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2|回复: 3

施救终止4天后 被埋130小时两矿工自己爬出井口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71

积分

正九品儒林郎

发表于 2007-8-26 13:33:48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8日晚在房山史家营一处非法采煤点出事,20日下午外部救援终止,24日上午获救
房山区金鸡台村这名矿工手指的洞口是两名矿工由死到生的活命之路。本报记者 王贵彬 欧阳钦平 摄
昨日下午,事发煤矿已被填埋封闭,井口留着一堆纸钱灰烬。
孟宪有获救后,从他身上找到的钱和电话。
    当所有地面人员已经放弃希望的时候,孟宪臣和孟宪有兄弟却在被困130多个小时后自救出井。
    8月18日晚10时许,房山区史家营乡金鸡台村一非法采煤点发生塌冒事故,来自内蒙古赤峰的孟氏兄弟被困井下。昨日上午9时许,两人从塌方位置上方挖开一个口子逃出,随后被送往医院。
    医生称两人除肾脏因缺水严重受损外,身上并无其他伤口,没有生命危险。房山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目前最紧要的是为两人进行治疗,善后工作将在随后进行。
    而在此前,20日下午,现场指挥部在听取专业分析意见后,认为被困人员已不具备生存条件,继续救援有极大危险,决定停止救援。
    “井口突然躺着两个人”
    昨日下午,事发煤矿已被填埋封闭,井口留着一堆亲属昨日清晨“祭奠”两名被困矿工时烧的纸钱,灰烬中还有馒头、点心、罐头等祭奠物品。昨日是塌冒事故发生的第7天。
    井口左前方,山体因塌陷事故形成一个“漏斗”。在这个“漏斗”的底部,是一个不足一米见方的洞口,搭建矿道所用的木头暴露在外,洞内扔着一把短柄锄头,一顶安全帽和一双胶鞋留在不远处。附近矿工称,孟氏兄弟就是从这个洞口爬出来的,这把锄头是他们挖掘自救的工具,安全帽和胶鞋也是他们的。
    两名同样来自内蒙古赤峰的矿工称,昨日上午9时许,在山上运煤的工人远远发现洞口躺着两个人,立即通知就在井口附近值守的安保人员,两人随后被送往医院。这两名矿工推测,孟氏兄弟鼓着劲儿爬出洞口后,精神一下子松懈下来,因身体极度虚弱,无力动弹,也无力呼救。
    据19日曾经参与救援的孟宪军说,从井口往里走,首先是一段长约15米的斜坡,矿道在斜坡底部向左成九十度角拐弯,进去有四五十米。塌方发生在拐弯处以里5米左右,当时两人位于矿道最里头,因此并未受伤。
    “几乎没有外伤”
    昨日下午2时,得到信的孟家人,都聚集在了医院门外,比起几天前的压抑气氛,大家的心情明显好了很多。“以前难过得是吃不下,现在是激动得吃不下。”大哥孟宪丰的脸上,隐约有了些笑意。
    半个小时后,孟家人被允许进入医院,主治大夫赵杰向他们介绍了情况。“他们真的非常棒,这是个奇迹。”
    据赵杰介绍,孟宪臣和孟宪有目前已经被转入了ICU,两人身上并没有外伤,只有手指头可能因为挖掘碎石的关系,被磨破了一些,膝盖则有些泛红,但都不是很明显。两人的视力也没有问题。
    赵杰称,两人神志清楚,也能够说话,但由于长期间没有进食,导致体重下降了不少,而且由于很少喝水,两人的肾脏受到了一些损害。因此,需要观察48个小时,才能最终确认病人脱离危险。
    在听到大夫证实丈夫平安的话后,从出事就一直没吃东西的贾殿琴(孟宪臣妻)晕了过去。清醒过来后,她把头埋进臂弯,小声的啜泣,身子一抽一抽。刘凤云(孟宪有妻)在一旁让她高兴点,安慰着却自己也哭了起来。
    下午5点时,刘凤云和贾殿琴,以及妹妹孟杰,作为家属代表,被医生允许探望。三人出来后说,两人被剃成了光头,瘦得只剩一层皮了,但却能认出人来。
    贾殿琴说,虽然自己戴着帽子和口罩,只露出眼睛在外面,但丈夫一眼就认出了他们,立即将头抬了起来,说了句:“我很渴,给我点水喝。”
    “已定性非法盗采”
    昨晚,房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进伟介绍,两矿工目前伤情比较稳定,家属亦得到妥善安置,“(他们的)行为已经定性为非法盗采。”
    李进伟表示,认定被困人员生存希望渺茫、放弃救援的决定不是区里领导做出的,有可能是专家组的意见。他介绍说,按照常理,发生类似事故后,市级国土、安监和区领导都应该到现场,但自己并不清楚专家组由哪些部门组成。
    ■说法
“终止救援因条件不够”
矿山抢险队队长称放弃指令由现场指挥部下达,如强行救援可能造成救援人员伤亡
    8月19日晚,北京市矿山抢险队抵达现场进行施救,20日下午1时许,该队终止救援撤离现场。昨日,北京市矿山抢险队队长安凤玉称,放弃救援工作是现场指挥部的决定,原因在于事发现场的救援条件不够,强行救援,有可能造成再次伤亡。
    抢救:难以判断矿井内情况
    安凤玉说,矿山抢险队的20多名救援队员,是8月19日晚上到达事发现场的,随车带着发电机、鼓风机、小氧气瓶和破拆剪切等工具。到达窑口后,队员曾向现场矿工询问窑内情况,并试图调阅矿井资料,但由于现场有很多私挖盗采留下的窑口,属于二次采空区,仍然无法判断事发矿井内巷道的情况。
    安凤玉说,随后,曾有队员进入巷道查看坍塌情况,发现巷道里面没有通风口,于是用鼓风机向巷道内送风,希望为被困人员提供生存条件,但依然无法摸清两名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
    放弃:指挥部通知撤离
    救援过程中,队员们发现现场附近还有十余个盗采留下的窑口,有些已经塌陷,甚至有的窑口是上下叠加的,“乱,根本无法判断地下是什么结构。”安凤玉说,在这种救援环境下,救援人员进入巷道后,将难以判断脚下哪片土是空的,“如果再次塌方,救援队员将有生命危险。”
    8月20日下午1点左右,接到指挥部的通知后,20多名救援队员收好设备离开现场。安凤玉称,直到此时队员们仍不知道被困人员确切的生死。
    对此,安凤玉解释说,救援队员在现场只是工作的执行者,一切行动要听指挥部安排。
  遗憾:生命探测仪未带上
    此外,安凤玉称,除了救援条件不够外,放弃救援的另外原因是,被困人员生还希望渺茫。
    他介绍,三个月前,矿山抢险队曾购买了一套探测生命体征的仪器,但此次并未带至事故现场。
    “试用时误差较大,救援队员还没用熟这套仪器。”安凤玉说,因此这套仪器始终没有在救援现场使用过。
    安凤玉说,如果能够确定对方有生命体征,队员一定是要下去救的。“即使死了,如果条件足够我们也要下去找,何况人活着。”
  ■故事
“他们还活着!”
家属接到喜讯当天,刚刚放弃希望祭奠亲人
    23日晚,包括一直坚持自己亲人活着的孟家亲属在内,所有的人都放弃了希望。第二天一大早,孟家人便来到了出事的矿坑前,祭奠亲人,两个妻子哭昏在地上。
    24日10时,做了十来年矿工的孟宪军推测灵验了:他一直坚持,矿道最里头有可能并未发生塌陷,两人可能还活着。
    大哥孟宪丰突然接到其他矿上老乡打来的电话,说他的两个弟弟,自己爬出了塌冒的矿坑。
    “我听了,眼泪就出来了。”孟宪丰正在洗衣服,他把袜子一扔,从屋子里冲出去喊:“他们活着,他们还活着。”
    听到这句话时,孟宪臣儿子孟庆岳一把捞起洗衣盆里的衣服,湿漉漉的套回身上,一气朝出事矿井跑去,他的妈妈贾殿琴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孟宪有妻子刘凤云则穿着拖鞋就往外跑……
    他们跑到矿口时,发现两人已经被转走了。一群人又连滚带爬跑下山,打着车挨个找,从村卫生所,找到乡医院,又找到镇医院,最终找到了燕山医院。
    昨日,孟宪臣的儿子孟庆岳称,父亲和二叔,本来一直在国矿工作,6月底时,父亲给他打电话,说再也不想干了,不过因为中秋节来了,想去赚点“快钱”,意思就是说,想去小煤窑干,因为小煤窑不用上税,给钱多。
    出事前一天,孟庆岳还接到父亲的电话:“干完明天就不干了。”(记者 欧阳钦平 龙婧 贾鹏)

主题

听众

45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8-26 13:48:3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8

积分

永久社员

发表于 2007-8-26 13:50:20 |显示全部楼层
命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58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8-26 19:08:23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还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4 21:48 , Processed in 0.05353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