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26|回复: 16

关于明代的样钱(zd)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31

积分

正式社员

发表于 2007-4-6 16:24:25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的样钱当然是存在的,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在当时是一种固守的制度还是偶尔为之的措施。
明代样钱的名目跟清代大致差不太多。比如改元铸钱或者改订钱式的时候,京城掌管铸钱的部门将“式样”或者“铸母”呈上,崇祯时候有过这样的事情;还有就是钱局对利用“进呈样”的名目对宫廷的供奉,这可能跟我们通常的理解有很大出入,神宗时候这种情形比较滥恶,因为数量太多而且不止一次,后来张居正给参了一本才被制止;中央向地方钱局颁布“样钱”的也有,万历时候就颁过一种“旋边样”作为地方局的模本;新开炉的钱局可能也做过一些特殊的纪念性质的东西。
我们往往把一些存世稀少的版式或者式样称作“试铸样钱”,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是扩大了“样钱”概念的外延。特别稀少的版式会有很多可能的成因,试铸没有正式发行只是其中之一,嘉靖记重、或者天启上二下星之类就是这种情况。但也有刚刚开铸就被停止了,本来打算大干一番的最后只留下几个,或者钱式样变化了,写字的师傅换了人什么的,这样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只是称作是“样钱”不太合适。而一些确实带有试验性质的东西存世却未必稀少,比如天启折十和崇祯折五,都是改变折值的试验,铸行时间也很短,因为当初下的决心大而大肆鼓铸所以存世尚多,天启大钱因为私铸太多惨败收场,崇祯折五随着王朝的灭亡的消逝,估计没人会把它们都称作“试铸样钱”吧。
这些不同类型的样钱,本身的性质差异是很大的,所以我觉得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标准”。第一种如果是“雕母”之类的东西是不会让人感到奇怪的,它们无疑是极其罕见的东西,现在是否还有存世只有老天知道了;
第二和第三种则可能就是中央局合式的行用钱,当时北京局的质量远远超过地方出品,其在市场上的折换比率也超过了一般毛钱,这个标准已经足够了,而且即使这样的标准也难以贯彻,更不用说什么夸张的东西了,这些“样钱”如今可能就躺在我们的垃圾堆里面,只是无法分别罢了。
最后一种情形是相比最有希望的,要认定它们我认为起码有两个条件:
一是它们的文字布局和铸造工艺应该符合正常行用钱的标准,或者稍好一点,这反映的是当时官局铸钱的工艺特征和水平。那些铸工比较滥恶的、用行用钱改范的、文字过于奇特的东西,可能会有其特殊的成因,但不在我所理解的“样钱”之列,特别漂亮脱离了钱局的工艺水平的东西,也是一样的道理。
二是它们一定是比较特殊的东西,或者形制或者文饰有显著的不同。倒不是因为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一点,开炉当然也有可能铸出的是一些平凡的东西,但这样我们就没办法去判别了,同版大一点精一点的行用钱也是存在的,而且是不是初铸就一定比后来的强也很难说,钱局工艺水平的演进以及社会的接受程度有可能会影响钱币的形制与铸工,此外还有国家政策变化的因素。比较头疼的是官炉的年号花钱之类,这样的东西应该是根据需要而作的,存世或多或少,按照上面的标准是难以分辨的它们是样还是花的,庆幸的是明代这样的情形很少。
符合上述这两条的开炉样钱起码有两个:一是被称作折十的空背大弘治,这无疑是明钱中很夺目的一个东西了,它的文字工艺特征与滇版弘治如出一辙,这能证明它的出生血统,而出人意料的形制本身就说明了它的不同凡响,当年郑家相获之于北地也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它可能是开炉祝铸送到京城表功的玩意。永乐三钱与之有类似,只是尚有一些疑问没能想明白,暂不作结论。
另一个是直径27CM的天启背祥云,道理与弘治大钱异曲同工,与行用钱同样血统的文字和铸工,大不一样的形制,以及用与云南局朴素的风格完全不同的的祥云文饰来代表云南,都是它的特殊之处。出土在南京也是一个线索之一,云南在天启初年开局的时候曾经向南京宝源局寻求技术支持,实物上滇版天启的铸工与南版虽然不同,但文字的相似也能说明明两个局联系的密切,它会是二者合作的信物么?我认为是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相关帖子

主题

听众

95

积分

从九品文林郎

发表于 2007-5-1 08:45:51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弘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854

积分

从六品通直郎

发表于 2007-5-13 11:37:04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713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7-5-17 09:21:13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854

积分

从六品通直郎

发表于 2007-7-9 10:50:43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588

积分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07-7-9 10:59:43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我认为这两个归为试铸样更为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00

积分

从八品承奉郎

发表于 2007-7-20 12:47:24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4

积分

从九品文林郎

发表于 2007-9-15 23:18:4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

发表于 2007-10-7 17:28:48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520

积分

正六品朝议郎

发表于 2007-10-24 23:33: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5-30 19:05 , Processed in 0.05712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