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7|回复: 0

南京城下的中日坦克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0

积分

白衣秀士

发表于 2008-1-5 11:02:27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报道中,经常出现一张日军装甲兵围攻南京的照片。而南京守城部队也有一支“高科技”德制坦克部队。近年,随着许多早期“国军”装甲兵的资料和照片的公开,抗战初期的中日装甲兵状况渐渐清晰起来。
  ■“国军”坦克和日军轻装甲车系出同门
  前述照片上出现的是日军94式轻装甲车,当时,藤田、井上和宫川3个战车队约50辆94式攻击南京,并参与了大屠杀。其实该车与防守南京的“国军”德制Ⅰ号坦克系出同门。
  1931年,日本从英国购进6辆“卡登.洛伊德”超轻型装甲车,以该车为基础仿制,1934年正式命名为94式轻装甲车。该车体积小,重量轻,主要用于联络、搜索、布撒化学毒剂以及牵引火炮。
  1933年,后来的坦克王国德国仍然未拥有一辆坦克。德国从苏联购买了英国制的卡登.洛依德超轻型装甲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型坦克,命名为法西斯德军的“Ⅰ号”坦克。
  抗战前,中国从德国获得15辆Ⅰ号A型坦克(PzKpfw-ⅠA)。而西安事变之后的1937年6月,蒋介石才匆忙把定购总数提高到120辆,但已经太晚了。
  ■德制Ⅰ号坦克的绝对优势
  德制Ⅰ号坦克的两挺7.9毫米机枪,在当时也属于“反坦克武器”。它发射德制“SmK钢芯穿甲弹”时,完全能够从任何方向击穿日本94式轻装甲车,或从侧面击穿日本89式中型坦克。德制Ⅰ号坦克装甲厚度13毫米,防护力与日本89式中型坦克相近,远超过日本94式。94式的6.5毫米
  小口径机枪从任何方向都不可能击穿德制Ⅰ号坦克。南京陷落后才到达的日军89乙式坦克主要武器为一门90式L15短管57毫米火炮,炮弹初速太低,实战中容易跳弹,穿甲厚度为零,也没有能力击穿德制Ⅰ号坦克。也就是说,当时南京地区的所有两种日军坦克都难以击穿德制Ⅰ号坦克。
  ■94式轻战车意外猖撅
  侵华战争期间,鬼子约有100多辆94式,以战车中队为单位,配合89式中型坦克在中国战场上搜索侦察、迂回攻击。许多“国军”部队望风而逃,不敢抵抗这种实际上有很多缺陷的轻装甲车,让这种轻装甲车竟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威力。
  94式装甲较薄处只有6毫米,总体装甲极为薄弱。中国南京金陵兵工厂1934年曾制造过7.92毫米钢芯弹,月产达70万发,在100米距离可击穿11毫米厚钢板,完全可以对付94式轻装甲车。从日军94式轻装甲车中队在占领南京后的葬礼照片可以证实,有多名乘员被击毙,被打伤的应该更多。
  实战证明它的薄装甲甚至挡不住当时的中国军队步机枪的打击,而中国军队的任何一种直射火炮都可以将其击穿。两三颗集束手榴弹或土制炸药包在该车上爆炸,也都可以把它炸毁。遗憾的是斗志薄弱的对手往往没有勇气抵抗,致使日军这种装甲薄弱的轻装甲车也敢乱冲乱闯。
  ■德制Ⅰ号坦克的最后战斗
  1937年12月,装备德制Ⅰ号坦克的“国军”装甲兵团第三连,被蒋介石留下参加南京保卫战。战争爆发半年了,它才第一次参战。
  当月5日,南京附近方山的战斗中,守军1个排5辆Ⅰ号坦克攻击日军,但日军遇到从未见过的“高科技”坦克并没有溃散,而是用打步兵的山炮顽抗,结果德制Ⅰ号坦克重伤两辆(台湾专家认为是被敌机击毁),车上4名中国装甲兵牺牲,轻伤一辆,其余“国军”抛弃被毁伤的坦克逃回;日军死伤约40名。
  战斗结束后,负伤坦克上还有2个中国坦克兵,但他们并没有像许多“国军”那样弃车逃跑或投降然后被射杀。下午4时,大量日军以密集的队列毫无戒备地从这辆坦克旁走过,这时坦克上的机枪响了,打死了非常多的日军。然后这两个中国坦克兵乘乱于黄昏撤退,结果1人牺牲,1人安全逃回,完全是个奇迹。后来日本媒体的有关报道也证实了此事。
  12月6日,“国军”军官开始大规模不辞而别。坦克连长赵鹄振等声称去为撤退作准备,一去不回。失去指挥的守军坦克部队在两名排长指挥下仍继续作战。10日守城战中,1个坦克排曾射杀了大量攻入城中的日军敢死队,用事实证明了该坦克的实力以及坦克兵的技能和勇气。
  ■历史没有假设
  其实日军攻击南京的部队实际攻城兵力约5万人,不足以构成严密包围圈,所以当时南京卫戍司令部的计划是大部由正面突围。但由于“中央军”的高级将领均抛弃部队不辞而别,导致绝大多数守城官兵甚至不知道突围的命令。
  装甲兵团第三连的德制Ⅰ号坦克群可连续行驶100公里以上,完全有能力从日军中间突围,毕竟当时日军根本没有任何反坦克武器,日军步兵火炮射程以及射击高速运动目标的能力亦有限。遗憾的是守军装甲兵没有选择驾驶坦克突围,而是军官抛弃士兵,士兵抛弃坦克,最终,先进的德国Ⅰ号坦克被日军缴获,其中部分坦克对敌一枪未放。
  当年南京守军兵力至少是日军的2倍,守军从西方进口的装备数量质量对日军也有一些优势,守军还可以凭借坚固城墙以逸待劳。结果打了3天左右就全军崩溃,近10万官兵被屠杀。而没有一辆坦克和装甲车的衡阳守军方先觉部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还坚守衡阳47天,显然,进口的最先进枪炮坦克也难以弥补指挥南京防御的蒋介石及其高级将领的失误。(据《中国新闻周刊》远林/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11 06:57 , Processed in 0.05296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