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赐宝福

【好文共赏之二】二丰舍谈屑(作者:邱思达)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632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3-24 12:10:07 |显示全部楼层
泉香阁
   1989年春节过后,在文化街由我和唐石父、王宗发、崔彤云、蒙奎达各出藏品,举办了一次历代钱币展,然天不作美,自开幕以来,连连下雪,春寒路滑.可前来参观的有一位中年人,一天竟来了3次,每次观后都恋恋不舍离去,他就是王定祥,自此我与他结下了泉缘.我初到他家时,只见他从床底下拉出一个箱子,打开一看是满满一箱邮票,五颜六色,虽说邮和币是一码子事儿,但我对邮票不懂.听说是他多年集得,有不少还是珍品.后来他又告诉我,他把全部邮票都卖掉买古钱了,没想到他对集泉竟是如此执著.
    此后,每逢春节,定祥携其夫人,也是他的好助手刘月梅就到我家中来,畅谈泉中乐趣.有一次,他叫我给他起个名号,我说:"就叫泉香阁吧!"泉香,也即古香、土香,清代泉币名流刘燕庭诗云:"土华璀璨毓奇光,铜质斑斓发古香,寿世好同金石永,泉源不竭自流长."集泉首要的一件事是辨明真伪,然后去伪存真.无论过去和现在,古泉都存在着大量伪品,比如,战国和秦汉早期的泉币,真泉红斑绿锈、土沁外加水银古,用鼻闻,有一种土香味,而伪泉竟是一股醋酸、胶水味,不可取,故尔泉香乃是真泉的意思.定祥把我题写的"泉香阁"3字刻了块金字木匾,他和老伴以及两个女儿携带这块木匾和家藏全部泉币,1992年在天津蓟县渔阳城楼、1995年在天津缘诚艺术中心举办了钱币展.
    王定祥退休后还是个大忙人,他一方面着手筹建泉香阁家庭钱币博物馆,另外还投入天津民间收藏展的组织、布展工作,在天津市第三、四届民间收藏展的泉币展柜中都有泉香阁的展品.
    王定祥收藏泉币的另一个特点,便是无论新旧物件,凡与钱币有关的他都爱不释手.我过去家传一件帽架,是用王莽的两个"货布"做成的木插架,定祥非常喜爱便拿走了.他正筹备的家庭博物馆,我曾去观展,除泉币外还有石砚、瓷器、石龟、玻璃球……只要与方孔钱图案沾边的,都在他陈列之中.有人喜欢收集陶人、陶器(俗称老陶),而他却偏偏爱收藏陶元宝、陶银锭,还陈列有津门旧时的计量用具.泉香阁的展品把泉币领域面扩大了,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
    王定祥从主办泉香阁展览到今天的泉香阁艺苑、津门首家家庭钱币博物馆,是一个飞跃,是一项创举.泉香阁的成立将是长期普及钱币知识、历史知识、弘扬祖国钱币文化、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的园地,又是泉友相聚切磋交流的场所,正如中国钱币博物馆戴志强馆长给王定祥题词中所写:"泉学、泉缘、泉品、泉德,愿泉香阁为我泉友多结泉谊."


天津日报(专刊副刊)-满庭芳-第15版-1999-07-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32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3-24 12:11:03 |显示全部楼层
御书钱   
皇帝亲笔写的钱文叫御书钱,始于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是个重文轻武的皇帝,他在淳化元年(990)用真、行、草3种书体写"淳化元宝"钱文,又在淳化三年把宫廷收藏的历代书法汇集成册,名<淳化阁帖>以赐众臣,越二年(995),又写"至道元宝"三体书,故被后世视为法帖和御书钱之祖.赵光义的书法造诣很深,就连当时的大书法家米芾也称他"真造八分,草入三昧,行书无对,飞白入神".淳化、至道三体书钱,市肆上常见,如果钱身、字体、方孔的大小、笔画的粗细、深浅、轮廓的宽窄、文字位置和钱体的厚薄组配得当,三钱融会贯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题图便是选配阔缘型"淳化元宝"真、行、草一组.
    后来,宋徽宗赵佶又独创铁画银勾的瘦金书.赵佶书"崇宁通宝"钱文时年仅21岁,书"大观通宝"(左上图)钱文才26岁,腕力很强,书法在方孔圆钱上布局得当.钱币爱好者论及大观钱要比崇宁钱的书法更趋老练,在天津市钱币学会会员证上就印有一枚大观钱.赵佶御书钱还有"宣和通宝"背"陕"字钱,往昔我在西安所见多为铁钱,铜钱很少.
    我曾将徽宗的崇宁、大观二钱,与他书写的真迹及碑文进行过比较,如赵佶书<神霄玉清万寿宫碑>中的"崇"、"大"、"观"3字和<牡丹诗>中的"宝"字,一望而知与钱文同出一人之手.后来金代"大定通宝"有意摹仿瘦金书,章法还算不错,元代"大元通宝"只把大观钱的"观"字换成"元"字,却显得不伦不类了.
    宋徽宗的第九子高宗赵构,南渡临安(今杭州),那时徽、钦二宗已被金兵掳至黑龙江依兰县五国城,三面环山一面水,像口井一样将二宗与世隔绝,赵构却忍辱偏安一方,终日临帖作书.据<咸淳临安志>中说,赵构51岁,即绍兴二十七年(1157),曾书"绍兴通宝"(左下图)钱文,今观钱文书风有如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二帖摹本.市肆常见有"绍兴元宝"、"绍兴通宝"两种钱文,绍兴二十七年才出现御书通宝钱文,也就是说,元宝铸行在先,御书通宝钱铸行在后.
    赵光义、赵佶、赵构亲笔御书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我国古代钱币艺术中独树一帜.

天津日报(专刊副刊)-满庭芳-第13版-1999-08-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32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3-24 12:11:48 |显示全部楼层
《钱本草》   
古钱也治病,听来似乎是件新鲜事,但在明万历年间,李时珍搜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的中草药,计一万一千余方,其中有二十余方是利用古钱治病的,这大概是因青铜钱为铅锡合金而起作用,李时珍说:"古文钱但得五百年以上者即可用,尤以唐代"开通元宝"钱为古今所重."如古钱与核桃同嚼二三枚能消便毒;以"开通元宝"钱一枚放在铁匙用火烧,钱面上出现水珠,将水珠冷却服之可治小儿惊风.还有以古钱为主的各种配方,可治时气温病、心腹烦满、急心气痛、霍乱转筋、下血不止、小便气淋、唇肿黑痛、口内热疮、跌扑伤损、腋下狐臭等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这些偏方早已被人们淡忘了.
    李时珍发现古钱能治病,然而<钱本草>却非李时珍所写.在唐玄宗时,有个名臣叫张说(道济),洛阳人,官至中书令,为官清廉,有贤良方正第一的美称.他写<钱本草>,把钱比喻成一味草药,可治心脑病,古钱奇文影响很大,深被人们推崇,流传久远.到了宋代,还在甘肃华亭县树立起一块<钱本草>石碑,读后发人深思,现将全文录下:
    "钱,味甘,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贫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为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为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应是六术)精炼,方为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此碑文虽不长,实为警示世人之作,张说身为朝廷命官,但不被钱所迷,不贪不沾,把钱的功过与人的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明确提出德、义、礼、仁、信、智6条标准,实为理财、做人、治家格言,全文贯穿了品德观、价值观、苦乐观的经世、感悟之言.

天津日报(专刊副刊)-满庭芳-第15版-1999-09-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32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3-24 12:12:28 |显示全部楼层
谜语钱   
谜语,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口头文学,用隐喻、暗示的方法写出词句,称谜面,谜底是打一物、一人、一字等,俗呼"打灯谜",是把谜面粘(或挂)在灯笼上,有谁猜中了揭下来可领奖.
    一日,杜君携来一枚钱,黄铜质,一面文"如日之升,天子万年",另面是七言打油诗,书体不佳,诗中还有错别字,是清代民间铸无疑,诗是这样写的:"一母所生六个人,两个旗下四个民,方圆不敷一寸地,走尽(应是"遍"字)天下不攘(应是"让"字)人."(右上图)读起来非常顺口,再细琢磨,才晓得是谜语钱的谜面.原来清代的小制钱正面是年号加通宝共4个字,背面大多是满汉合文2个字或是满文2个字,合在一起共6个字,谜面上把6个字隐喻成6个人,而这6个人(字)合在一个小方孔钱上,投入流通市场,就好像钱长了脚一样,走遍天下,是任何人所不能及的,故此钱的谜底是:清代一个小制钱,答"康熙通宝"、"乾隆通宝"、"雍正通宝"……都正确.
    又一日,某君也获一钱,包浆甚好,铜质水红,钱比上品个儿大,书体似出一人之手,"走遍"的"遍"字误写成"偏".钱的另面也是七言打油诗:"有眼无珠却是空,夫妻情同意不同,秋前使后奴蔽去,荷花出水再相逢."(题图)自唐宋以来在南方盛行一种夏天取凉的用具,用竹篾编成,或用整段竹子做成,圆柱形,中空,周围有洞可以通风,男人抱着它乘凉入睡,因之取名为"竹夫人".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诗:"留我同行木上坐(木上坐指手杖),赠君无语竹夫人.""竹夫人"只在盛夏时有用,秋凉后就撤去,来年暑季再用,所以谜底是:竹夫人.
    另见一枚谜语钱,谜面和谜底都在钱面上,钱文右上左下读"佳五矢止"4个字,词句不通,但4个字均借穿"口"字,读作"唯吾知足"(左中图),"知"与"智"通,<礼记>:"好学近乎知.""知足"可作知识充实完备解.此钱背面又有"纫佩"2字(左下图),语出<楚辞>:"纫秋兰以为佩."纫,连缀;佩,佩饰,比喻对别人所施的德泽或教益铭记不忘,是旧时书信中常用语,移植在钱币之上,面文是谜,背文达意,颇耐人寻味.

天津日报(专刊副刊)-满庭芳-第14版-1999-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32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3-24 12:13:42 |显示全部楼层
赤仄老人
赤仄老人姓甚名谁?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官铸五铢钱始有赤仄之名,赤仄五铢钱一枚当郡国五铢钱五枚,是政府专门发给官吏的俸禄钱,元鼎三年废赤仄钱和郡国五铢钱由上林三官专铸,郑家相晚年因以为号.
    郑家相,字葭湘,鄞县人,1889年生,浙江法政学校毕业.先后在法院、财政厅、铁道部任职.民国24年冬,南京通济门外修筑路基,掘获梁五铢土范一坑(梁武帝时铸钱用的土模具),访求得二千余方,择选不同土范120种,著<梁五铢土范考>六卷,因自号土范富翁,名其居室为"梁范馆",又与同乡张 伯遍游沪杭京津一带,结交泉友,鼓励集泉兴趣,把在各地所见、所闻、交换、购泉事写成<梁范馆谈屑>.赤仄老人历经四十余年的收藏,遍览史志,辩论诸家学说,据古泉实物以证其是非,溯源流以立其系统,著<中国古币考>四集七十八卷六十余万言,列图万余品,因图说浩繁,阅读费时,依古币考另行编纂<中国古代货币史>,于1949年全部脱稿,老人对战国货币上的变化离奇的古文,皆一一释出,何时何地铸造流通,解说明详,言之有物,不为旧说所囿,不为赝鼎所欺,众皆赞誉老人不但是泉币界之大贤,还兼具史学家的才学识三长.
    赤仄老人,晚年独癖五铢,五铢钱早在西汉时就已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自汉迄隋,739年,冶铸相继,从无间断,老人凡目所视者,五铢钱也,手所择者,五铢钱也,身所携着,五铢钱也,日所谈者,五铢钱也,未尝一日有离于五铢,人皆笑其痴,老人独自乐其乐.老人对历代五铢钱多所阐明,而对赤仄五铢尤详,他说:"赤即出,磨 也,仄即侧,周边也,赤仄五铢者,磨 五铢钱周边,去其不正余铜,使形式光洁整齐,成一精好之制作也.""钱经磨 而光洁,人经磨炼而明达"是老人自勉之语.
    早年间,我与赤仄老人曾有过一段往来,那时我才二十多岁,记得老人将去中国历史博物馆鉴定馆藏古泉10万枚,老人对我说:"集藏泉币,首先要学好历史,要多看实物,学会辨别真伪的本领,五铢钱屡出无穷,今后还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四十多年过去了,回忆老人这番话,确实如此,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三官五铢将是一门永远研究不完、博大精深的课题.

天津日报(专刊副刊)-满庭芳-第14版-1999-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32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3-24 12:15:52 |显示全部楼层
姜昆好古泉
    相声和小品同属一类,古泉和书法同属一类,两类兼优者,乃当今姜昆是也.姜昆多才多艺,前不久曾寄二丰舍一条幅,展开一看,是"尊古"两个端庄的大字,尊古的意思是要尊重历史,对待历史要实事求是,哪个朝代都有哪个朝代的时代精神面貌,来不得半点主观臆造和虚构,而实际上无论收藏任何门类项目的藏品,都是在收藏历史,百代兴亡物自强,时过境迁,人故物在,任何收藏品都是历史的见证物.
    姜昆好古泉,还得先从刘大有总编的<万里访泉友>一书说起,刘大有,52岁,甘肃天水人,他在:(      兴集藏的启发下编写成这本书,稿源是从八千余名泉友联谊会会员中选出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但有古泉,还有纸币、邮票、火花、烟标、粮票、门券、字画、金石、印章、陶瓷、磁卡乃至文房四宝等,洋洋大观.姜昆在去年亲笔为刘大有书画老虎一幅,老虎是由圆圈组成的,别具一格,下题"谨愿大有兄虎年迈虎步,更上一层楼"以资鼓励.刘大有也很谦虚地说:"因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虽自学多年,但尚未成才."
    <万里访泉友>下册,是在今年10月17日,在四川内江举办的年会上发给泉友的,这本书姜昆作为编著者之一,虽没有写文章,却刊登了一则以书法交换古泉的广告:"本人好方孔,又怕钻钱眼,所以舞文墨,拙字换好钱,应是好主意,切勿说我贪,友谊是第一,一切听君便."具体的内容是你给他寄去价值在百元的古泉,他会亲笔书法一幅送你,如果古泉价值在百元以上,他会给你画一张以圆圈组成的画.
    最近,姜昆又提出一个倡议,建议泉友个人设电子信箱,双方坐在自己家里,通过因特网直接对话,对钱币的研究、交流、辩论等都可使用电子邮件,要比电话大大节省费用,比邮递信件要快得多,更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写信.的确如此,因特网的出现,给人们求知、访友、交流、自娱等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在这世纪之交,任何大胆的设想似乎都不过分,果真能实现,我很想在网上观看姜昆的古钱藏品,以饱眼福.



天津日报(专刊副刊)-满庭芳-第13版-1999-12-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32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3-24 12:17:04 |显示全部楼层
"宽永通宝"与藩札
  我收到的来信中,有人不断询问"宽永通宝"是什么时代的钱?为什么在钱谱中查找不出来?
    宽永是日本钱,铸造于日本宽永三年(1626),明治初年(1868)废止不用,铸行持续长达二百四十多年.宽永是年号钱,以后虽屡改年号,但仍以宽永年号铸钱,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主要通货,在德川幕府十五代期间,除"宝永通宝"、"天保通宝"(椭圆形方孔铜钱)、"文久永宝"外,全部采用"宽永通宝"钱.
    宽永钱,在日本国诸藩(地区)铸造多达数百个品种,分古宽永和新宽永,古宽永是从宽永三年至明历二年(1656),新宽永是从宽文八年(1668)至明治初年,古宽永钱中有钱文"通宝"二字完全照仿唐"开通元宝"、宋"太平通宝"、明"永乐通宝"(图1)的,然这三种钱均属大珍品,在日本国每种仅发现有一枚,新宽永钱背有作水波纹的,分21波(图2)和10波(题图)二种,钱背波纹别具岛国特色,日本人俗称"浪钱",这种钱权当普通钱四文流通.宽永钱还有铁钱,日本人俗称"锅钱",因锅是用铁打成的而得其名.
    宽永钱是日本江户时代的零用一文小钱,大额交易则有一两金小判(椭圆形)、豆版银(纽扣形)、丁银(长条形)、二分金(方块形,下同)、一分金、一分银、二朱金、一朱金、一朱银等面值,换算采用的是四进法:1两=4分=16朱=4000文(四贯文).
    藩札,是日本国近代纸币以前的纸币,产生在宽永七年(1630),直条形,先用纸片印成正反两面图案,然后裱贴而成,和我国旧时的纸牌差不多,是由诸国藩地的富户、町村、商社、会所等发行,有金札、银札、钱札等,此一地区的藩札彼一地区不能流通,地区性很强."宽永通宝"和藩札是同时代物,同在明治初年废而不用.在明治末年日本人前田忄享以毕生精力,走访各地专门收集散失的藩札,共集得25000张,是最知名的藩札收藏家,有"藩札狂"之称.
    我曾见到过一张宽政五年(1793)岩国藩的藩札,上面印有宽永钱(图3),明显可见是一张能兑换"宽永通宝"钱的.还见有另一张裱背上印的是篆书体"量入为出"四字,是奉劝人们在用钱花销上要有计划.


天津日报(专刊副刊)-满庭芳-第13版-1999-1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32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3-24 12:18:34 |显示全部楼层
"常平通宝"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宣帝时,关内侯耿寿昌令边郡皆筑粮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民以为便,取名"常平仓",直到北齐天保四年(553年),把"常平仓"名移到钱币上名"常平五铢",取流通不匮之意,及至1678年,朝鲜铸钱名"常平通宝",可见"常平"一词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常平通宝"钱,自朝鲜肃宗四年(清康熙十七年)陆续由户曹、常平厅、赈恤厅、精抄厅、御营厅、司仆寺、训练都监、平安监兵营、全罗监兵营铸钱,随后铸造厅、监日渐增多,铸造有小平、当二、当五等种,以钱四百文值银一两行于市.朝鲜高宗三年(清同治五年),始铸大钱,钱文是"户(户曹)大(大钱)当百"(题图),版式很多,又铸当十钱,钱体比当百还大得多,可能属试铸品.常平钱至朝鲜高宗末年(清光绪年)二百余年间冶铸相继,从无间断.
    人常询问"常平通宝"钱究竟有多少种?答曰最少在五千种以上,版式非常复杂,它的特点是背文多,将官署、监名简化成单字置于穿上,穿左右、穿下分别有纪天干、纪五行、纪八卦、记数字、纪千字文、纪月星、纪值、纪特殊符号等种类.以"常平通宝"背穿上"平"字当二钱为例,"平"是平安监兵营,铸于1695—1752年,以千字文顺单字置于穿下,计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图一),露结为霜,金生丽水",共计44枚为一套,缺一枚都不成套,可见收藏难度之大!更为有趣的是有一枚穿上"统"字当二钱,"统"是统营,铸于1742—1752年,穿下是千字文顺第八个字"荒",穿左出现"?"(图二),使人莫名其妙,金仁植著<韩国货币图鉴>中收集到2枚,对钱上为什么铸问号未作说明,看来还是个不解之谜.
    "常平通宝"钱,在清末流入我国数量较多,或混入清制钱之中,当时我国的钱币收藏家,如李竹朋、刘燕庭、翁宜泉、江秋史、吴逸庵、赵晋斋等人已开始注意收集,彼时正是朝鲜铸行常平钱的末期,边收集又不断有新钱出现,终难集其大成.
    呜呼!泉海无边,中国的咸丰钱、日本的宽永钱、朝鲜的常平钱品种之多,可谓世界之最,堪称是亚洲方孔钱三大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32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3-24 12:19:35 |显示全部楼层
"五铢"钱与灵帝卖官
衡水郭君在当地以废铜价收购到两公斤"五铢"钱,我急不可待前去观看,原来是东汉末年的"五铢",制作水平与西汉武帝三官"五铢"相比大为逊色,然有"五铢"加星点、横竖划记符号钱,还有綖环、剪轮、背四出多种,全属生坑土绿锈,我选中四出"五铢"一枚,郭君慨然作赠,别看这钱不起眼,却引出了一段灵帝卖官的历史.
    时在公元168年,汉灵帝刘宏,以破落的宗室入宫即位,灵帝好积钱财,为了满足自己的无底囊,索性在洛阳开了个西园官员交易所.178年,悬挂卖官榜文于鸿都门前,榜文标出官价,公开卖官,地方官与朝官价贵一倍,让求官的人估价投标,没钱的允许先挂赊欠账,上任后加倍交付,官员升级也需先交卖官钱.曹嵩是个大户,竟出一万万钱买个太尉.往往州郡官一月内替换好几次,官怕损失本钱又要大获利钱,一到任本利兼收,百姓饥寒交迫不堪言状.
    当时庐江、南阳二郡太守羊续,素有清官之称,府丞常常送生鱼给他,这种行为使他很恼火,竟把每次送来的生鱼都悬挂在中庭木梁上,待等中丞再送生鱼时,羊续出示所悬挂的生鱼以杜其意,此后再也不见中丞送鱼来了.灵帝想提升羊续为太尉,派人传旨,羊续两袖清风,便指着自己穿的粗袍衣说:"臣之所资,唯此而已!"于是羊续没有登上太尉官座.还有一位名叫司马直的也是清官,官任巨鹿太守,灵帝打算提升他,并且对他特殊"优惠",可减价三百万,司马直非常气愤地说:"钱,从何处来?只有去搜刮百姓,我实不忍心!"后借病辞职,行至孟津,再次上书极陈卖官的弊害,便服毒自杀了.
    灵帝卖官遭到众人反对,但他却一意孤行,苦心经营不几年,靠卖官所得的"五铢"钱堆积如山,于是在西园建造了一座万金堂把钱贮藏了起来.186年,灵帝令开铸新的"五铢"钱,为了区分万金堂所贮的样式,背穿廓四角各伸出一道斜线,俗称四出"五铢"(左图),铸行还不到3年灵帝死了,这个天天坐在钱眼儿里的皇帝,到头来却白忙活了一场,有人曾写了一首讽刺诗:"莫怨灵帝庸无才,只怪老天错安排,天生一副商贾料,缘何派他秉政来?"

天津日报(专刊副刊)-满庭芳-第14版-2000-0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322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3-24 12:20:52 |显示全部楼层
龙铜子儿
    铜元北方俗称铜子儿,源于清末,版版都有龙图案,那是20世纪之初.
    宣统二年(1910)年,梁启超曾写过<各省滥铸铜元小史>,他说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铜元局全盛时期,全国共有铜元局16个,846台机器,年产量160亿枚,当时中国人口是4亿,人均40枚.我认为铸造量供过于求,数字如此惊人,致使龙图版式变化万千,龙的造型艺术以此时为最.
    从户部到各省局所铸的龙铜子儿,可分"光绪元宝"和"大清铜币"两类,所采用的有飞龙、蟠龙、坐龙、水龙、方龙、团龙、蛟龙.北洋光绪龙头有胖瘦之分,湖北大清龙纹饰饱满(题图),龙须有长须、短须、曲须和双钩形的复须,龙爪分四爪和五爪,龙尾从七尾到十尾,至于龙图周围的装饰图案,如朵云纹、水波纹、火焰纹、火珠等更是变化万端,每有所获,龙图必有异,百集不厌,兴趣盎然.
    津门老辈的藏泉家大多也嗜集龙铜子儿,而对品相要求十分苛刻,凡龙鳞、龙须、龙尾稍有磨损一概弃之,龙铜子儿要以铜元局新出厂整卷儿包装的、尚未投入市场使用的为贵.早年津门陈铁卿看中我集的清天命满文大钱,愿以二十余枚龙铜子儿和我交换,其中有合面龙一紫铜、一黄铜,龙头下有明显的珠圈,属浙江省造,俗呼"浙江大肚脐儿";还有一枚是飞龙,广东、江南、江苏、江西、四川、清江等局均有这种龙式,但这枚一面阳纹龙、一面阴打龙也奇特别致.
    宣统三年(1911),曾在天津造币厂铸造了两组新龙铜子儿,正面是团龙,"大清铜币"四字也在龙图面上,钱背面值有一厘、五厘(左下图)、一分、二分四枚一套;五文、十文、二十文三枚一套,因当时对计重币和计值币之争尚无定论,未被采用,至今市场上仅能见到十文一种,其余几种皆稀如凤毛麟角矣!
    由于龙铜子儿的变化多端,产生了许多稀有品,但至今不被人们重视,而对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坐龙中央有方孔的十文、广西省造"光绪元宝"飞龙十文、四川省造飞龙、水龙三十文等极感兴趣,孰不知,这些大名品伪制太多,买者常受骗上当.
    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龙铜子儿,那是苗族通用的,一面采用"大清铜币"的龙图;一面印"九硐苗民敕许通行,每枚当钱十文"(下图),贵州省钱币学会尚未见过,我曾付印一图在<贵州钱币资料>一书发表,这枚苗民通用龙铜子儿的来源是日本人秋友晃(号龙痴)编写龙铜子儿时收集到的,原物藏在日本人今村五郎氏,虽是近百年之物,但国内已寥寥无存了.

天津日报(专刊副刊)-满庭芳-第13版-2000-04-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5-6 10:17 , Processed in 0.04953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