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3|回复: 16

天显通宝三人铸 谁铸何种成疑谜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722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7-8-25 01:25:43 |显示全部楼层


——辽钱名誉品天显通宝赏析
天显通宝是辽代天显年间(926-938)所铸的年号钱。因为在天显年间辽代有三个人使用这个年号,致使天显通宝的铸主成了辽代第一疑案。此外,使用同一年号的三个人,即:辽太祖(926年正月-七月)八个月;应天地皇后(926年七月-927年十一月)十六个月;辽太宗(927年十一月-938年十一月)十一年。按契丹朝惯例,称制即要铸造显示称制者权柄象征的国之重宝-钱币。那么,使用同一年号的这三个均称制者是否都铸造了自己的天显通宝?如果铸了,它们都是什么样?三种有区别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以存世实物(需要声明的是:这些钱我大部分见的照片、拓片,没见过实物,更没上过手,所以对它们的真假我不予置评,此处仅遵重所有者认定的真钱意见,并据此推出我的看法。看法有错,与钱无干。钱物如假,与看法无干。)探索解开这些谜团的路径,同时欣赏这些天显通宝钱多采多姿的身影。
天显通宝在廿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号称孤品,且己成日本收藏家的囊中之物。就是说在原三、四十年代那些收藏家眼里,中国大陆己无天显通宝钱。这种观点在这些收藏家弟子们的脑中仍根深蒂固,至今他们对所大陆上的天显通宝钱都持怀疑态度。与南方泉家持相反观点的在原辽故地解放后土生土长起来的收藏家、钱币学家,却认为中国大陆不但有天显通宝而且不止一枚。87年著名的内蒙古钱币学家杨鲁安首先披露了,辽宁省博物馆藏清代著名钱币学家李佐贤原藏天显通宝信是真龙的消息。接着,辽宁省钱币收藏家高俊武公布了自己收藏的一品天显通宝,并指出高藏和辽博藏天显钱是一个版式,而古钱大辞典载卖给日本大川铁雄的钱是另一版别。即绞丝显版和业显版。谁是谁非,公婆相对,至今没有定论。
对于大川钱的真伪,目见者台湾的神农子以鉴古六字真言衡对,认为恐怕是见不得人的赝货。这篇文章无视中国泉家的感受,语言犀利且言之有物,让人不能不信其凿凿。要知道大川所购天显系当年大泉商骆泽民所得,据说曾经当时中国所有钱界知名人士鉴定认可的。神农子对大川钱的否定其实就是对中国当时泉界鉴真能力的否定,奇怪的是当时中国泉界竟无一人给予反驳或澄清,好象此事与他们无关似的。大川钱的真伪,山人原本不想置评,因为只见拓片未见实物,更没上过手,本无资格品头论足。但因神农子鉴识过程至为详尽,山人点评尚可做到有的放矢,故在此侈言几句。神农子先生认为大川天显赝货的六个方面详尽固然详尽,但实为对辽钱币史一知半解者的偏颇之言。就以文字说,神农子先生只认为谁仿谁,不知道辽钱文字的真正源流,他不知辽钱以北地俚俗字入钱,钱文有契丹人写,亦有汉人写,故书体即有承续亦有差异。谈到质,说大川钱字正形圆纤毫毕显非冶炼良匠,铜锡调配有准,难有如此美好也。言外之意契丹文化落后、冶铸工艺不如汉人,不应有如此美好之钱。其实这是被汉人史籍误导的历史观,契丹在五代时代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大批汉族文化技术人才在契丹得到特殊尊敬和礼遇,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使契丹冶铸工业、手工业都达到当时最先进的水平。近几年大量出土的契丹金属制品的精美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这些都证明只要契丹人愿意,所铸钱达到多精美也可以,大量美仑美焕契丹民俗钱的面世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大川钱精美不是赝货的根据。至于神农子认为最大问题的锈色--薄皮水绿,难道生坑钱不能当上梁钱?金人建房时找来辽代生坑钱和金代行用钱一起做为上梁钱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契丹曾做为女真人的宗主,故女真人对契丹的太祖、太宗是奉做神明的,辽太祖的出土钱,在女真人眼里就是宝物。从以上分析,仅就神农子识伪依据来说,泉痴认为是站不住脚的。故大川钱应是真品。当然,实钱未曾亲见,以上言语只能算臆语,仅供参考而已。
经权威鉴定确凿无误的天显通宝真品实物在大陆尚未有一品,因为事关重大无一专家的鉴定能得到泉界公认。就连辽博经六七位辽钱专家共同鉴真的天显通宝,至今仍有南方泉家还认为是假。近年出版的古钱大辞典己把辽博钱收入典中,看来此钱似乎已得到中国泉界顶级人物的认可,可以告慰李佐贤先辈的英灵了!目前从网上和公开出版的钱币书刊上了解到,大陆、台湾、日本、新加坡的公私收藏家手中共收藏有未经权威鉴定、但藏者(已经有关机构和部分专家初鉴过)自认为是真钱的天显通宝十余枚。他们是:新加坡陈光扬1枚;日本神户1枚;大陆高俊武1枚;孙继民友1枚;《中国钱币收藏与鉴赏》1枚;网上3枚;泉痴山人2枚;加上大川和辽博各1枚,总计12枚,大陆9枚。如都是真品,将是中国泉界的一大幸事。这12枚钱中共有四、五个版别,其中绞丝版分为大小两个版式,业显版分为直横业和斜撇业两种写,宝字通字都有两种以上写法。这些,说明它们不是一人一时所铸。山人认为太祖、太后、太宗称制时都铸了自己的天显通宝。因为太宗大同年虽仅仅四个月,竟铸了大同元宝、大同通宝、大辽元宝三种钱。太祖在位8个月,太后称制16个月,都铸了自已的天显钱应是勿庸置疑的。至于哪种版式的天显通宝是哪个人铸的,恐怕任何人也说不清,也没必要继续探索,就让它永远成谜给人留下个想象的空间吧!下面将鄙人搜集的有关图片发上,请大家欣赏。因为网上规定上传有限,仅能传几张。遗憾的朋友请到泉痴山人博客相册观赏吧!这里要说明的是泉痴山人的藏品还没有全部拍照,前此试照的一批钱(即相册里的一部分自藏品),因他不会摄影,(他只会用数码相机拍)出版社都要求重拍,现正商请摄影师重拍,等摄影师统一拍照后,大家再重新欣赏他的藏品吧!
泉痴山人2007-8-1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主题

听众

4588

积分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07-8-25 05:16:09 |显示全部楼层
图5、6应为同一枚钱,真,现在CC处
其他的应该都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616

积分

从六品通直郎

发表于 2007-8-25 11:50:49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鉴定委员会 于 2007-8-25 05:16 发表
图5、6应为同一枚钱,真,现在CC处
其他的应该都不对。

最有权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7517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7-8-25 14:51:18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鉴定委员会 于 2007-8-25 05:16 发表
图5、6应为同一枚钱,真,现在CC处
其他的应该都不对。

太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00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8-25 20:31:57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鉴定委员会 于 2007-8-25 05:16 发表
图5、6应为同一枚钱,真,现在CC处
其他的应该都不对。

连鉴定委员会都看不下去了,求求你老人家,可别出书误人了,你先分清真假再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26

积分

从七品朝散郎

发表于 2007-8-25 21:24:1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722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7-8-26 20:42:13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泉友的点评!

感谢众泉友的热情点评!这里我把本文所引用的钱币图片出处介绍一下:第一图取自<钱币--文玩收藏与投资>一书;第二图为一图同模实物,为某省钱币学会负责人收藏;第三图为某省考古研究所04年辽墓出土品;第四图为某位收藏家藏品,曾在多种书刊露面,其拓片曾被某辽钱专业书籍用做封面;第五、六图均为收藏家陈光扬同一藏品,五为调光后图,六为调光前图。我引用其两个图的目的是让大家看看,同一枚钱由于照相技术的不同,两种照片会有多大变化。这是六图为众多泉友不看好的原因;第七图是马定祥生前亲自目鉴并留下拓片的那枚背错范钱;第八图取某大型钱币图谱。我引用上述藏品是为了证明我文章的观点:辽早期钱也是有版别的并且是绚丽多彩的。我不会照相,只会用儍瓜数码翻拍近摄,色调取景明暗全不讲究,所照出的相片偏光偏色失神走样占大多数,我又不会电脑调修。所以,因我照相电脑技术低劣给原收藏品带来的误解,责任全部由我承担,与原收藏者无涉。对我引用的钱币,因为有些没有亲见更没上过手,对它们的真伪不予置评!我相信这些钱的收藏者他们认为自己的藏品是真,自有其一定的道理,泉友们也会给予公允、客观的评价!谢谢大家!泉痴山人2007-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90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7-8-26 20:52:49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钱实在太假了,您的钱不需要调色的,看文字型制就知道是假的
也不要去讨论什么钱币专业书籍了,具我所知现在有本钱币书籍上面本身采用的都是假钱
您不要再误人误己了,好的钱币书籍你看看<<中国钱币大辞典>>就可以了
还是要从垃圾玩起,珍品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收藏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722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7-8-27 11:57:38 |显示全部楼层

答loylin先生

loylin先生请不要信口开河,请您认真看看文章和引用钱的情况,这里面既有博物馆的藏品,亦有老一辈收藏家的藏品,它们的真假恐怕用不着您去品评!至于两枚取自钱币书的钱面,我只是用它们较清晰钱文,让大家看看业显和绞丝显的区别,因为小平钱的所有照片显字都不清楚。书上绞丝显图是个当十钱,其真伪不知,但书自称经过权威鉴定。两枚标注泉痴摄的钱图,泉友们看假是正当的,责任在我而不在收藏者,这里仅向收藏者致以歉意。全书都是仿铸钱的是原国家博物馆馆长俞仲超主编的<历代货币大系>,全部铸模都是国家博物馆提供,初期一套售价三万伍仟元,据说共卖出百余套。此钱恶开官方造假之门,流毒至今未能清除,正象先生所说一些钱币书图省事,大量引用该书钱图,给钱币界造成巨大混乱。对您推荐的<中国钱币大辞典>,我己通读数遍,说实话实在不敢恭维,特别是隋唐五代卷和宋辽西夏金卷,简直不忍卒读,其错讹之多可创大型钱币工具书之最,连根本用不着费心只要细心抄录的历代纪年表错误就有多处。书中观奌陈旧,文意不通,对所写历史仅达中学生水平,对各朝钱源流发生发展脉络都捋得不准确,对许多重要钱币介绍得都不恰当。宋代卷已有人撰文批评,隋唐五代卷和辽西夏金卷尚无人点评,我对此已摘录上百条错讹和值得商榷的文字,苦于无时间整理,一直没有成文,如果时间允许我将撰文给予批评,不会让它再谬误流传,误人子弟的。最后谢谢先生的提醒,我己收藏了数万枚垃圾钱,所谓的珍品钱在我眼里也是垃圾,因为我只收藏不交易除了研究时有用,余下时间就是破铜烂铁而已。儿女都不喜欢此道,看来它们的命运只能是无偿捐给博物馆了!泉痴山人2007-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712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7-8-27 16:09:02 |显示全部楼层
看文字无一真品,别误人子弟了,拜托出书人,你的水平并不高。误国误民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18 20:50 , Processed in 0.05650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