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08|回复: 30

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什么?───46个“一个”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5484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7-12-29 21:19:14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用几年时间就结束了百年战乱的中国;
一个消除了军阀割据实现了大陆真正统一的中国;
一个没有民族冲突、族群矛盾、省籍矛盾的中国;
一个不再挨打的中国;
一个没有一兵一卒外国驻军的中国;
一个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中国;
一个让美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取得战争胜利的中国;
一个让美国总统主动要求访问的中国;
一个使人均寿命只有35岁的“东亚病夫”,恢复健康到人均寿命65岁以上的中国;
一个把“一盘散沙”改变东方巨龙的中国;
一个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的中国;
一个实现了“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没有下岗、失业的中国;
一个在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封 锁下,经济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比世界所有国情相似,经济起
点相近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国民得到的实惠最多的中国;
一个被国际组织评为廉洁指数在6以上,只有轻微腐败的中国;
一个被国际经济学家计算基尼系数在3以下,分配公平的中国;
一个不许一夫多妻、包办婚姻的中国;
一个消除了恶霸、地主、买办、资本家的中国;
一个没有再发生大规模蝗虫害的中国;
一个使三年二决口的世界第一害河——黄河从来没有再决口的中国;
一个从小学到大学都实行免费教育,没有因缺钱上不起学、大量拖欠教师工资的中国;

一个历朝历代都不能消除的匪患,在短短几年就使匪患绝迹的中国;
一个基本消除了黄、赌、毒、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低犯罪率的中国;
一个基本消除了性病、鼠疫、天花、霍乱、伤寒等疾病的中国;
一个识字率从20%上升到70%左右的中国;
一个人口死亡率从1950年的1.8%降低到0.73%的中国;
一个人口出生率从3.7%降低到2%的中国;
一个在城市实行公费医疗,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少有没钱看不起病的中国;
一个完全靠自己制造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的中国;
一个出租车不装防护栏,住户不装防盗门的中国;
一个不担心货币贬值的中国;
一个不担心食品安全的中国;
一个不担心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中国;
一个没有多少假文凭、假学历、假干部、假警察、假军人、假外商、假成果、假广告的中
国;
一个不再是每次参加国际比赛都只能拿回一个大鸭蛋的中国;
一个不再是世界记录上没有中国人名字的中国;
一个水浇地占耕地面积从1952年的18.5%提高到1976年的45.3%的中国;
一个每亩使用化肥从1952年的0.2公斤增加到1976年的19.4公斤的中国;
一个每亩耕地用电量从1957年的0.1千瓦小时提高到1976年的13.7千瓦小时的中国;
一个原来不能大批量工业生产铝、磷肥、塑料、合成橡胶、电影胶片、汽车、拖拉机、飞
机、机车、大型轮船、电视机、计算机、半导体收音机、照相机、洗衣机、电冰箱、手表
、化学纤维、合成洗涤剂,大型、精密机床,大型发电机…..以后全部能够自行大批量工
业生产的中国;
一个1949-1976年产量增长:钢129倍、煤15倍、发电量47倍、石油726倍、化肥874倍、水
泥71倍、粮食2.5倍、棉花4.6倍、油料1.5倍、肉类2.3倍(与1952年比较)的中国;
一个1949-1976年通车、通航里程增长:铁路2.2倍、公路10.2倍、水运1.9倍、航空8.6倍
(与1950年比)的中国;
一个1952-1976年消费品购买力增长4倍,居民零售额7.7倍的中国;
一个1950-1976年平均每年零售物价增长只有1.1%,因此不担心物价上涨的中国;
一个1949-1976年增长:在校学生8.4倍、高等学校5.3倍的中国;
一个1949-1976年增长:卫生机构床位21倍、卫生技术人员数4倍(与1950年比)的中国;

一个1949-1976年增长:摄制故事片7.7倍,翻译片8.7倍、电影观众492倍的中国。”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12-29 22:30:41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什么时候原创个帖子让我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7-12-30 05:20:08 |显示全部楼层
还留下了一个历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的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的烂摊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07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7-12-30 15:03:27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中国的成立功劳是最大的,之后的功劳不能全归于其个人;出兵朝鲜也未必正确,牺牲了那么多年青战士的生命,还欠了苏联大笔军火费,其结果只成全了金日成父子;十年文革就更不用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484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7-12-30 19:16:40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arles 于 2007-12-30 05:20 发表
还留下了一个历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的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的烂摊子

文革时期也没有现在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的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07-12-30 20:31:16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爱洗澡 于 2007-12-30 19:16 发表

文革时期也没有现在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的厉害


搞死一个国家主席,搞臭一大批开国元勋,搞得国家经济倒退了10年,还要怎样?
你不会是一个文革的造反派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861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7-12-31 07:19:24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中国不是他一个人打下的  文革他要负主要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484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7-12-31 09:42:15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wu 于 2007-12-30 20:31 发表


搞死一个国家主席,搞臭一大批开国元勋,搞得国家经济倒退了10年,还要怎样?
你不会是一个文革的造反派吧?

那么多的功劳看不到,只看到过失,选择性失明真是很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484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7-12-31 09:46:15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之初,中国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工业基础,甚至连灯油要靠进口。经过二十八年的高速工业化,
中国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在毛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即使“文革”期间,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也在10百分号以上。这样的高速增长居然被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贬之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让人不仅要问:“何处不是边缘?”

以下是几个关键部门的发展数据:
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钢铁产量从一百四十万吨增长到了三千一百八十万吨,煤炭产量从六千六百万吨增长到了六万一千七百万吨,水泥产量从三百万吨增长到了六千五百万吨,木材产量从一千一百万吨增长到了五千一百万吨,电力从七十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两千伍百六十亿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一亿零四百万吨,化肥产量从三万九千吨上升到了八百六
十九万三千吨。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航空、航天、原子能及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巨大成就。至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已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从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到工业成套设备和所有农业机械无所不能造的工业大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完成了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两万多公里的铁路(改革开放二十二年所建铁路仅一万多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穿越于群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使西南三省、青海、广西、福建、新疆、宁夏、河套平原等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在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了主要大江河的治理工作,兴建了五万多座水库。在文教卫生方面,在“文革”结束时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的投入最高曾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百分号,建立了近千所大专院校、数千所的各类中专及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在“文革”期间,学龄儿童根本不存在上不起学的问题,与现在普遍存在的失学儿童现象形成鲜明对照。在各县城和公社建立了卫生院,并培养了遍布乡村的赤脚医生队伍。城市居民实现免费医疗,农民看病也收费低廉,发烧感冒类打针吃药费用一般在一元(人民币,下同)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成就是在国际环境恶劣、大战不断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的。在毛逝世时,即没留下外债,也无通货膨胀,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极其罕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484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7-12-31 09:51:12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武德四年 于 2007-12-31 07:19 发表
新中国不是他一个人打下的  文革他要负主要责任

“文革”后检讨五十年代政策失误时,邓小平等老一辈政治家曾说:“我们也是有责任的,也是举手赞成过的”,这决不是谦词,原因是“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当对某问题有不同意见时,最终都证明毛主席是对的,主席看得比我们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5-7 16:12 , Processed in 0.05469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