手是他的一期同学胡宗南——国民党“西北王”,蒋介石的红人。1946年6月,胡宗南向晋南发起进攻,企图一举扫平晋南解放区。陈赓挥师南下,选择孤军深入的胡宗南部第三十一旅,将其全部包了“饺子”。胡宗南不汲取教训,认为陈赓是侥幸获胜,又增派他的精锐——蒋介石的御林军“天下第一旅”和其他十几个旅,要和陈赓部进行决战。陈赓将计就计,围点打援,一石二鸟,痛快淋漓地消灭了该“劲旅”。闻夏、同蒲、临浮,三战三捷,陈赓将运动战与游击战完美地结合起来,连党中央都说是“出乎意料之外”,毛泽东则亲自起草《关于陈赓纵队作战胜利的通报》,以“教育部队,鼓励士气,坚决歼敌”。陈毅写给中央的报告说:“我认为我党二十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迈进。”

  战争越打越大,陈赓部队也愈战愈勇,让他的对手们吃尽了苦头。他的黄埔一期同学、第三兵团司令李铁军,认为自己有两个整编师为兵团主力,有恃无恐,到处寻找陈赓主力决战。陈赓“豫西牵牛”,不仅把李铁军集团生生拆散,还将肥的拖瘦,壮的拖疲、拖垮,最后送进了“屠宰场”。李铁军哀叹:“一世英名,被陈赓毁于一旦”。淮海战役,陈赓对黄维,一个更为强劲的对手。此时,他的这个黄埔一期同学正指挥着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十八军在内的4个军和1个快速纵队,不可一世。陈赓所部和兄弟部队一起,在总前委的领导下,以战壕对战壕,以地堡对地堡,迫近作业,打得黄维和他的手下无招可接,束手待毙。

  战场上的较量是残酷的,但战场外陈赓对他的黄埔同学们还是很关心的。黄维的第十四军覆灭后,陈赓特意派人陪同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的卫士,找到这位阵亡的黄埔三期学弟的尸体,进行掩埋,并立下“十四军军长熊绶春之墓”的木牌,以方便家人寻找。事情虽小,可见其心之诚。

  追击白崇禧,陈赓数次直电中央,对林彪的作战指导和部署提出异议,毛泽东回电:“同意陈赓同志建议”。陈赓的军事指挥艺术锦上添花

  陈赓是党内有名的敢说敢为的人。陈毅说:“陈赓是我们党的一门炮。”事实上,这门炮是很厉害的,他基本上是弹无虚发。但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党和革命事业,表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赤子之心。

  解放战争紧张的时候,陈赓曾向军委发了一封电报,内容是转入外线进攻的三路大军在艰苦连续作战之时,却有一个单位一年只打一个或两个攻势就休息了,现在还要关内部队牵制蒋军来保证他的休整。此电不指自明,说的是林彪的东北野战军。毛泽东将这个电报转发各个战略区,许世友看了这个电报,说:只有陈赓才敢向主席提这种意见。

  1949年5月,中央命令陈赓的第四兵团归四野指挥,参加对白崇禧集团作战。追击开始,林彪要求第四兵团在7月进到湘南衡阳、株州一线,截击白崇禧集团,企图进行决战。陈赓分析,白崇禧集团力避与我主力作战,按照林彪的要求做,肯定就成了“赶鸭子”战略,不会有效果。他给林彪去电报,建议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方式。林彪的固执也是党内出了名的,他回电拒绝。陈赓直电中央,将分歧捅到最高统帅部。毛泽东迅速回电,同意陈赓意见,并指示林彪“不要采取近距离包围迂回方法,而应采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方能掌握主动。”10月,陈赓的追击部队到达广州城郊,林彪下令要陈赓舍广州而向桂林、柳州之线出击。叶剑英和陈赓联名向中央发电,阐述继续追击的理由,得到毛泽东的支持。但林彪随后又直接致电四兵团各军:“如广州敌人逃窜,不要追击!逃敌我将另遣部队合围。”陈赓力排干扰,指挥第四兵团各军展开大追击,最后全歼了余汉谋集团。陈赓对战争的深刻见解使他赢得了大追击的第一个胜利。

  在解放战争3年多的时间里,陈赓指挥所部转战13个省,歼敌70万,解放城市300余座,缴获飞机12架、坦克26辆,各种炮2万余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创建哈军工,陈赓彰显其延揽人才的本领。仅仅数年,哈军工就成为远东最大的军事院校,成为培养我军技术专家的摇篮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培养我军自己的军事技术人才,1952年毛泽东亲自点将,由陈赓负责去创建一所高等技术学院,并担任院长兼政委。

  陈赓认准了“名师出高徒”的理,认为既然让他办学校,首要的是要有教授,不光是军事的,还要有各基础学科的教授。当时国家百废待兴,人才紧缺。但是经历了越南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陈赓,对军事技术的重要性有着切身体会:一个教授、一项重要的军事科研成果就可能意味着成千上万战士生命的保全,意味着国防力量的加强。所以,为了将哈军工办成军事技术教学科研的中心,他借用“尚方宝剑”,请周恩来总理协调选调审批,甚至直接找到毛泽东主席;八方求援,请求总部、各军兵种领导和国家各部委领导帮助解决。陈赓以他特有的幽默语言,向各部门陈情:“各位政府‘大臣’,各位将军,‘元帅’,兄弟才疏学浅,诚惶诚恐接受这个史无前例的任务,实在寝食难安,竭诚祈求各位军政首长,大力扶持兄弟一把,共同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任务。”薄一波、陈毅、贺龙、刘伯承等都很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他要调的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宝贝。所以,即使拿到了调令,有时也要费一番周折,甚至有的还酿成了不大不小的事件。陈赓派人拿着周总理亲批的调令到浙江大学调数学教授卢庆骏,结果就吃了闭门羹。卢教授的导师、曾任浙大校长的中国数学界、教育界泰斗苏步青教授,在上海市民主党派会议上提意见说,军工是挖工事的,指名要卢庆骏干啥。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听说后,也打电话来:“陈赓,你又捅娄子了,有人告你的状了,说你们挖人家浙大的卢庆骏教授。人家培养那么多年,你们拿一个调令就想调走。好几个民主人士都不满意啦。”陈赓马上又派人专程到上海拜访苏步青教授,向他解释哈军工是培养我军研制和维修海陆空武器装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基础课教授。这才做通了苏教授的工作。

  人调来了,怎么用是关键。陈赓把知识分子看作办院之宝,他想方设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办院之初,他就对专家教授们说:我是枪杆子出身,赳赳武夫,不懂技术,办学校拜托你们了,将来有功劳是你们的,有错误打我的屁股。在陈赓的主持下,短短四五年时间哈军工就发展成了远东最大的军事技术院校。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评价说:“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的军事技术学校,在世界上也是奇迹。”哈军工的创立推进了我军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研制“两弹一星”等的坚实基础,是我军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正二品特进

发表于 2007-8-15 20:13: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58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8-16 08:59:57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

积分

黑名单

发表于 2007-8-16 23:47:0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616

积分

从六品通直郎

发表于 2007-8-18 18:25: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11 22:32 , Processed in 0.05599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