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50|回复: 3

桂十的巧妙: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794

积分

贵宾

发表于 2007-8-22 11:35:30 |显示全部楼层
求桂十有感
日前,笔者在求咸丰宝晋缶宝当十未果,求咸丰宝川小字当十略有所获的情况下,到是收到了一些宝桂当十咸丰钱币,价格虽然不菲,品相确实不错,普通宝桂当十竟有三种不同的铸造格局,笔者为其起名曰:普通铸造版,平字铸造版,罗纹铸造版。
所谓普通铸造版,即铸造痕迹明显,字迹笔划圆润,完全带有铸后凝固时的收缩感,无论汉字、满文,纵切面顶部都是圆形,无半点打磨痕迹,一眼就能感觉是钱币模具铸造而成,其上包浆或锈色自然不必说了。
所谓平字铸造版,即每一个字或边、郭都是如同打磨一样的平整,从钱币本身仔细观察又绝非打磨所致,更非流通磨损痕迹,似乎是一种来自钱模的铸痕,平整而光滑,带有自然的美感,其上的包浆和锈色更是开门。
所谓罗纹铸造版,即为钱币边缘上乃至整个钱币上都带有一环又一环的罗纹,或轻描淡写的一圈,或连续不断的数圈,甚至于是连满、汉文字上都带有断断续续罗纹线,明显的是模具上铸造拓下来的痕迹,可是又不知道为什么何以至此,或者说何以有的这样,有的却非常光滑。笔者感觉,罗纹版是咸丰宝桂局的一大特色,不仅在当十中存在,而且在稀少的咸丰重宝当五十中也存在,但究竟为什么会如此,竟很少有人研究。
一般地说,在各种钱币版别的研究中,绝大多数都是以文字、大小、缘穿、记号等等的差异为标准进行区别,大约罗纹的有无也属于区别版别的依据,但是很少有人看重字迹的磨损情况,大约都认为这种磨损完全可以视为流通使用中的磨损,不足于将其纳入钱币版别的划分,但是依笔者对于咸丰宝桂当十的细致观察和对比,以为这种圆润与平整的钱币字体的差异绝对不是“流通与否”造成的,而完全是由于铸造工艺或技术的差异形成的,是一种不同版别的表现形式,所以笔者不仅细致描述了这种差异,而且为其擅自命名,倘若触犯了一些权威和泉友的神经,还望谅解一二。
笔者在《寻十手记》一文中曾经表述:宝陕、宝桂、宝黔局版别简单,宝桂当十分罗旋纹及无纹版别,宝黔当十美品不多见,宝陕局版别比较简单,其中因宝桂与宝贵同音,且铸造精美,为许多收藏爱好者青睐,美品价格都在50~60/枚上下。
看来应当适当地进行修改了,其中将宝陕的“简单”,缺少对于其“陕十手”及“陕十”的分析,这到是可以理解,因为那些所谓的“高档稀罕”品都不在笔者论说之列,而宝桂当十却缺少了对于普通铸造版和平字铸造版的区别与分析,大约一般泉友以为这是流通使用磨损的结果,但倘若你仔细比较和观察后就会发现这一差异绝对不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就会对于这种宝桂当十的版别产生比较大的兴趣呢,并且还想继续求购。
笔者先后议论过咸丰宝河、宝东、宝苏等当十的情况,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是近年来的事实证明了笔者的发现和感觉不无道理,一定程度上还吻合了古钱币收藏的价格变化趋势。确实的,咸丰当十实在存在着比起那些铸造粗糙、文字低劣、真伪难辨的“稀有”钱币有意义的多,其规范,其多变,其精美,其略大一圈的形状,其多局呼应的系列,其少见伪品的优势等等,无不给收藏者以满足和快乐,以局为界收藏可以观察各局的情态,以版为收藏可以享受由简而繁的乐趣,即使同局同版的累计式收藏也足以发现自己未知的领域而自慰。说句俗气的话,因何目前咸丰当十价格尚属低廉,就是因为大家都以为数量大而不愿意此类低价位的古钱币啊,然而不止您发现了没有?银元大头多么,可以一旦银价上涨,群起而攻之的时候也会成倍地涨价,笔者以为那里虽然有银价的因素,说起“大头”的其它优势是与咸丰当十无法比拟的。“大头”是要涨价的,猪肉更是要涨价的,咸丰当十肯定不会不涨价,只是在人们意识到其中的奥妙与乐趣以后,恐怕在“伪品”也应运而生之时就会有一次突破,一次空前的变化,继而也许就要仔细体味辨别真假的本领了。
笔者觉得:宝桂与宝贵同音,这也许是吉祥之兆。您说呢?

主题

听众

665

积分

从七品朝散郎

发表于 2007-8-22 11:50:26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值得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

积分

黑名单

发表于 2007-8-30 09:54:4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20

积分

店主

发表于 2007-9-5 14:23:54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插柳-有心成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4-29 22:43 , Processed in 0.05422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